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

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

作者: 特立独行的袋鼠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7:30 被阅读0次

    时间和无知之神秘力量的四项基本原理:

    第一项原理:市场走在前面。

    所有的目前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的总的看法通常不是某个人所能掌握的。

    第二项原理:市场是非理性的。

    市场可能对事件反应非常快。但这同样是主观的、感情的并且被狂想所控制,这种狂想又被变幻的趋势所左右。

    第三项原理:环境是混沌的。

    宏观经济预测通常太不精确,对投资无任何帮助。第四项原理:图形是自我实现的。

    如果许多人使用同样的图形系统,他们可能从中获利,而无论这些图形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股票市场是对经济的提前反映,这个提前量不是很远,但是比任何有资格的经济学家所希望得都要远。这个假设被称为“有效市场假设”。

    “一个可以用确定性混沌来刻画的过程,它是由完全确定性系统产生的,但按照标准的时间序列方法又表现为随机的。”

    混沌的产生主要与自我强化现象有关。

    设想在一个系统中,事件A导致事件B,事件B导致事件C,如果事件C最终又导致事件A,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正反馈。

    传统上,经济模拟依旧建立在基于均衡函数的线性模型基础上。

    这些模型表明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因素是如何连续适应其他因素的变化的,但是没有正确考虑到许多正反馈。

    即使考虑到了反馈因素,这些反馈一般都是负反馈,也就是导致稳定的反馈,而不是导致不稳定的正反馈。

    这些模型在实践中的表现非常糟糕,通常归咎于“外界随机扰动”,以及模型细节精度不够等原因。

    但是更重要的是,理论上正确的非线性模型也可能导致完全的不可预测性,即使这些模型结构上是确定性的。

    这意味着系统不仅受到外部随机的无规律的扰动影响,而且不可预测性可能就是宏观经济系统自身固有的内在本质。

    所谓的“分叉”现象可以很好地解释上述结论。分叉的原因是不同正反馈之间主导作用的突然转换。

    以经济系统为例,学者拉斯洛提出了一套理论框架,将影响经济系统循环主导作用的因素分为三类:技术创新;冲突和征服;社会和经济扰动,比如商品短缺、金融危机等。

    根据拉斯洛的观点,经济系统可以从非复杂状态,比如简单的周期性波动,转换为更复杂的状态,比如两个平衡点。

    这种情况出现在一个参数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对某一个参数的依赖越大,就越可能出现更多的分叉。这种过程最终导致混沌。

    现在,所有征兆都表明,许多经济和金融系统存在固有的长期不可预测性。

    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确定性混沌是长期经济预测深不可测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线性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人们还明确了一点,这就是动态系统经常在不同的标度内重复同一现象,这更增加了预测的难度。

    现代科学清晰地表明,金融市场实际上是由强烈的高阶混沌所主宰,这些高阶混沌数学上很难求解。混沌现象的精髓是说,预测长期事件和长期定量分析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

    第四项基本原理——技术图形自我实现

    当今最投机的市场模式中有许多只能用下述事实来解释:成千上万的市场参与者在相同的技术图形上画着相同的线,或在个人电脑中装入相同的程序。

    有些券商理解这些模式,据此可以做出逻辑假设。

    其他人什么也不懂,只是找寻某种模式。但是,即使一种模式完全是偶然重合,使用它的券商多了,它也有可能产生强烈的信号。

    因此,图形分析得到广泛使用的背后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理解市场的技巧,有时还在于技术分析产生心理作用。

    然而,必须牢记这条原理的结尾部分,即:如果所有人都使用同样的技术分析,那它的效果就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自我毁灭。

    有时技术图形也会因为其他原因而自我毁灭。

    市场规模较小时,一家或数家市场参与者可以利用大笔交易在重要心理价位操纵市场,诱发由有限止损卖单引起的雪崩。

    实际上,技术派通常还使用许多其他方法和策略,而且他们常常只占市场参与者的有限一部分。

    只要情况确实如此,互不相识的技术派兄弟依然可以猜测彼此的想法,共同控制市场,形成各种美妙的模式和图形。

    每一次图形都将继续演化,等到所有的人都看出时,图形自我化解。与此同时,新的技术派兄弟又将探寻新的图形变化……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的、虚构的或隐含的他人影响的一门科学。

