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
从“科斯定律”谈石呆子注定家破人亡

从“科斯定律”谈石呆子注定家破人亡

作者: 艾米讲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4-30 21:20 被阅读0次

    罗纳德·哈里·科斯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法律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曾提出著名的有关阐述社会成本问题的“科斯定律”,他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为了讲清楚“科斯定律”,在这一重要章节开篇之时就用了多达7个案例来带出读者对于社会成本问题的思考。因为搞清楚所谓“社会成本问题”到底在讲什么,是开始理解“科斯定律”的前提。这里我选择其中3个典型案例如下:

    案例1:牛与小麦

    有两块相邻的地,左边的地种小麦,右边的地在养牛。如果牛冲过栅栏,跑到麦地里吃小麦,那是否应该阻止这头牛呢?

    案例2:泳池阳光与酒店副楼

    有两家相邻的酒店,左边的酒店,有一个漂亮的游泳池;右边的酒店,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盖一幢14层高的副楼。要是这幢副楼盖起来,就会挡住游泳池的阳光。游泳池没有阳光,游客可能会减少,酒店的收入就会受影响。于是,左边的酒店跑到法院,要求法院颁布法令,禁止右面的酒店盖副楼。如果你是法官,会怎么判?

    案例3:水泥厂与老居民

    一家水泥厂长年排放各种灰尘,散发出臭味,有时甚至还会发出震动,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居民就去告水泥厂,要求赔偿。居民的控诉,并不是一次两次,他们隔三差五就去告水泥厂,并不时拿点补贴。如果你是法官,会怎么判?

    薛兆丰在引入了如上一系列案例之后,说“这些例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方伤害了另外一方。我们的问题是,是否要判伤害者做出赔偿?”他接着回答说,“对于大众而言,答案是非常明显的,伤害者当然要对被伤害者做出赔偿”,同时还要限制伤害者对他人继续造成伤害。但,“所有人都这么看,只有一个人不同意,那就是罗纳德·哈里·科斯。”

    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到底提出了什么非凡的见解?等会再展开。我们先来看看《红楼梦》中的著名冤案之一“石呆子家破人亡事件”,与以上三个案例是否有相通之处,这里我引为案例4

    一个穷得饭都吃不起的叫“石呆子”的平民百姓,偏偏家里有二十把古董扇子,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且都是古人写画真迹。简言之,这些扇子是货真价实的古董,价值不菲。此事又好死不死被一个爱好古董收集的顶级豪门老爷得知,于是这位老爷就派自己儿子出高价去买他的扇子,说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按说这本可以成为一桩双方皆收益的不错买卖,可谁知这位呆子兄说“我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这下子就惹恼了豪门老爷!有一个官员为了讨好老爷,就想了个法子,“讹他拖欠了官银,拿他到衙门里去,说所欠官银,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

    我们再来回头看薛兆丰的说法,“这些例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方伤害了另外一方”,可见案例4与《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书中所选案例确实可归为一类。那么按照与大众思维相悖的“科斯定律”来说,豪门老爷和官员作为伤害方,不必对被伤害者做出赔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科斯定律”,最流行的版本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的最初主人世谁,资源都同样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用大白话说,就是“谁用得好就归谁”。——《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第021讲。

    这,与常理相悖!其实有一句同样有名的希腊文格言:“权利的行使应以不伤害别人权利为界”。那么到底孰是孰非?

    这里不得不注意,“科斯定律”是基于社会成本的问题提出的经济学概念。什么叫“社会成本”,字面意思很简单,“全社会”的成本,不是你的,我的,或是某个群体的,是我们整个社会共同的成本。理解了这个基础,我们再来看“科斯定律”是怎么判案的?

    案例1中,牛和小麦同属“社会”,那么牛能不能吃小麦,就取决于牛肉和小麦各自能卖多少钱?如果小麦价格高,那么牛就不能随便吃小麦;但如果牛肉价格足够高,牛当然可以吃小麦。

    案例2中,如果两家酒店同属一个人,他必然会思考游泳池的阳光能带来的收益大还是14层的副楼带来的收入大?哪家酒店的收入大,当然就牺牲掉另外一家酒店。

    案例3中,以当时技术而言,水泥厂发出震动,排出灰尘,造成污染,这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居民也多次反复得到过补偿。而水泥厂搬迁和停产的成本高昂,所以居民拿到最后一次补偿后可以考虑是否还要在水泥厂附近继续居住。

    那么,我们按照以上逻辑来推理案例4,也就是《红楼梦》中这位可怜的“石呆子”到底该不该遭受家破人亡的厄运,就显得非常简单明了。

    名贵的扇子在这位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的平民手中又或者是他的社交圈中,显然没有在顶级权贵老爷手中能体现的价值总量大。在老爷这里,古董扇子无论是被欣赏还是被转送,其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都会得到最大的体现,甚至还有可能被送入皇宫收入国库也说不定。“谁用得好就归谁”的科斯定律,直接就告诉我们,石呆子保不住这扇子。当然,石呆子如果能够想通,卖掉这20把扇子,当然是皆大欢喜,更加符合经济学规律。

    可能到这里,我们会觉得“经济学”真是非常无情,不符合人性。那是因为经济学的研究基础只是“存活的条件”,而不是“人性”,也就是说,经济学只关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能够存活下来。因为“人类永远面临着四大基本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

    当然,“科斯定律”的定义中,其实还有一个限制条件: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的情况下,不管资源的最初主人是谁,资源都同样会流到价值最高的用途上去。“交易费用为零或足够低”就是这条定律的先决条件。

    再举个例子说明这一点,比如有个工厂喷出黑烟危害了周围居民的健康,其实只需要给工厂安装一个过滤器就可以解决问题,过滤器只需要50元。那么按照“科斯定律”,要让资源得到最佳使用,法官应该让居民一共出这50元解决污染问题,因为居民搬迁成本更高。但是现实生活中,让居民共同出这50元可能就是个难题,因为总有人家觉得这没必要。这就是现实中交易成本往往很高的情况,这时候“科斯定律”是不起作用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石呆子,如果他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权贵老爷想要硬抢他的扇子,可能付出的成本就会相对大得多,比如被举报。可惜,他那个时代里,“交易成本”确实极低,官员栽赃平民简直易如反掌。所以,“科斯定律”大大生效,扇子迟早会落入比他更适配的人手中,他也正是由于不懂其中的社会运行机制,所以才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西方的“科斯定律”印证了我们的古语“德不配位必遭灾,财不配位必受殃。”虽然我们可能还是会对“石呆子”的遭遇感到忿忿不平,但至少从这个事件上,再结合经济学知识,我们更应该明白的是,“美好愿望不一定带来美好结果”,好人也不一定会得到善报,只有多了解一些社会内在运行机制和逻辑,才能帮助我们提高认知和判断,让我们“更好地存活”。毕竟,“稀缺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基本约束,只要我们活在这世上,就必须面对”。

    这,是事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科斯定律”谈石呆子注定家破人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nn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