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的时候,因为爸爸先走了进去,彤宝非得让爸爸再退出来,她说她要当第一名。
玩牌的时候,因为奶奶先出完,彤宝捡起牌塞回奶奶手里,然后快速地把自己手里的牌都出完,拍着手喊:“我赢了!”
和我比赛跑步的时候,如果我跑到她前面,会奋力超过我,然后高兴地说:“我比你快!”
彤宝现在有了明显的好胜心。
身边总有人对我说,可不能任由彤宝“争第一”,好胜心太强,长大后容易经不起挫折。
也有朋友提醒,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一个阶段,可得趁着彤宝还小,多打压打压,以免养成“玻璃心”,一碰就碎。
首先,我承认彤宝有时候会因为没有得到“第一”而哭闹,但我不觉得因此要制止她的好胜心。
所谓“堵不如疏”,我觉得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她的好胜心健康发展,而不是一刀切式地不让孩子“争”。
好胜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正常、普遍的心理状态。
孩子的心理是一步步发展成长的,像彤宝这样3岁左右大的孩子,好胜心的产生只能证明她的心理发展很正常。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有了竞争,社会才充满了活力。人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
——《哈佛家训》
每一个成人都明白,身处社会处处充满了竞争,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一定的竞争意识是必须有的。
有的家长不想让孩子过早地参与到竞争中,认为那样很残酷,童年就应该是无忧无虑的。
我非常同意“快乐童年”的观点,但并不觉得这与竞争意识的引导、培养和锻炼相矛盾,原因有三:
1、逐渐渗透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比以后突然让孩子参与到竞争中手足无措要好;
2、孩子产生好胜心在心理成长中是必然的,无法规避掉。
3、从源头开始就让孩子拥有积极的好胜心,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好胜心在竞争中可以发挥巨大的心理能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说过:“好胜的内驱力可以激发人的成就欲望”。
好胜心可以带给孩子们进步的动力,并进一步把潜能发挥出来。
过强则易折,过刚则易断。
▶为什么有人会提议让我压制彤宝的好胜心?
看了很多“批判”好胜心的文章,观点总结来说就是好胜心强的人:输不起、嫉妒心大、活得累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的确是,如果使劲过头了,好胜心很容易发展成性格中的一个缺点,而且很多人因此痛苦不堪。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网友的提问,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我属于好胜心极强的人,甚至有很变态的想法:别人不能比自己优秀,别人不能过得比自己好。
看到同寝室的同学去图书馆这样的事,都会使我会坐立不安,担心他比自己变得优秀。
小的时候,我会一边在家偷偷拼命学习,一边跑去干扰别人,说自己在家根本就不学习。
这种根深蒂固怕别人超过自己,不希望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想法让我觉得自己很邪恶。
我知道这种心理状态不正常,却无法克服,希望有人能帮帮我。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过度的好胜心会使人嫉妒之心变得强烈。
强烈的嫉妒心是一种非常消极的黑暗心理,使自己变得自负的同时,还会耍手段使阴谋去对付认为比自己强的人。
通常,这种人的内心其实很痛苦。
除了产生嫉妒心,过刚的好胜心还会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的柔韧度不够,面对挫折一蹶不振,稍有不顺就会失去信心等。
有因才有果,过强或者说不健康好胜心的产生,定是因为某些诱因。
▶那么过度的好胜心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缺乏安全感可能会导致孩子争强好胜。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成人的一些心理缺陷是由于婴幼儿时期遭受的境遇造成的。
那些潜藏在大脑深层的无意识记忆,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事风格。
就有心理学研究发现,过于争强好胜的人有过缺乏安全感的体验。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孩子有过长时间寄养的经历,极大可能会造成他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这种不安全感让他不认同自己,拼命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激发了他过强的好胜心。
另外,像生过重病、遭受过重大打击、被人抛弃过,这些孤独无助的经历造成的不安全感,都有可能造就一个人过强的好胜心。
第二,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我想,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很多爸爸妈妈已经意识到了。
好胜心过强的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一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言传身教,孩子身上反映出父母的行为模式。
孩子,尤其是婴幼儿,他们学习的方式是模仿,而模仿的对象就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超越原生家庭的养育》中是这样写的:“我们的孩子会模仿我们的一切行为……一个孩子的行为尤其能暴露他父母的行为。”
2、父母的高期望给孩子套上了枷锁。
期盼子女成龙成风是父母的美好期望。
但如果用过高的标准要求,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压力“消化”不了,就会转化成其它的消极心理,过度的好胜心就是其中之一。
这两点在前文中提到的知乎上提问的那个网友身上得到验证,他在阐述造就“自己都觉得邪恶的好胜心”的原因时,是这样说的:
父母从小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而且他的妈妈好胜心很强。
正因为这样,他从小就喜欢跟别人比较,总会特意去关注别人。
无奈自己资质平平,很多时候都比不过别人。
久而久之,他开始特别关注别人。
我觉得他过度的好胜心很大一部分是被父母“逼”出来的。
教孩子使好“好胜心”这柄双刃剑。
如果把好胜心比作一把剑,用好了就是一把能在竞争中提供心理能量的宝剑;用不好就是一把让人丧失心智的魔剑。
一、培养和爱护婴幼儿的好胜心。
1、学龄前的孩子,适当诱发其好胜心和培养竞争意识,可以激发他的潜力,提供进步的动力。
⑴比赛的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胜心,让他们产生竞争意识。
比如在游戏的时候,比搭积木谁搭得高,比画画谁更认真,比跳远谁更远。
⑵用“激将”法督促孩子完成任务,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拿洗脚来打个比方,孩子犯懒不想洗的时候,如果家长说“哇,宝宝不洗脚原来是因为不会洗啊!”他会立马反驳:“我会!”然后蹦跶着自己去洗了。
2、不要压制孩子想赢的想法。
拿体育竞技比赛来说,哪个走上赛场的运动员不想赢?运动员之间的竞争,正是体育比赛的魅力所在。
孩子的好胜心也是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得比别人好,让自己在某方面进步,不就是孩子的闪光点吗?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尤其是初幼儿,保护他们的好胜欲望是必须的,不要把孩子的上进心扼杀在摇篮里。
⑴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
“真棒!”
