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编笔试成绩低,面试成绩也低,本以为过不了,却在某一天,幸运女神终于眷顾我了,外地考生放弃了补录,因此我刚好补上去。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适合我不爱交际的性格。久而久之发现我挺喜欢这种工作状态和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个人自主性,可惜的一点是,没有前辈带着。
我是新老师,糊里糊涂就被安排上三门科目,跨三个年级,共4个班,当时觉着没什么,逐渐才明白过来被唬骗了。除了自己的专业学科语文,另要备两门副科初一生物和初二地理,每每花在备课的时间上课时间的几倍,因为不是自己的专业,相当于要重新学习一遍掌握后再教给学生。这是偏远乡镇学校老师缺乏的结果,一个老师教两门科目或者跨年级倒是正常现象了,苦楚呀。
工作量和时间相对上份服务业的工作少多了,虽比其他老师科目多我也能轻松上手,也多亏在校期间有过公立学校的实习经历和代课老师的经验。每天按部就班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再是单独补补学生的不足,但是也免不了老师的其他行政常规工作,庆幸的是我没被任命为班主任,行政工作和繁琐事情不用太过操心操力。
有人说,没当过班主任就算不上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老师。班主任要多方面处理好任课老师反应的问题,以及学生时不时出现的意外事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还要辅导好学生的心理,等等。可谓“一人饰演多角”,是老师,是父母,是医生,是心理辅导员,是……当过班主任,磨练过了,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将会有大大提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班主任不正是如此吗?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普遍低下,课外书涉猎很少,抖音倒是没少看,有样学样,班级成绩两级分化严重,尤其是在理科方面,甚至出现中间断层。很多老师花费个人时间尝试个别辅导,甚至自己放学后给班级加课,才有点儿进步,而且只是一点儿。就这事,有些学生认为是浪费自己玩的时间,老师在为难自己,跟老师对着干,甚至背地里吐槽老师。这里面的苦水老师该向谁吐呢?只有独自咽下。
这个乡镇的大部分学生家长有点奇怪。一般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这里的部分家长不是如此。老师和他们反应学生成绩差,希望家长多加监督孩子的学业,他们就说,“他就是这样,就是笨,学不进”,或者“在家我也管不了,老师帮忙严格管教”,自己没真正上心和尝试督促自己孩子的学习,让老师一手抓,也抓不过来,何况老师又不是“天眼”24小时监督着。
这一学年,我不像以往那般积极去争取职务之类。老师要获得成就,来自于学生和自身,而不是你在学校干了很多很多事情,况且这些事情大都琐碎无意义。老师,要学会关注自身发展,只有把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了,才更好使学生在学海轻松畅快遨游。这样,既自我成就了,也成就了学生,既而,学生也成就了老师。
这就是我教师生涯的开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