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于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1点开始,世界开始被AR改变。诸多手机厂商的下一盘大旗,已经拉开帷幕。
从苹果秋季发布会说起
在Steve Jobs Theater,有史以来第一场活动开幕。

发布会开始,苹果CEO库克对乔布斯表达了简单诚挚的致意:
“Today and always, we honor him.”

在某种程度上,乔布斯是幸运的,十年后的今天,他可以在上天见证iPhone的新时代。
这场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40 million songs on your wrist”的Apple Watch,4K HRD 质感的Apple TV,全玻璃设计深度整合AR的iPhone 8,还有:

新一代的智能手机,支持3D人脸识别Face ID的iPhone X
“它有整面的屏幕,能让你在使用时完全沉浸其中,仿佛忘记了它的存在。它是如此智能,你的一触、一碰、一言、一语,哪怕是轻轻一瞥,都会得到它心有灵犀的回应。”

iPhone X,芯+端+软,软硬结合,由内而外地为我们带来实用的AR体验。

下面三个证据,说明iPhone X其实就是AR手机。
证据一:一个突破式的技术创新
苹果的新品,永远都是足够简单,足够垂直。iPod,让听音乐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包括本次发布会上发布的新一代Apple Watch,依旧用“40 million songs on your wrist”这句Slogan打造了极致的音乐体验。而这一切,离不开突破式的技术创新。
苹果在6月发布的ARKit,预示着iOS 11会是开创性的。它开创了一个广阔的增强现实平台,令你能尽情体验让人眼界大开的增强现实类游戏和App。
对于iPhone X来说,要数Face ID(面谱识别),与AR背后原理相同,更进一步地使用3D人脸识别技术,并融入特定场景。“你的脸,现在就是你的密码。”
面容ID功能为设备解锁、身份验证和支付带来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新方式。但不一样的是,面容ID功能通过原深感摄像头来实现,设置起来也非常简单。它会投射超过 30,000 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并对它们进行分析,为你的脸部绘制精确细致的深度图,这也叫做面谱绘制。
面容ID非常安全,你可以放心将它用于Apple Pay,只需看一眼手机,就能轻松进行支付;你也可以构建自己的动话表情(没写错,就是动话,因为可以将你的口型也模拟出来),以 12 款“动话表情”镜像出你的神态,化身为熊猫、兔子或机器人,展现一个真实的你。

但如果仅仅是技术,是不可能实现这一切的,还需要硬件的深度整合。
证据二:软硬结合
我们曾经分析过苹果与谷歌在AR方面的点点滴滴,其中谷歌相对于苹果最的的弱点,就是缺乏软硬件整合能力。因为只有软硬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误差,深度整合才会带来最佳的效果。所以,即使是谷歌,在推出ARCore的时候,也十分“吝啬”地限制了手机使用型号。
iPhone 8和iPhone X的到来,验证了AR软硬结合的最佳实践。出众的A11人工智能芯片,专业的Metal2图形处理软件,结合深度整合的硬件,让Face ID这样的3D交互方式成为了现实。
首先要提到传感器。Face ID的实现,有赖于iPhone X前置的原深感摄像头,它由多种功能的硬件构成。

能对 50 多种不同的面部肌肉运动进行分析。

我们发现,上述提到了一款A11仿生芯片,可以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它是处理器,是芯,也是软硬结合的重头戏。
A11仿生,智能过人。这款iPhone 上有史以来最强大、最智能的芯片,拥有一个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 6000 亿次的神经网络引擎。A11 仿生中的神经网络引擎采用双核设计,能够识别人物、地点和物体。它的每秒运算次数最高可达 6000 亿次,能轻松胜任机器学习任务,并为面容 ID 和“动话表情”等创新的功能提供强大的动力,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 更快的中央处理器:全新中央处理器的四个能效核心速度比 A10 Fusion 最高提升 70%,两个性能核心也有了最高达 25% 的速度提升。
2. 自适应识别: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当你的样貌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改变,面容 ID 也会跟着调整适应。
3. 高效用电:第二代性能控制器和量身定制的电池设计,使充满电后的电池续航时间比 iPhone 7 最多可延长两个小时。
4. Apple设计的图形处理器:Apple设计的新款三核心图形处理器,与 A10 Fusion 相比,速度提升幅度最高可达 30% 之多。
5. 增强现实:A11 仿生能为游戏和 app 带来非同寻常的增强现实体验。

