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年初三,我和小米带妍宝泡水疗会所。此时此刻仍在宵夜,随意打开一本书,是新鲜出炉的《我才不想做家务》。
的确是很新鲜,2024年11月份才出版的。有幸今天就读到。我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才来看这本书,我真的是不想做家务的,不想做饭,不想洗碗,拖地。
特别的过年家务也真得很多。虽然我不做,但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妈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当然也在反思我自己,要认真思考减少家里的家务。
现状是大部分家庭都是女人在操持家务,中国女人就是全能人,工作,家务,孩子,全包。其实不要只顾着低头干家务,每天哪怕留出30分钟是活给自己的,那未来也会不一样。
全部都奉献给了家庭,却被另一半当做理所当然。现实中就算觉醒的女人,真能像书中的雪华那样退休的年纪,还能自己闯出一片天的女人是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还是夜里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还依旧重复昨天的故事,哪怕每天改变一点,每天改变一点,一定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自己,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启示。
家里谁做家务,各做多少,这一切的分工与合作,都源于对家的眷恋与责任……与《我不是废柴》一样,《我才不想做家务》这本书也是开放式结局。
是啊,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与困惑,但怀揣希望,勇敢前行,才是我们应有的信念。
另外,好好赚钱才是成年人的体面和安全感,它不仅能给予我们物质上的满足,更是我们追求精神自由与独立的基石。
握在手里的钱,永远比那虚无缥缈的心更加踏实,支持文中女主和妈妈放下情感羁绊搞事业。

过日子就是这样,家务是最看不出成果的劳动,地天天拖,脏衣服立刻洗起来,垃圾马上收拾,碗马上洗,家也不会显得有什么特别的。
整洁有序,各安其位,不是应该的吗?就像空气一样,谁会赞美空气呢?但不做,会立刻显出恶果来,整个家像垃圾场。好比缺氧,渐渐令人窒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书里以“家务分工”为切入点,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女性的觉醒。
三十而立的林越、五十出头的张雪华、七十来岁的林瑞玲,她们都凭借着各种契机,跳出以“家务”为支点的社会规训、世俗眼光和刻板角色。以一个个体的身份,和这个世界展开深度联结。
当下,就是未来。觉醒要趁早,王闯觉醒得早,凭借着谋略、勇气和能力,吃尽时代红利,赚得亿万身家;觉醒永远都不晚,五十四岁的张雪华和七十来岁的林瑞玲,也可以买上一件正经衣裳,坐在三百多米的高空,喝上一杯“鸡毛酒”。
当然,最幸运的莫过于我们正当最好年龄的新一辈,我们自由地享有读书和工作的权利,当下的社会也更包容我们做自己,包容我们从“我本位”出发,听从我心,无问西东。
对于家务而言,我认为这是人类应该学习掌握的生存技能,给自己提供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做出最符合自己口味的饭菜。
当然,如果经济允许,也可以购买替代动手。但我绝对反对,把任何一件事儿当做是某个性别的特权或者义务。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是坚定的幸福主义者,结婚是为了幸福,不婚也是,离婚更是。愿我们都能平安喜乐,万事胜意,幸福地享有这个世界。
新年伊始,希望我们都能得偿所愿,认真生活,今天是大年初三,愿新年,胜旧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