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乱翻书|1934年,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是......

乱翻书|1934年,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是......

作者: 施多雷 | 来源:发表于2016-08-29 23:47 被阅读71次

    赴上图查阅资料,读到一本《<申报>通信集》(以下简称《通信集》),这本集子乃是1934年《申报》副刊《读书问答》的资料汇编。可能在非历史专业人士看来,这本集子“老古董”,一点都不有趣,但于我们靠“史”吃饭的人说,任何史料皆有存在的意义,都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窗口”。


    《申报》旧影,来自网络 《<申报>通信集》,张亚红 张卓群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通读此《通信集》,我们可以一窥当时年轻人在关心什么,他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看待周遭世界,他们的心态如何。说实在的,有点震撼。原来他们在关心这些——

    1.读书问题

    有11篇文字,涉及“读书”话题,比如一位读者(身份为学徒)来信问如何制定读书计划,他是这么说的:

    以一年的实践研究下面的问题:资本主义的机构、经济恐慌的原因、各国经济恐慌的政策、最近的国际关系、苏联经济构造、各国政治形态、国际与中国关系。

    因此,他希望编辑能提供一份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书目给他。(《读书计划(一)》,第20-22页)

    这位出身学徒的读者,野心比较大,编辑在答复中仍给以鼓励,鼓励他从自身实际出发,分阶段进行,一定能实现目标。

    不是每位读者都这么胸怀天下,志向远大。有一位爱看小说的仁兄,询问张恨水的《啼笑因缘》。这个人很有意思,信里一开头,对于自己爱看小说很感惭愧,“读了你们的《读书问答》后,才知道我所看的书完全有害无益的了,我真惭愧!如果我自己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看小说?从小说内学到了些什么?我是无话可答的。”因此,他决定照编辑所指示的路走,多看些与自己生活有关系的有益书籍,也认为“旧小说是娱乐人的,是引人想入非非的,新小说是刺激人的,是导人深入社会的。”但,马上话锋一转,有个疑团纠结于心,“为什么这些害人的旧小说还可以风行一时,为什么偏有许多人会入他们的迷途呢?”,并举出畅销小说《啼笑因缘》的例子,“《啼笑因缘》在目前出版界依然是一部销行最广的小说,难道是因为它的内容丰富?当然不是的。或者是因为它的技巧神好?也不见得。”故而,他希望编辑能指点迷津。(《读<啼笑因缘>》第163页)

    2.社会、时事问题

    读者对一些社会、时事问题也颇为关注,比如一位师范生对于国际时事很关心,询问研究国际问题应该先从什么地方着手(第79-80页),类似的对于国际问题的“热衷”来信还见于《如何了解国际的新术语》(第74页-75页)、《研究国际问题的又一举例》(第147页);又如一位来自东北的读者对于已沦落日人之手的东北家乡很忧心,询问如何研究东北问题(第121-122页);还有读者对《宪法》问题很感兴趣(见第138页)。

    3、自然科学话题

    《申报》的读者水准比较高,对一些自然科学话题也来信求教编辑。如一位在化工厂工作的读者问了一些化学方面的问题(第202-203页),又如一位读者问科学造雨与设坛求雨(第318页)。

    《通信集》总共辑录了396篇文字,因篇幅关系,在此仅列举几篇代表性的,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到当时的年轻人的视野未必比今天的我们狭窄,甚至比我们要宽大一些。试问今天的年轻人,有多少人关心国际局势(嗯,在此我也深切反省一下)。所谓“国际观”,不是仅指能读能说外文,而是一种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是能从世界看中国,天下很大,中国可不是“中心”哦。

    注:《申报》(1872-1949),乃民国报业翘楚,存世77年,历经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详细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亮光与暗影。

    1932年12月,《申报》创办流通图书馆,主持者为1946年与闻一多一起殉难的李公仆先生。为帮助苦学自修青年,流通图书馆特创《读书指导》,《申报》并增设“读书问答”一栏,供读者答疑解惑。该栏目1934年1月6日创立,运行九个月后,于1934年10月10日停刊。李公仆后又创《读书生活》,继续指导读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翻书|1934年,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df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