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鱼,我一口气吃掉两条鲫鱼。餐桌上还有番茄炒蛋,也是我爱吃的。
后接到弟弟电话。我是有些兴奋的。算起来,好些日子没联系了。
“从前有一对姐弟,一起去外婆家,外婆给了一条鱼让姐弟俩带回家,可是最后姐弟俩把鱼掉进水沟里了…”
这是我六岁,弟弟两岁的时候,我给他讲的唯一一个故事。那是我第一次和弟弟朝夕相处,在那之前,我们分别被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照顾。后来,爷爷生病了。从陌生的只知道自己有个弟弟转变成,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房子里了。或许是生来就有的亲情,在我们正式共同生活后,我的心底就有一根神经为弟弟牵动。弟弟在小时候,看起来很斯文,瘦弱,不算是调皮的小男孩。或许是因为到了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他也只认姐姐,常常拉着我,好像很有安全感。我只记得,他眼珠子圆溜溜的,充满好奇的看待周围事。大概是不习惯吧。弟弟很敏感,对周围一切都很警惕。那个时候需要我,每天给他讲故事,我也不知道从哪里道听途说,就把那个鱼的故事讲了很多遍。神奇的是,他每次都像是第一次听一样的满足。
我和弟弟小时候一起去照相馆拍过一次照片。那是我们对彼此童年唯一的纪念了。我打了一把小洋伞,穿着黄色裙子。弟弟坐在地上,抱着小皮球。
有次一个大人调侃我弟弟,弟弟的执着我从那个时候便看得很清楚,他追了别人两条街,后面无奈之下,那个哥哥只好骑上电动车甩开他。那年,弟弟才四岁。
后来,时间久了些。我带着他渐渐融入了原有的小朋友圈。小时候弟弟很瘦,有的时候一开玩笑会真的弄疼弟弟。我那时像个英雄,立马就要带走弟弟。还是给他们眼色。我是属于看不得弟弟受委屈的那种。我心里的神经,被感同身受的牵动。
弟弟也是个烦人的弟弟。我渐渐长大以后,喜欢和同学一起相互串门。但是弟弟一点儿也离不开我似的,无论我到哪里,弟弟都得跟着。导致后来同学家长也都知道我的弟弟是姐姐的“跟屁虫”。其实弟弟很乖,从来不会给我制造麻烦。一直安安静静跟着我,只是图个安全感罢了。
再陪着时间推移一起,我们也开始长大。弟弟不再喜欢听鱼的故事,不再是是小时候的“跟屁虫”。可是有的时候,我是有些抗拒的。渐渐地也开始话不投机,甚至打架。我印象里,我和弟弟因为吃饭喝水看电视,在而后几年里打过无数次。有的时候两个人吵着脸红脖子粗,又会突然笑起来。让家里大人本来火冒三丈下又哭笑不得。
大概是我外出上学以后,我这种情结又开始变严重了些。我有些自私的要以一种所谓的英雄主义想要去保护弟弟。可能是受到了一些挫折和打压,就会忍不住联想。弟弟也总有一天也会出来念书,他会不会也像我一样一时半会无法适应,会不会也嫌食堂饭菜不好吃而饿肚子,会不会也有委屈孤独的时候。我就会有意无意的去提醒弟弟,想要弟弟避开这些。可是弟弟满脸不耐烦的应付我。直到,他后来也真的外出念书。和我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弟弟不像我。他比我棒很多,没有这种那种不适应。至少,他从来没告诉我,他在学校过得不好。
当然,我常常会想要带他体验种种生活。弟弟是男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我也许有的时候会有些失望。特别是在最近,可能是由于对一些现实看得太清楚了以后,对弟弟也有所倦怠。可是弟弟在电话那边特意让我给他订票和同学去深圳进厂子。我是着着实实顿了很久。实不相瞒,我有点心酸。我突然发现,我最爱的这个小男孩,是真的也在有意无意的已经在自己过“生活”了。可是他还只是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固化思维里。
就像《欢乐颂》里,樊胜美看到小蚯蚓成长起来以后,有些泣不成声,“如果可以什么也不懂,谁不愿意一直当公主。”在漫长的姐弟时光里,我也一面希望弟弟成熟懂事。可是猝不及防的发现他开始真的要面临“生活”的时候,要吃苦头的时候,我反而很难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