美文网首页这是磕学
20200403 极简宗教学

20200403 极简宗教学

作者: 阿磕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6:10 被阅读0次

【标题】极简宗教学

【讲师】李林

听完李林先生的【宗教学10讲】有感,是一次对世界认知的重启,特梳理汇整如下。

【宗教学】

这是一门现代的学科,不特指那一个宗教,而是关于宗教的科学研究,研究的是人类社会所有的宗教现象。所以,研究宗教学,必须要跳出宗教之外,对所有宗教一视同仁,才能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人是靠意义存在的动物,而全世界各类宗教的核心大同小异,就是为人类提供了一套意义生产机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类克服有限、解释世界,促进人类的合作。

宗教生产意义依靠的是“超余”,就是那个所有宗教都在追求的一个超出日常经验、超越世俗世界的“东西”。

“超余”可以是人格化的信仰、可以是非人格化的信仰,也可以是一种境界。

它是在世界之外设定了一个稳定的、不会轻易改变的起点,是为了确保“超余”不受现实世界的影响,在概念上保持自身的终极性、完整性和稳定性,不是真的要脱离世界,而是借用这个点对现实世界发挥作用,打造稳定的意义生产系统。

01 宗教活动

我们常说的宗教活动,就是人以信徒的身份和“超余”打交道。一般有两种模式。

【人-神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信徒对待“超余”的方式,叫做“信仰”,是一种不需要理由、不论缘由、不计得失、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的相信。

宗教原本就不处理客观世界中的物质问题,它最大的功能就是给人提供意义。在宗教内部看,不计得失的信仰,更多地是体现出个人的虔诚。但从宗教学的视角来看,信仰“不计得失”,是为了更好的与物质得失区分,让意义的获取变得稳定。

【人-人模式】

这种模式下,信徒对待“超余”的方式,叫做“迷信”,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说的是一种有条件的信赖。信徒更多地以一种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利益交换的方式对待“超余”,就是在和神灵讲条件,比如烧香拜佛求功德。

这种模式,将信徒崇拜的“超余”进行降维,把主动权落到了人的手里,造成了意义生产存在不稳定和碎片化的特点。因为,信徒选择的交换方式,取决于个人千差万别的客观处境,所对应生产出来的意义也很容易被割裂,变成互相冲突的意义碎片,甚至最终可能导致宗教的自我瓦解。

02 各种宗教

【多神教】

印度教是多神教的代表,最主要的神有三位,分别是创世之神梵天、毁灭世界之神湿婆和维持世界之神毗湿奴。此外还有很多职能神,比如管智慧的象头神、掌管阴间的神阎摩、掌管爱情的神伽摩等等。这些神灵往往对应着现实中的某种需要,信徒遇到相关的问题,就能够向他们祈祷求助。

印度教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神灵,有主有次,各司其职,但它的“超余”却不是任何一个神灵,而是“大梵”,是一切的根源,对于虚假的现实世界来说,是“终极的真实”。各种各样的神灵也只不过是大梵,用来对应着现实中某种需要的化身,它设定的“超余”仍然是一个整体。

【二神宗教】

二神宗教的代表是琐罗亚斯德教,它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传入中国以后被称为“祆教”,俗称拜火教,就是金庸小说中提到的明教。

这个宗教体系也不止一个神,但设定了善恶两个最高神,都是“超余”层面的。它的出现,想要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去处理宗教意义生产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怎么解释世界上存在痛苦、恶以及各种不美好?

通过“二宗三际”的说法,琐罗亚斯德教对世界给出了一套综合性的解释。二宗,就是两个本源,善神和恶神。三际,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阶段。

既然设定了二宗,它就不得不面对一个追问,就是两个神的关系:善神和恶神之间是平等的,还是一主一次?对于并存,就造成教义本身的模棱两可,所以遇到一神教以后,就衰落下来。

【一神二元】

犹太教是一神二元的代表。一神,是说它信奉的神只有一个,也就是犹太教设定的“超余”是一个。二元,指在这个设定内部,存在两个对立面,其中一个,是真神雅威,而另一个,就是真神的对立面。

二神论是指两个神,善神恶神,一神二元里的“对立”是真神假神,这个假神不处在“超余”的层面上。谁是犹太教现实中发展的敌人,谁就是那个站在对立面的假神。

这个设定决定了犹太教成了一个强调对抗的宗教。在犹太教的框架里,即使你拜的还是雅威,心不诚,也不行,也相当于拜假神。整个犹太教的历史,就是一边强调对真神的信仰,一边不断谴责假神崇拜的过程。

犹太教还把犹太人居无定所的现实历史,纳入到犹太教的二元对立里,认为犹太人是上帝选中的民族,他们的大流散,是为了把这个“真神/假神”的模式和救赎的希望,带给全人类,让其他民族也通过犹太人来信仰雅威。

如果人为地建立国家,就是违背了雅威,等于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再次犯下了崇拜假神的罪。这也是一些极端虔诚的犹太教徒,大动干戈地反对以色列建国的原因。

【一神三元】

基督教是一神三元的代表,它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基本教义,就是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这是一个全新的关系,这套设定第一次出现了父子关系的比喻,不过基督教没有着重强调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甚至还回避了这个问题。无论在当时的理论还是实践上,只要信上帝,就可以无视犹太教在血缘上的门槛,在象征层面上成为上帝的儿子。是基督教对犹太教的遗产做的一次颠覆性的盘点。