    高度附结的群体很容易形成可怕的群体决策。

    这有许多原因,包括以下两个:一是人们愿意接受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的意见(“适应态度”);二是人们对于自己难以理解的事物,愿意使用他人的行为作为信息来源(“社会比较”)。

    处理现实问题给我们的神经带来很大压力,我们很容易犯克劳斯维茨描述的以下错误:暴露在信息战中的前沿,我们突然相信情况不同于我们原来的预计。

    如果我们不习惯于处理信息,区分主次,那么,大量的无关紧要的信息和谣言将会很快破坏我们对实际情况的看法。

    公共信息或许有解释价值,但很少或根本没有新闻价值。

    靠盯住行情显示屏播放的财经新闻是不可能赚钱的,更不用说看电视了。

    市场能在瞬间就让那种消息大打折扣,很少有机会让你从中牟利。如果只有个别人掌握新闻,那种新闻才有交易价值,或者最多也只是部分参与者掌握。

    没有人愿意对着镜子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撞大运者,一个典型的“小散户”,一个永远不懂市场、在顶部套牢、在底部割肉的人,一个总是犯错误、绝对赔钱的人。

    然而,这可能正是在股票市场赚钱的极好出发点。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不足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就可以叫经纪人坚持反向操作。

    我们想买股票的时候,经纪人就卖出;想卖债券的时候,经纪人就加倍买进。实际上逆向思维者就是这么干的。

    很难确定到底怎样才算全民皆知,但是当媒体开始预测涨势或跌势要持续很多年时,市场即将变盘。

    如果我们考虑两个相关的心理效应,就能更好地理解媒体和市场的相互作用。

    第一个是“社会比较”,它出现在当我们对某些事情表示怀疑、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时候。

    对这个问题的一种解释是,如果可行的话,人们喜欢用他人的判断作为自己判断的基础。

    实际上,他们喜欢附和他人的意见,而不是形成自己的看法。

    另外一种将媒体和市场联系起来的心理学现象是所谓的说服效应,这个理论认为我们更容易被一个可信的消息来源所说服,而不是可信的论据。

    很多人都认为证券价格是有关其价值的可信赖的信息来源,因为证券价格应该反映所有市场意见的综合平衡。

    这可能说服记者们,用与当前金融价格趋势相符合的语言来描述经济形势。

    我们已经看到,逆向思维的概念得到统计数据和心理学理论的支持。

    然而,虽然逆向思维既有用又很吸引人,但具体应用时还是要很谨慎。

    如果用人气指数来预测投资,如前所述,当指数上升时我们不要害怕,实际上那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只要它没有超过临界值就行。

    同样,如果媒体用小号字体、温柔地指出市场正处于上升(或下跌)趋势,那也用不着紧张。

    当有那么一天,我们在报刊上猛然看到市场上升趋势“将持续几年”,或者在某个股票已经涨了很多的时候还有人鼓吹它是“很好的投资对象”时,真正的危险即将来临。

    另一方面,当出现“现在买进纯粹是投机”的说法时,往往接近最佳买进机会。

    科学家们发现,群体思维主要出现在精神高度紧张或情况非常复杂的时候,此时群体领导者或利用相似决策方法,或高估自己的能力——两种情况都可以应用于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价格运动的大部分时间是一边倒。当它们上涨时,它们遇到不同的阻力区,在阻力区它们很快遇阻回落,但跌下来时又受到不同支持位的支撑。

    在这些区域范围内的小的价格波动纯粹是噪音,难以预测,从中只能获得很小的一点利润。但是,一旦市场突破了重要的阻力区,它就坚决地开始往上走(或往下走——原理是一样的)。

    趋势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大多数投资者把这看成是又一个新的随机运动,认为价格很快就会回来,许多人匆忙兑现他们的利润,抓住这次意外的上涨机会。

