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卷第一百八十五,唐纪一,武德元年(618)一月至七月,不满1年
【原文】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上
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
春正月丁未朔,隋恭帝诏唐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唐王既克长安,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日以百数。
王世充既得东都兵,进击李密于洛北,败之,遂屯巩北。
辛酉,世充命诸军各造浮桥渡洛击密,桥先成者先进,前后不一。
虎贲郎将王辩破密外栅,密营中惊扰,将溃。世充不知,鸣角收众。密因帅敢死士乘之,世充大败,争桥溺死者万余人。王辩死,世充仅自免,洛北诸军皆溃。世充不敢入东都,北趣河阳。
是夜,疾风寒雨,军士涉水沾湿,道路冻死者又以万数。世充独与数千人至河阳,自系狱请罪,越王侗遣使赦之,召还东都,赐金帛、美女以安其意。世充收合亡散,得万余人,屯含嘉城,不敢复出。
密乘胜进据金墉城,修其门堞、庐舍而居之,钲鼓之声,闻于东都。未几,拥兵三十万,陈于北邙,南逼上春门。
乙丑,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出兵拒之。达望见密兵盛,惧而先还。密纵兵乘之,军遂溃,韦津死。于是偃师、柏谷及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各举所部降于密。
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并遣使奉表劝进,密官属裴仁基等亦上表请正位号。密曰:“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戊辰,唐王以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公世民为右元帅,督诸军十余万人救东都。
东都乏食,太府卿元文都等募守城不食公粮者进散官二品,于是商贾执象而朝者,不可胜数。
二月己卯,唐王遣太常卿郑元璹将兵出商洛,徇南阳。左领军府司马安陆马元规徇安陆及荆、襄。
【原文华译】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
1 春,正月一日,隋恭帝杨侑下诏,唐王李渊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唐王既攻克长安,以书信晓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相派遣子弟入见请降,有司复书,每日都数以百计。
2 王世充既得东都兵,进击李密于洛北,取胜,于是屯驻巩北。
正月十五日,王世充命诸军各造浮桥渡洛水攻击李密,桥先造成的先前进,前后不一。
虎贲郎将王辩攻破李密外栅,李密营中惊扰,就要崩溃;王世充不知道,鸣角收兵,李密于是率敢死队反击,王世充大败,争桥溺死者一万余人。王辩战死,王世充仅仅逃得一命,洛北诸军全部崩溃。
王世充不敢回东都,向北前往河阳。这一夜,疾风寒雨,军士涉水沾湿,道路冻死者又数以万计。王世充独与数千人抵达河阳,把自己关进监狱请罪,越王杨侗遣使赦免他,召还东都,赐给金帛、美女,让他安心。王世充收合亡散者,得一万余人,屯驻在含嘉城,不敢再出来作战。
李密乘胜进据金墉城,整修城门、城墙、庐舍,作为自己的根据地,钲鼓之声,东都城内都能听见;没过多久,拥兵三十余万,列阵于北邙,南逼上春门。
正月十九日,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出兵拒战。段达望见李密兵盛,惧而先还。李密纵兵突击,隋军崩溃,韦津战死。于是偃师、柏谷及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各举所部投降李密。
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都遣使奉表劝进,李密官属裴仁基等也上表请正位号,李密说:“东都还未平定,不能谈这个。”
正月二十二日,唐王任命世子李建成为左元帅,秦公李世民为右元帅,督诸军十余万人救援东都。
4 东都缺粮,太府卿元文都等招募能守城且不吃公粮的,进授二品散官,于是商贾拿着笏板上朝的,不可胜数。
5 二月四日,唐王李渊派太常卿郑元璹率军从商洛出发,攻略南阳土地,左领军府司马、安陆人马元规攻略安陆及荆、襄一带。
6 李密派遣房彦藻、郑颋等从黎阳向东,分道招慰州县。
任命梁郡太守杨汪为上柱国、宋州总管,又亲笔写信给他说:“当年在雍丘,你曾经追捕我,管仲射中齐桓公带钩,勃鞮斩断晋文公衣襟的事,我不敢和齐桓晋文相比,但是愿意效法。”
杨汪遣使往来,通意示好,李密也尽量羁縻笼络。
房彦藻写信招窦建德,让他来见李密。窦建德回信,卑辞厚礼,推托说罗艺南侵,请让他捍御北方。
房彦藻回来,走到卫州,被贼帅王德仁邀击斩杀。王德仁有部众数万人,占据林虑山,四出抄掠,为数州之患。
7 三月四日,李渊任命齐公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可以全权便宜从事。
【学以致用】
思考几点
01,要敢于换人
杨侗与王世充这里有个教训值得我们领导者思考
不能打仗的人,就换掉。
即便再无人可用,也不要依赖某个无能的人。
要敢于破格任用,用激励来筛选,总有一些人,在被砸钱,砸职位,砸荣耀的情况下,TA会爆发无限的勇气和智慧。
前文说过要给下属犯错误的机会, 但也不是给无限次的机会。
02,李密很聪明,却缺少王道精神
“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他看得出来这些人为什么要让他上尊号。
这是把他架起来烤。干成功了,他们跟着多分蛋糕,干失败了,最大责任就是李密个人的。
这一点权谋李密看的很清楚。
可是,直到现在,基本上没看到李密在政治、经济等治理上有什么表现
安百姓,定天下,才是王者之道,
怎么安呢?肯定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组织建设、分配、民生、教育等等方面有动作,让百姓安得住心。
李渊就有这方面记录,而李密这边没看到什么记录,记录多的就是军事上的博弈。
当年教员上山的时候才千把人,他们却开始干着土改、夜校教育的工作。
军事之外的工作 ,会加强军事的力量
同样的,我们作为企业领导者,在直接管理之外,有没有学习跟直接管理无关的学问?比如哲学、股权、模式、法律、历史、经济....?
03,李渊下令“救”东都。
李渊运作的手法有点“欺天”或者说“经营运气”的特点
如果老天爷觉得隋朝气数已尽,那么,把气运给到谁呢?
这么多造反起义者,谁有资格成为百姓的老大呢?
在尘埃落地之前,谁都有可能。
李渊在起势过程中,势力算是比较小的。
但是,他打出来一张很重要的牌--拥隋,奉杨侑为主,尊杨广为太上皇。
这张牌,第一步已经做到了。
他现在做第二步:“救”东都
他真的会救东都吗? 会的。
不仅会救东都,还要救江都,还要救隋王朝土地上所有被盗贼侵占的地方。
只是在时间、空间上有点变化
比如,一直在“救”的路上
顺便稳固唐王的政权,开拓唐王的疆土,熬到有枭雄等不及了要干掉江都的杨广,东都的杨侗。
那时,李渊手里的杨侑,就不只是三分之一的合法权,而是全部。
可是李渊的整个行为,在名义上是“顺取”,是顺应天道。这是不是很高级?
有句话说,运气不可以把握,但是“运气”的运气却可以经营。
我认为李渊的手法有这个特点。
那么,我们如何学以致用,比如用在工作上,事业上,或者齐家上面?这值得好好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