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不知道阿Q为什么叫阿Q,今天来读鲁迅先生的散文才知道,原来不知道他的名字和姓氏,更不知道籍贯历史,最后从洋人的字典里取了一个简称“阿Q”。
我小时候经常听到阿Q精神,我一直觉得是褒义词的,乐观、积极向上,面对困难不折不扣的勇敢,然而读完以后也五味杂陈。
阿Q的精神是无为的乐观、自欺欺人、还是在凄苦的生活里给自己找点乐子,才能排解自己的无为呢?
一面觉得阿Q很真实,虽然自己知道自己不受待见,但是就是乐观,其实很多时候是需要一点自娱自乐的精神。
另外一方面又觉得阿Q是一个浑水摸鱼吊儿郎当的人,没有自知之明,明明自己半斤八两还非要往富人堆里扎,自己不求上进静想着一些不着调的事儿。
鲁迅笔下的人物真的都很具有两面性,特别耐人寻味,属于几百年过去以后,后人来看的时候绝对是公说公有理的。
借着这篇散文,还看了一下电影,结合书里的文字,蛮有意思的。电影里的阿Q更讨人喜一些,书里
的阿Q更耐人寻味一些。
那样的社会下,阿Q做为牺牲品结束自己的一生,其实也怪他自己没有走对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