    然而,新的买主开始加入,经过短期震荡后,市场重拾升势。市场行情已经变了,那些刚刚卖出、落袋为安的人开始后悔了,希望在适当的价格再捡回来。趋势正在形成。

    当一个趋势开始形成时,它往往持续很长时间,超出任何人的想像。

    大部分投资者搭了一程车后,心满意足地退出观望,然后看着行情一直延续下去,简直难以置信。

    有些趋势发展成群众性运动,持续很多年,中间偶尔被短期的、暂时的波动打断。

    这种情况在人的一生是不多见的,因此,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一定要抓住机会。不管这个运动是持续数年还是更短一点的时间,趋势都是挣大钱的机会。

    “事后偏见”,有时又称为“星期一上午的指令”、“早就知道效应”或“滞后决定论”,它可以严重地改变我们对问题的判断。

    一旦我们听说几种可能性中的某一种发生时,我们就改变了在知道这件事之前的看法。

    我们现在可能会认为,我们早就有这种预感,知道它会发生的,虽然实际上我们一点线索也没有。

    如果我们据此得出结论,实际上,已经发生的事情可以准确地预测,这将会令我们后悔不已:我们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

    因此,我们想做出正确预测的愿望强烈膨胀,这种现象有助于解释下述倾向:如果价格跌回到我们最初犯错误的价位时,我们非常想买回来。

    一般地,我们过于重视有多少人同意我们的态度和看法。这种偏见被称为“错误的舆论效应”。

    错误舆论效应的后果是,我们对我们的决定有时比对我们所应该做的事情还感到安全。他会让我们在必须旁观时随波逐流。

    后悔理论假设我们竭力避免那些证明自己错误的行动。如果我们等待价格回到我们犯错误的价位,我们就有机会毫不痛苦地纠正自己的错误。

    这就是后悔理论的具体体现。

    有些技术分析看起来没有合理的解释,但它实际上是投资者不断重复的习惯仪式,因为他们曾经利用这种方式成功地赚到了钱。

    赚钱时成交量很大,这是因为投资者有强烈的落袋为安思想(自我防御态度)。但是他们又后悔自己的行为,还想买进。

    因此,很大的收益量保证了低于现价时的不断需求。

    牛市中衰竭性缺口比熊市中更常见,因为,传统上,头部区域比底部区域更容易出现歇斯底里的行动,并且止损的人也要少得多。

    但是记住,趋势中的缺口或突破表明趋势将延续下去,除非它们是长期趋势后出现的衰竭性缺口。对于后一种情况、几乎总是正是寻找其他衰竭性技术指标的时候。

    为寻找不同股票的技术图形的简单相似性,股票市场可以分成六个不同的层次。首先,单个股票的价格变化可以和“同类”股票做比较。

    现在,比较股票市场价格和相对应的指数期货市场价格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当炒作股票时,最后一个要比较的是有关的外汇指数与全球股票走势。

    这种类比越来越重要,国为我们现在是在全球范围投资。除了市场具有的相似性外,股票市场还有它自身特有的三种技术指标用以分析市场广度。这三种指标是:.腾落线(A/D线); .新高/新低;.扩散度。

    认识庞氏先生

    庞氏显然是个骗子,也许还是精神病患者。

    他的阴谋是欺诈性的、故意的,如今,“庞氏骗局”这个术语通常特指这种主观故意的金融犯罪。

    但是,罗伯特•希勒在他的2000年出版的极为优秀的著作《非理性繁荣》中,将这个术语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泛指那些脱离经济基本面的金融市场泡沫。

    他将这些情况称为“自然发生的庞氏骗局”。

    因为它们是自发形成的,而不是人为操纵的,所以它们是“自然的”;但它们又属于“庞氏骗局”,因为投资者只是希望不断有新人加入,好卖出他们手头的东西从中获利。

    商务活动不能给他们带来正的收益。自然发生的庞氏骗局是所谓的正反馈环。

    股票市场的上涨产生了一系列的放大过程,由此诱发了一些愚蠢的行为。一个典型例子是事后偏见和后悔。

    金融泡沫是一个混乱的牛市。在这个牛市中,所有的正反馈过程交织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内在动力,使得价格疯狂上涨,远远超过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可以接受的价格。

    最终这种市场会令我们想起“庞氏骗局”,即绝大多数利润取决于先到者把手中的货卖给后来的新投资者的能力,而不是来源于上市公司创造的现金流。

    与传统的“庞氏骗局”一样,当不再有新投资者接手时,整座大楼就要坍塌。庞氏骗局自发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花高价买进,预期会有完全不现实的回报。