“三位一体”就是在“超余”层面,只承认有一个神,但认为这个神会用三种不同面目出现。

圣父,是绝对永恒的存在,他创造了和掌管着世界。

圣子,是耶稣基督,为了拯救人类的原罪,变成了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圣灵,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关系,是互相“爱”的关系,是圣父和圣子之间的爱,也是人和神,人和人之间的爱。

多神教是强调神和人同处一个世界,所以神可以随便化身为人。一神教强调神和人的两个世界泾渭分明,圣子化身为人,只是缩小两个世界的距离,但始终书籍两个世界,是完全不可能统一的。这就是三位一体和多神教区别。

【一神一元】

伊斯兰教是一神一元的代表,在这个预设里,有且只有一个神。既不承认有别的神,也不承认神可以用不同的面目出现。这个神是绝对超越的,对人类那是绝对的碾压。所谓“一念之动”,指整个世界,就好比是真主的一个念头而已。

这个一神不直接干预世界,他创造了这个世界之后,就把实际的掌管权交给了人类,它既不需要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也不需要犹太教的二元对立,在超余下面,它只需要人类这一个群体,这一个“元”。人和神之间的渠道,有且只有一个,就是《古兰经》。

人类是就是真主在大地上的“哈里发”,这个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穆斯林世界的领袖,另一个就是指真主的代治者。神和人有了一个共同利益、共同的关注点,就是世界。通过世界,两者就联系在一起了。

【虚神】

虚神宗教的代表是中国传统宗教,他的“超余”不是一个具体的神灵,而是某种弥漫在整个世界里的神秘力量。它不能实体化,是“虚”的,但“虚”也不是没有,人掌握了一套技术以后,是可以体会到这种力量的。

在西方宗教里,神和人分得清清楚楚,神绝对是超然的存在。

在中国传统宗教里,大家都在一个世界,好多神仙,本来是凡间的普通人,后来通过各种渠道就成了仙,还有名有姓的。人和神界限模糊,抽象点说叫天人合一,这就是虚神宗教最大的特点。

虚神模式和世界连接紧密,但因为虚神“超余”的权威性不足,造成了整个中国古代,围绕宗教,官方和民间不断展开规范与反规范的博弈。规范和打破规范,可以看作推动古代中国社会运转的两轮。

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就要不断地建立等级,从殷商到周,从周到以后历代王朝,历代统治者在掌握政治权力以后,还要同时要掌握宗教权力。

【空神】

空神宗教的代表是佛教,它的“超余”设定,是把神的位置“空”掉,极其强调人的主动性,否定外力的作用。

空神宗教,不但没有神,还要特意强调,这不是偶然没有,而是刻意没有。因为神不但没法拯救人,在佛教的意义生产模式里,神还是人获得觉悟的大障碍。

这个空,有两层意思,第一,是不要借助外力,觉悟还是要靠自己;第二,是一种需要去达到的状态。

在这个模式里,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去实现觉悟。觉悟的最高层次,就是达到了某种不生不灭的状态,佛教里描述这个状态的词,就是“涅槃”,它具有很高的超越性,实际上处在了“超余”的位置。

在人神关系这个关键问题上,空神宗教对人的自我努力的强调,可以说是世界各大宗教里最彻底的,它最大限度地肯定了人类的主动性它把所有的自主性和所有的责任,都落到了人的肩膀上。这种对神否定性的方式,对现实的颠覆性,要远远大于肯定性的方式。

03 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对宗教的态度,其实不是排斥,而是吸纳。

政治就利用宗教的认同感,来构建民族。

科学和宗教也划清了界限。宗教关乎信仰,在于信和不信,科学关乎事实,在于真和假;信仰只能和信仰冲突,科学只能和科学冲突。

它依然会作为一种可贵的文化现象,一种重要的意义生产方式存在下去。

哪怕你不相信任何宗教的人,仍难免对宗教怀有某种敬畏感,这或许不仅来自对未知力量的敬畏,更来自人类对自身的敬畏。

相关文章

  • 20200403 极简宗教学

    【标题】极简宗教学 【讲师】李林 听完李林先生的【宗教学10讲】有感,是一次对世界认知的重启,特梳理汇整如下。 【...

  • 极简主义

    1、欲望极简2、精神极简3、物质极简4、信息极简5、表达极简6、工作极简7、生活极简

  • EEC激活码

    2020040套 ,,20200403-NBZ24Z06B0 。20200403-L2X4LRN644 ,,202...

  • 新年Flag(三)

    1.实践极简生活(物质极简,工作极简,社交极简,学习极简,精神极简,信息极简),实践微习惯。 2.工作 团队管理框...

  • Less is more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一直向往极简的生活:房间极简、社交极简、沟通极简、生活极简、内心极简…… 《...

  • 极简主义

    想看弗格斯 奥康奈尔的《极简主义》,源于书背面提到的沟通极简、信息极简、物质极简、精神极简、感情极简、工作极简和生...

  • 践行极简生活意义

    文/艾尼 极简生活,不仅是家居的极简、饮食的极简、人际的极简,更是精神的极简、生活风格的极简。 践行极简生活,减少...

  • 过有质量、更高效的生活

    人民日报又开始倡导极简生活方式,推荐大家欲望极简、精神极简、物质极简、信息极简和表达极简的生活方式。 欲望极简,不...

  • 极简的力量

    少即是多。拥有越少,人生越自由。 物质极简,信息极简,精神极简,人脉极简,处事极简,欲望极简。 扔掉旧观念,留下新...

  • 读《极简力》——极简,才是最有力的生活

    刚完成《极简力》阅读,书中以“越简单、越精致“为核心,从欲望极简、感情极简、物质极简、工作极简、生活极简五个方面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403 极简宗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xk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