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2017

作者: 育心经典丽谦之家钟永平 | 来源:发表于2017-03-30 14:54 被阅读0次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晴

    【早起】4点30分。

    【学习】

    1.通读《易经》益卦第四十二-归妹卦第五十四,《孝经》33遍,《心经》《能量朗读》

    【养生】

    1.食疗:姜枣桂圆汤。

    2.锻炼:

    (1)跪膝学习累积2小时。

    【日记】

    今天继续学习《易经》第二卦第五爻黄裳元吉二。上次重点讲了“黄”、“裳”,分开讲。



    黄河、母亲河;黄土高原,华夏民族的发源地;黄帝,我们的祖先。由此可见“黄”在中国的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坤以地为象,黄土高原的地的颜色是黄色的。当时认为整个世界是平的,自己是处于居中的位置。

    坤卦的代表色是“黄”色,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点要在六五爻才提出来呢?

    说明上衣和下裳是分别代表乾坤。上衣代表“天”,下衣代表“地”。每个人身上都有乾坤,即要有乾的自强不息,又要有坤卦的精神。衣裳的重点是“衣”,因为我们人的眼睛在头部,首先看到的是衣。一下子就能看到某人的衣冠所展示的精神状态。

    裳在下面,是上衣的配角,但它的作用,不能小看。它可遮羞。如果跟上衣能够相称,就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形象和气质。
    坤卦的代表色是“黄”色,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点要在六五爻才提出来呢?

    乾坤两卦为《易经》的门户卦。

    上面两幅图,像两扇门,六爻是一一对应的。在乾卦的九五爻的爻辞是“飞龙在天”。是比喻事业到如日中天,最高峰的状态!用人的比喻,就是九五至尊。古代,九五,代表黄帝。现在可代表一个国家的主席,一个企业、单位的头。黄帝的龙袍是“黄色”,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裳,作为龙袍的一部分,虽然是衣的配角,但和黄衣一样同样的尊贵。 裳,也可比喻成皇后,她和皇帝一样的尊贵。皇后,母仪天下,像母亲一样关爱全天下的人。在古代,皇帝自称天子,是全天下子民的“父亲”。
    坤卦,配合着乾位,做好执行乾所给的指令,是每个人参与到事业中的所有人,都能无成有终。

    一种简单的说法为:中国古代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数中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至尊”。

    另一种说法认为“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现在流传下来的《易经》版本据说为周文王所演,因此也称为《周易》。《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由于易经的阴阳转化之道,盛极必衰,因此“九五”是为“飞龙在天”,而“上九”(乾卦第六爻)则为“亢龙有悔”。从卦辞而言,“上九”为最阳之爻,再无上升的余地,必然要走向衰落。因此会呈凶相。故而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最好的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这里的“九”本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判别数字阴阳属性的符号。后来人们把“九”和“五”作为具体的数字来运用,窃以为一来是为了契合代表帝王的“九五”之爻;再者,“九”和“五”两个数字在建筑上的使用也是非常符合美学原则的。《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殿名字的由来据说就源于此。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历来被尊为六经之首,对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因此“九五”一词来源于《周易》之说应比较可信。

    乾元和坤元在六五爻交汇。

    阳气是从上往下降,是气的走势,和卦象的阴气由下往上走,六五爻阴阳汇合,在阴中的阳位相会。乾元和坤元交合,生万物,是吉象。

    黄裳元吉,达到了一个极限状态,达到一个珠联璧合。

    三,复龙,或跃在渊,反复其道,多凶。五,飞龙在天,多功。三,指第三爻;五,指第五爻。三和五是对应,前后呼应的关系,三多凶,五多功。是同功而异位。三是从属的地位,五,是比较重要的位置。其位置上有贵贱的差异。在六三的位置,不管有多少大的才华必须含章,含住,因是处于下的位置,容易犯错误。六五爻,能够达到黄裳元吉,那是行坤道到了极致的阶段。
    六五是整指个乾的事业达到极致状态,坤,作为团队内部所有跟随辅助的人都能够达到黄裳元吉。即无成,有终。

    周老师的课,如果用到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人际关系会处理得特别好!
    其实最大的风水就在人自己身上。将自己身上的阴阳分清楚了,用在自己之外就更容易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28-20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id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