    牛市与熊市的差异

    “有限度地亏;无限度地赢”,这条原则在一个由正反馈环趋势主宰的市场中作用很大。如果人们普遍遵循这条原则,那么在牛市中成交量将很小,而熊市中成交量将大幅增加。

    然而,事实恰好相反:牛市的成交量一般大于熊市的成交量。

    对于相同大小的所得和所失,我们对所得看得更重,这一事实叫做预期理论。它可以解释为什么牛市的成交量要大于熊市。

    谢夫林和斯塔特曼1985年给出了人们为什么不愿意止损的如下解释:总的来说,人们因为认知和情绪方面的原因而炒股。

    他们炒股的原因是他们自认为掌握信息,而实际上他们掌握的只是噪声。他们炒股的原因还因为炒股可以给他们带来骄傲。

    当决策正确时,炒股带来骄傲,而当决策错误时,炒股带来后悔。

    投资者都想避免后悔带来的痛苦,只好将亏损股票握在手里,以免亏损真正发生,或者归罪于股评家,躲避声誉欠佳的上市公司股票。

    后悔理论也称之为“风险厌恶”,作为自我保护态度的典型例子,它解释了熊市成交量低迷的原因。

    认知失调可以最终解释熊市交易萎缩的原因。卖出亏损股票等于承认自己对市场的看法和市场残酷现实之间的不一致。

    怀疑和犹豫

    市场僵持得越久,最终打破这种全局的暴风雨就越强。与此同时,随着真空区的增长,还会发生其他事情:不确定性增加。

    市场僵局持续得越久,市场参与者的不确定性越强(还是知识态度)。成交密集区持续时间越久,市场对于未来趋势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在现价之下的潜在的空方力量和现价之上的潜在的多方力量都在与日俱增。出现对称三角形时,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趋势将反转还是继续。在空方或多方被最终瓦解之前,这种图形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由于多数成交密集区仅仅是上升或下降趋势中的中途休息,因此出现对称三角形时往往意味着趋势将继续下去。

    关于三角形必须避免以下两种错误:在三角形还没形成时就想画三角形。

    至少有两个头部和两个底部才能画。而且,在突破没有开始之前,这种图形不现实。.投机错误的突破或假的突破。

    当市场过分扩张时

    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在上升市道中,动量仍然处于中性值之上;或在下跌市道中,动量处于中性值之下,则原趋势将继续维持。

    如果选择好最优的时间间隔,在流动性良好的金融市场,怀尔德的公式被证明是极其有用的。

    这个时间间隔与所分析的证券有关,因为不同的证券有不同的炒作文化。同一市场选择几种时间间隔的原因在于市场的分形现象。

    临界极限值也取决于具体的市场。典型临界值分别介于70/30到90/10之间。

    如果趋势明显,这些“痛苦临界”值也可以调整为非对称的情况,也就是在牛市中,可以取80/30,熊市中取70/20。

    这条规律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是通常可以很好地预测即将到来的趋势震荡(虽然它与实际的趋势反转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是长期投资,则变化率指标ROC对任何交易都只能起辅助预测作用,其原则是:上升市道出现很高的ROC时应该卖空,以防可能出现的熊市大反转。

    在次级调整市道中,如果出现极低的ROC时应该买进,以防可能出现的大牛市。如果市场在大底部出现向上突破,根本不用考虑ROC指标。因此,ROC既可以用于短线交易,也可以用于长线投资。

    趋势反转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旦发生短暂的冲突,任何其他市场参与者——长期投资者、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和小散户——都不会试图做任何事情。

