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梦很长,很清晰,全景细节的展示了我小时候住的老家的厨房。一位跟我八九岁时我妈年龄相仿的女子,来我家暂住。她优雅气质,语气温婉,穿衣不像村里人,估计是大城市里来的。
我还是八九岁时的样子,个子矮小,站直了也够不着大锅,需拿个板凳站上去,才能往锅里倒水热馒头盖锅盖。
厨房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记忆里的样子。我把大锅的水烧开后,那位温柔的阿姨做的是疙瘩汤。我又拿了根烧着的木棍,把火引到连着的另一个小灶,阿姨在小锅里倒油炒菜。整个过程,我们一直有交谈,她问我平日里烧火做饭的细节,我往灶里添着柴火,回答她时又偷偷抬头看她的脸。
这种在厨房烧火做饭的场景,以前也出现过很多次,有时是奶奶在炒菜,有时是妈妈,也有大姐二姐都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陌生人这么清晰的出现,还是第一次。
其实,记忆里每逢农忙时,一家人都在地里忙到很晚。我会天黑前被妈妈指挥回家烧开水,等她忙完了回来煮疙瘩汤。十一岁后开始学擀面条,爸爸非常喜欢吃手擀面,他总说,如果每晚吃一碗面条,那人生就太美好了。我擀面条的暑假,就是从爸爸这句话开始的。
第一次擀面条,先学的和面。妈妈跟我说,用大碗盛两碗面粉倒盆里,再用水瓢盛一瓢水,一点点倒入面盆,慢慢把面活成面糊。稍微硬一些最好,但考虑到我那时候太瘦小,妈妈说面软些没事儿,擀面时多放些面粉就好。
擀面条之旅,一旦开启,就是一条漫漫长路。漫长的暑假里,我从开始的和一锅瘫软的面糊,到后来渐渐的和成面块,从开始一擀面条就粘成一团,到后来渐渐成型,从开始切面条时满头大汗也拉扯不开,到后来终于能切成条状,胳膊越来越有力,刀工也突飞猛进。
当然,手指头三天两头的就会有大大小小的伤口,自己也慢慢适应了拿刀的姿势和力度,蛮有成就感。烧火,做饭,是童年时期里,让我感觉自己在家里的作用也蛮大的一件事。在后来学习新东西时,总带给我很大的勇气。
今天最开心的一件大事
吾语的录取通知,在傍晚时可查了。是她老师一直推荐的学校,也是我们很满意的一所学校。把这个好消息发给老师,发到家群里,发给她姨们,收获了满满的祝福。
真的很感谢一直以来老师和她姨们的鼓励和能量加持,满满的爱围绕着努力拼搏的吾语,终于为自己拼出一条路。
冰宝刚好大学毕业,把学校住宿需要的东西打包回来,说吾语啥都不用买了,开学时直接拿走就好。
吾语的魏叔叔打来电话,说等通知书下来跟他说一声,他好安排时间,陪老吴一起开车去送孩子。刚刚老吴打电话还说,来回一千公里的路程,他自己开车有点儿担心呢,这不司机就来了。真真是雪中送炭啊!
一路走来,努力中一直伴随着幸运,感恩感谢!
今天是开心的一天,幸运的一天,更是幸福的一天。分享我们的幸福给所有经过的友友,愿大家心想事成,幸福常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