上面六个特点,从计算能力、到图像算法和用电效率、最后到增强现实,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这是苹果的选择,未来也会是更多手机厂商的选择。因为AR的到来,离不开优秀的图形图像传感器,更离不开深度整合软硬件的神经网络引擎之“心”。
不妨回想一下,传统实现移动终端人工智能的方法是通过网络把终端数据全部传送到云端,之后在云端计算后再把结果发回移动端,例如苹果的Siri服务。这会产生以下两个问题:
- 使用网络传输数据会产生延迟。
- 一旦使用网络传送数据,那么数据就有被劫持的风险。
这两个问题,尤其是第一个问题,对于AR的用户体验来说,简直是致命的杀手。诸多手机厂商的人工智能芯片已经在陆续问世,例如销量超过苹果的华为在IFA 2017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发布了传闻已久的“人工智能芯片” — 麒麟970,在约一平方厘米的面积内,集成了55亿个晶体管。
华为这么做,也是为了顺应AR时代的用户需求,据消息称,华为依然在寻找着AR算法和技术顶尖的公司,希望可以从软件算法层面,为芯片赋能。
想必其他的手机厂商,也在相似的道路上探索着。苹果发布会的召开,无疑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证据三:深刻理解场景,打造“性感“的内容
在苹果发布会上,我们了解到的AR应用虽然不多,但都十分“性感“。AR带来的,除了游戏的紧张刺激,还有更浪漫和实用的一面。

比如在看比赛的时候,你可以通过AR实时了解到场上的队员信息。

或是在某个惬意的时刻,打开手机对准天空,AR让此刻的天空变得唯一且浪漫。

当然,延续ARKit发布时那耐人寻味的游戏画面,这次的画面更加精致,也更真实。4K视效,大片享受。不仅仅是控制游戏,更是沉浸于游戏。

爆炸声、打击声还有摇摇欲坠的飞机,通过AR的方式让桌面变成一个危机四伏的战场。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应用的“性感“也取决于软硬件的结合。Apple 设计的图形处理软件Metal 2 帮助开发者开发主机风格的游戏。Core ML 则让开发者能够将机器学习技术整合到自己的App中。A11 仿生的图形处理器已针对这些新颖的沉浸式 3D 游戏和增强现实体验进行了优化。
和十年前类似,苹果发布会,就像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引导着其他手机厂商的下一步。如何在短时间内跨过技术突破、软硬结合与应用场景这三个门槛?
可能需要一些专注AR及核心技术的公司,携手共进。
番外篇:AR眼镜,是更远的未来吗?
必须是,而且已经是。iPhone X,苹果取消了Home键,并号称这是下一代智能手机;而再下一代呢?必然也会跟随着更加自然的交互,解放双手的AR眼镜当仁不让!
iPhone彻彻底底从软硬件开始全面支持AR,是AR“功能机”向“智能机”发展的分水岭。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在说,苹果一定会发布AR眼镜。通过Apple Watch,苹果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时尚和奢侈品领域的经验,公司接下来完全有可能进入眼镜行业,并在此过程中推出专为增强现实(AR)技术设计的第一个产品类别。
目前,垂直场合的AR眼镜已经落地。例如亮风台HiAR Glasses,利用AR远程协作功能,实时指导,实时标注与解放双手,帮助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向智能化的方向深耕。
或许,对于C端的消费者来说,AR眼镜的普及,还需要等待产业链的升级与整合,与内容的深度开发,才会真正伴随大众走入寻常的生活。
但是不可否认,这就是未来。
以技术为驱动,专注于增强现实(AR)行业服务的人工智能公司亮风台,期待与您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