    只有当价格表现出长时间的非常显著的变化后,所有这些市场参与者才会受到影响,采取行动。

    一旦最终出现这种情况,那就不是零星冲突的问题,而是一场决战。关于决战的问题,克劳斯维茨写道:“决战的作用是更多地削弱敌人的士气,而不是消灭更多的敌人”。

    主要趋势的结论也一样,它是勇气和心理的结合。当探寻主要趋势反转时,我们应该关心对整个市场起重要影响的价格变化。

    在牛市的后期,市场主力将会觉察到有些事情不对劲。

    他们或许认为价格相对基本面而言显得太高,或者他们的情绪指标发出警告,或者他们的变化率指标达到极值。

    因此他们开始大肆清仓,市场剧烈波动。新手认为这是绝妙的买进时机:“今天赶紧买,股价好低哟”。

    很多职业投资者利用这次新的上涨机会卖出,市场上下剧烈波动,这种走势与以前的趋势运动截然不同。

    决战正在进行,这个被查尔斯•道称为“派发”的过程正在全面展开。

    当市场主力正在大肆派发他们手中的股票时,那些不太聪明的人却未能识破他们的诡计,要么是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分析系统太落后,要么是由于他们的自我防御态度和知识态度在作怪。

    然而,连续的上下震荡加剧了市场的不安心理,怀疑心理使得越来越多的新手加入到抛售大军。

    (注意;仅仅靠市场主力的派发,很少诱发趋势反转。通常只有等主力的派发完成,散户也开始抛售时反转才真正出现)

    当派发完成后,再也没有买主,市场崩溃,所有牛市的正反馈循环开始反向运转。

    因此,主要趋势反转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派发或吸筹。共同基金数量的迅速增加、“泡沫”、过度乐观、大家普遍接受市场上升趋势永远不会改变的观点、市场中新手越来越多。

    这些现象在图形中的表现为:加速、无规律的波动和异常大的成交量。

    主要趋势反转时的预警信号

    市场即将转势的两个最重要的信号是价格处在极端水平,以及货币政策的关键变化。所有的主要趋势反转都不相同。

    但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几乎所有的主要趋势反转都有以下六条特征中的全部或部分:加速和放量。趋势破坏。剧烈变化。时间和动量。缺乏广度。形成特殊的图形。

    不要在图形还没出现之前就想当然。

    随便看一张图,都可以找到价格两三次试图突破阻力位或支撑位,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

    矩形和直角三角形就是这样的例子。每次要出现这种情况时,很多人就在头部最终突破之前高喊:“双头”或“三头”,这些人错误地认为是反转并且出局观望。

    当一个真正可靠的双头/三头出现后,这个信号的意义非常明显。前面的趋势越强烈,随后出现的相反趋势也越强。

    1987年崩盘时出现的自然是一种自发的、集体性的恐慌。

    它是从一种有序的牛市趋势到疯狂的熊市恐慌的转变——这种情况没有任何重要的新闻来解释它。焦虑是面临危险时的一种很自然的,常常也是必要的反应。

    当我们具有以下六种症状中的三种以上时,科学家说(为了给出定义)我们患有焦虑症:坐卧不安,或感觉紧张和着急;容易疲劳;很难集中精力,大脑空白;易怒;肌肉紧张;睡眠不安(很难入睡,或睡眠质量很差)。

    焦虑使我们处在一种精神(和肉体)都容易受到突然的恐慌袭击的状态。当我们处于很大压力之下时,我们改变自己态度的倾向大大增加。

    肾上腺素可以分解态度。

    通常,态度的改变需要经过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当我们处于巨大压力之下时,改变态度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几分钟甚至几秒钟。

    价格下跌产生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引起态度迅速改变。

    风险暴露和时机选择

    我们的重点一直放在心理现象是如何影响整体市场走势的。这些现象的主要特点是自我放大过程:市场价格产生某些变化……

    这些变化在投资者心中产生一些印象……

    由于价格已经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印象促使投资者做出某些决定。

    换句话说,金融心理学很大程度上是正反馈循环的问题。一个由正反馈过程主宰的系统从长期来看是很难预测的,但在短期内则是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的。

    谈到股票市场策略,必须分清以下两个关键因素之间的区别:风险暴露策略;时机选择策略。

    风险暴露永远是出发点,这种策略主要取决于风险厌恶程度,即“金融痛苦临界点”。

    可以给出风险暴露的如下定义:风险暴露是指在任何给定交易情况下可以想像到的最坏的损失。

    风险暴露总是基于投资者的个人情况和所管理的资产数量。

    只有真正掌握风险暴露策略后我们才可能谈到时机选择策略,这时我们全神贯注于市场自身,而不管任何其他事情:时机选择策略意味着我们完全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认识而决定市场操作。