“你做得真好!”
除了这种表扬孩子的话,最主要的是应该解释为什么夸奖他。
具体的解释可以让孩子明白哪里做得好,才会保持或者做得更好。
⑵当孩子努力做一件事情时,要热情地支持。
好胜心可以激发孩子努力去实现目标。
但努力并不代表一定会成功,赞扬孩子努力的过程,一方面使孩子知道即使失败,爸爸妈妈的鼓励不会少;另一方面也让孩子知道付出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这样,可以很好的维护孩子的正向好胜心,勇敢地面对失败。
二、引导孩子不要滑向嫉妒的深渊。
1、不仅要横向比较,更重要的是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就是总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
“怎么连个皮球都不会拍?你看那个小朋友拍得多好!”
“你能不能不要乱跑了,看人家多乖!”
纵向比较则是自身的改变。
“宝宝,你很棒,自己会穿鞋子了!”
“这次画的画比以前更好了。”
家长需要意识到:
⑴孩子的缺点只是某方面,他也有相比其他人优势的方面。
⑵横向比较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参照让自家孩子进步,而不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么差。
⑶更多地认可孩子自身的进步,让孩子知道改变自我才能真正提升自己。
2、给孩子灌输积极、良好的竞争道德。
近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2岁~6、7岁的孩子属于他律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判断对错的标准均来源教育者,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所以,家长是孩子道德观形成很重要的影响者和引导者。
为了不让孩子产生嫉妒这样的黑暗心理,家长应该:
⑴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习到的道德标准是正向的。
⑵不要给孩子传递高人一等的阶级思想。
⑶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
三、培养孩子的挫折容忍力。
1、输了不怕。
逆商也叫挫折商,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的智商相当时,高逆商的人成功的概率更高。
孩子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比如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比如别的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比如游戏失败……
逆商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
⑴放手让孩子尝试。
“这个滑梯太高,危险,不能爬。”
“滑板车是大孩子玩的,你不能玩!”
“来,妈妈帮你拿!”
……
根据自己家孩子的身体能力,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各种挑战,而不是处处护着,这样反而会打消孩子探索的欲望。
⑵鼓励孩子再试一次。
有一次,彤宝玩穿鞋带的玩具,她不会把鞋带解下来,气得直发脾气。
我先安抚了她的心情,然后告诉她原因是因为绳子打结了,再教给她解决的方法是先要把结打开,最后协助她一起打开结,顺利把绳子解了下来。
家长在孩子体验到失败的滋味后,可以按照共情→帮孩子找出原因→想出解决方法→适当协助四步骤的方式引导孩子面对失败。
除了家长的帮助外,绘本也是很好的教育道具。
彤宝有一本“再试一次”相关的绘本,自从看了绘本后,她会自己给自己鼓励。
比如搭的积木倒了时会自己说:“没关系,再试一次,加油!”
总之,好胜心的产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是我们压制就可以消灭的。
家长一方面需要鼓励孩子不要甘于落后,另一方面需要教给孩子正确的竞争道德观,并培养挫折容忍力。
让好胜心成为孩子上进的精神能量来源,而不是堕入嫉妒深渊的推手。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最重要。
这篇文章断断续续写了很多天,期间我一直在思考,在养育孩子这条路上还会遇到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会不会不小心伤害了孩子?会不会给孩子带错路?
说实话,我有时会很焦虑。
父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项职业,却不用任何培训就可以上岗。
那么,孩子们凭什么听我们的管教呢?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的作者认为教育孩子并不是单纯靠技巧、方法可以解决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关系是孩子和父母的心灵脐带,孩子的行为表现,几乎都受此影响,并决定了家长的教养权威。
这种关系的核心就是孩子对父母的原生依恋。
比方说,此篇文章的主题“好胜心”,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激励孩子的竞争意识、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和引导孩子的道德观形成。
但前提是,我们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足够地信任我们,足够地依恋我们。
最后,用《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的话结束此篇文章吧,希望父母们能真正做到:
“当孩子想跟父母亲近时,父母能看见孩子想亲近的欲望,及时出现,充当安抚者、引导者、榜样、老师和教练。”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