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日一方剂-大黄附子汤

一日一方剂-大黄附子汤

作者: 衣然小读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21:27 被阅读0次

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

组成:大黄三两,炮附子三枚(12克),细辛二两(3克)

用法: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入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解:本方证因寒邪与积滞互结与肠道所致。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入于内,阳气失于文通,气血被阻,故见腹痛;寒邪阻于肠道,传导失职,故大便不通;寒邪凝聚于厥阴部位,则胁下偏痛;阴邪壅滞,阳气被郁,故发热;阳气不能布达四肢,则手足厥逆;舌苔白腻,脉弦紧为寒实之征。治当温散寒凝以开闭结,通下便以除积滞,立温阳通便之法。

加减变化:腹痛甚,喜温,加肉桂温里祛寒止痛;腹胀痛,可加厚朴、木香以行气导滞;体虚或积滞较轻,可用制大黄以减缓泻下之功;如体虚较甚,加党参、当归以益气养血。

现代用法: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睾丸肿痛、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寒积里实者。

注意:使用时注意大黄用量一般不超过附子。

相关文章

  • 附子+甘草

    (附子, 甘草) 共20个方剂使用: 茯苓四逆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麻黄附...

  • 一日一方剂-大黄附子汤

    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 组成:大黄三两,炮附子三枚(12克),细辛二两(3克) 用法: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大黄牡丹汤与附子败酱散证治推论意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大黄牡丹汤与附子败酱散证治推论意义 先复习一下前文:大黄牡丹汤与薏苡附子败酱草散对比 大黄牡丹汤...

  • 大黄附子汤

    方歌: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 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大黄:退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清泄湿热、...

  • 温下剂:大黄附子汤 温脾汤 三物备急丸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大黄附子金匮方,散寒通便止痛良, 细辛三味同煎服,功专温下妙非常。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

  • 大黄附子细辛汤

  • 白术+茯苓

    (白术, 茯苓) 共13个方剂使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麻黄升麻汤,五苓散,真武汤...

  • 白术+甘草

    (白术, 甘草) 共16个方剂使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人参汤,理中丸,麻...

  • 一日一方剂-大黄牡丹汤

    属于寒下剂 组成: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9克),冬瓜仁半升(30克),芒硝三合(9克) 用法:以水六升...

  • 随笔(一四七)

    谈谈中药方剂"附子汤" 该方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304条和305条。 (原文)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日一方剂-大黄附子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kp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