    这种策略丝毫不能受到以前的盈亏影响。

    因此,我们的境界是达到风险暴露策略和时机选择策略的彻底分离。

    当我们进行交易时,要远离计算器,不要指望靠在下跌趋势中反复买进来“挽回损失”或“改善平均价格”,这类努力是有风险的。

    也不要因为获利丰厚就卖出头寸。

    如果相信市场,就一直守住,直到大获全胜。总的来说,策略是属于行动纪律方面的问题,必须控制好个人感情。好的策略是一种很好的精神防护武器。

    在投资者心目中,沉淀成本谬误非常普遍。人们买进一只股票后,它开始下跌,然后他们买进更多,以期降低平均成本。

    然后这只股票继续下跌,他们再更多地买进。或许避免这种陷阱的最好方法是你每天都自我反省:“如果我手中没有这只股票(或这只债券什么的),我今天会买它吗?如果不会,最好卖了它。

    策略的时机必须总是从最简单的判断出发,我们可以称之为“10步测试法”。

    找到你要评估的图形,把它挂在墙上,后退10步,盯住它看。然后问自己下述问题:趋势继续保持吗?趋势开始反转了吗?是否正处于上下震荡?

    这种研究非常重要,因为上述三种情况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交易策略。

    你如果有怀疑的话,把图倒过来,再仔细研究一遍。

    我们首先假设你已经判断出是趋势市。趋势市是最好赚钱的,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很难在趋势市刚刚形成时就判断出它是趋势市来,这正是下面这条奇怪原则的理由:当投资趋势市时,买强弃弱。

    再读一遍。你一定要在价格已经上涨后(突破成交密集区)买进,在价格已经下跌后(跌破成交密集区)卖出。

    我们假设市场已经起动。

    下一步要做的是,评估我们认可的这种趋势是一波大行情呢,还是一波中级行情?如果是大行情,则可以持续很久;如果是中级行情,那最大的可能性是持续数周到数月。

    这对于我们研究图形非常重要:趋势越强,我们看图的时间就要越久,越深入;在趋势遭到破坏前.所需要的证据就越多。

    实际上,我们主要应该考虑的是成交密集区:在心理趋势不再保持之前,哪一级密集区必须突破?什么时候我们该止损?

    任何有经验的交易者都知道,买进股票的时机很好掌握,而要找到卖出股票的合适时机就太难了。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明确的止损策略来解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最明显的方法:

    1.当跌破成交密集区时止损。如果价格“有效地”跌破了以前形成的重要的成交密集区,执行止损命令(无论你是获利还是亏损都使用“止损”这个词汇)。

    如果市场止损价位可以很明显地确定,则价格很有可能会达到这个价位。止损价位对价格有吸引力。

    2.在成交密集区的中位止损。他将止损命令置于成交密集区的中位,比方法1中更早地执行止损命令。

    3.拖尾止损。这种止损方法随价格变化而变化,并且和价格趋势保持一致。止损价位根据迄今为止对趋势的最大的修正来确定.并且稍稍大于这个修正值。

    4、金融止损。如果我们买进某个头寸,捂住它做长期投资,一旦获利超过10%,我们就卖出,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获利10%,我们兑现了金融利润。

    前期趋势越强、反转的形态越厉害,则反转后的趋势也越强烈。

    因此,我们必须找大趋势。如果我们在一个非常大的趋势中观察到一个小小的头肩顶,我们应该置之不理,坚守长期趋势头寸。

    趋势反转时开了一个头寸,并且达到第一步目标后,战术就很简单了:守住这个头寸,直到出现反转的最小信号,然后评估这个信号是否具有原有趋势的特征。

    如果情况确实如此,置之不理,继续按照传统的趋势市来操作,守住它(假设我们认为它不是基本面被严重低估的那一类)。但是要记住一个细节:一个新趋势的初期往往是反复无常的。

    起初交易活跃,然后最好原地不动。与趋势作对当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当在趋势市或趋势反转市交易时,我们一直坚守其中,除非市场与原来的趋势已经偏离了一段距离。

    因此,我们放弃了一些价格空间,以换取制定决策时更多的确定性。在成交密集区交易,则要采取相反的行动:当在成交密集区交易时,买弱弃强。在形态的底部买进,头部卖出。

    在两种情况下我们都在形态外设置止损位。如果没有下述问题,则这种方法既容易又简单:

    第一,我们常常在形态形成一段时间后才认识它,因此存在我们刚一进去,形态就解体的可能;

    第二,在突破的最后阶段,我们恰恰会采用相反的头寸(例如,在价格突破底部后,我们在底部买进),因此这种突破给我们带来不可避免的损失;

    第三,我们必须解决上述错误突破和提前突破问题,它有可能诱惑我们在该买的时候卖,该卖的时候买。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吗?

    是的,我们有两件事可以做:主要是根据收盘价来评估突破的有效性;只有我们期望最终的突破来自成交密集区方向后,我们才可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虽然这种方法在平衡市道的交易中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忽视了这种方法。

    平衡市交易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假的突破,在小规模的市场,这种情况尤其突出,此时,成交量的增加往往是比突破更可靠的信号。

    为评估突破的持续性,一直等到接近收盘价之前才停止往往是个好主意。

    经验表明,基于收盘价得出的结论要确定得多。

    对于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它表明强烈的趋势信号,此时必须更加小心:在将平衡市的操作策略转换为趋势市的操作策略之前,耐心等待两天的收盘价,以证实突破有效。

    传统炒股方法是在图形底部买进,头部卖出。但是按照定义,当突破最终来临时,我们可能要亏损。但是,我们如何确定突破的方向呢?那就是寻找买方和卖方最基本的不平衡的信号。

    这往往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指标来确定:大趋势。最重要的信号是以前的趋势。形态。我们知道最主要的形态给出趋势信号,这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成交量。

    记住“成交量跟随趋势”。如果我们知道形态内上升和下跌时的成交量,我们可以发现突破方向的技术指标。跳空。

    如果在下跌时出现跳空(比如说在某一天内),这表明买气极度衰落;同样地,上升时的跳空表明卖压极度衰弱。

    跳空,或者仅仅是价格在某一方向的突然变化,表明在转变方向上的突破。

    试探性突破。有两种类型的试探性突破:早突破和假突破。如果在流产的试探性突破之后没有出现上述情况,那就是早突破:最终的突破方向与此一致。

    共同性。如前所述,来自相关市场的信息经常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关这个市场下一步的变化方向。

    如果我们可以想像突破的方向,这将使得成交密集区的操作策略变成一种安全的娱乐活动。

    毁灭之路

    现在,我们可以将“毁灭之路”总结如下

    1.选择一些专业小规模市场,始终炒作它们。

    2.将自己对市场的认识建立在信息杂烩基础之上,这些杂烩包括流言、谣传和熟人或者出租车司机的建议。

    3.高度重视自己喜欢听的话。

    4.曲解信息,使它们适应你的所为。

    5.当邻居和所有的人都似乎在买进时你也买进,当市场已经崩盘时你才卖出。

    6.没有人喜欢在市场外观望,尤其是卖空。由于这个理由,绝大多数时间你都认为证券市场会上涨。

    7.你确信已经收到很多零碎的信息,但是永远不是全面的信息。

    8.根据价格的偶然变化(在计算机屏幕上或股票行情上)采取行动,而不是对图形的全面分析。

    9.从来不确定任何形式的风险策略,不抓住大机遇。

    10.仅仅一个星期就退出所有长期投资,原因是已经获利……

    11.如果亏损,就守住短线投资……

    12.并且美其名曰“长线投资”。

    13.或者当事情如愿以偿时,使用倒金字塔形交易方法。此时,当趋势下跌时,你不断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

    14.无论市场是处于趋势市、成交密集区还是转折市,都使用同一种操作策略。

    15.当市场与你作对时,不断地改变止损值,因为你一直在做反转的美梦。

    16.更多地听信别人的意见,而不是事实。

    17.使用市场价格,而不是基本价值作为你的判断准则。

    18.利用对冲隐瞒损失,而不是壮士断碗。

    19.孤立地看待每一项投资活动。

    20.忘记了这是世界上最艰巨的市场。在完全沉浸于市场之前,牢记这20条原则,好好自珍自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at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