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种“谦卑” 创造的脚手架

三种“谦卑” 创造的脚手架

作者: 李成__北京 | 来源:发表于2024-11-19 19:26 被阅读0次

知识点一:

三种“谦卑”

谦卑的英文是 humble,原本的意思是强调“卑”,是自觉低人一等,表现出来是卑躬屈膝的样子,本来不是好话。中文加一个“谦虚”的“谦”字,这个词立即就变得高级起来,感觉上是主动去放低姿态。从不得不卑到主动谦卑,性质完全不同。

其实在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不论是英文世界还是中文世界、主流语境中凡是提到 humble 或者“谦卑”,都是高大上的好话。如果你说我是个谦卑的人,我当这是赞美。

谦卑,是一种美德。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美德。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谦卑”在英文世界被越拔越高,已经到了精英人士最值得拥有的美德中排名第一的位置。

美德首先得是主动的选择。如果一个人因为钱少而衣着朴素,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看淡了物质享受的人。现代社会没有奴隶,底层雇员可以理直气壮地对老板提要求,狂傲不羁的九零后说翻脸就翻脸,既不在乎你是长辈还是领导,也不在乎明天失业了怎么办。人们并不认为自己必须谦卑。不必须,但是选择谦卑,这才是美德。

从传统认识到最新研究,谦卑可以分为三种。

传统上说“要谦卑”,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表现出比别人略低一点的样子。

下级在上级面前点头哈腰就是这种谦卑。这种谦卑是对“表现地位”的操作。比如一个领导,明明地位比别人高,但是他有谦卑的美德,不愿意表现那么高的地位,故意降低自己的表现地位。别人跟他打交道感觉特别平等,说他“平易近人”。

这当然很好,这种姿态上的谦卑不是真谦卑,还是在拿人和人比。当一个人主动降低自己的表现地位的时候,他首先就非常在意地位。就好像咱们中国人有时候吃个饭都得计较一番座次,表现出来是都在谦让,但你要是发自内心地相信人人平等,你根本就不应该在乎座次。

这种谦卑,是地位的计较。

第二种谦卑不一定是来自民间传统,有可能是心理学家发明的概念,叫“自我关怀”。英文是“self-compassion”。这个词的名称起的不太好,让人以为是“自恋”或者“自怜”,其实不是那个意思。

“自我关怀”,它的意思是像看待朋友一样看待自己。如果你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你可能会感到非常懊悔,简直无法面对自我 —— 但是如果犯错的是你的朋友,你肯定会想办法安慰他。

这种跳出自我的旁观者视角,对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很有帮助。自己做事会当局者迷,会感情用事。时不时跳出自我,从旁观者角度想想这个人是不是生气了?是不是情绪快要失控了?赶紧提醒一下自己。这是非常高级的能力,正所谓“无我”。“我”承担了太多意识,“无我”会让你更客观。

社会科学作家梅丽莎·达尔(Melissa Dahl)在 Aeon 上的一篇文章,她也讲了“自我关怀”,但是她把“自我关怀”中的那个“朋友”,用“别人”代替。

“别人”,是个更中性的词。这么一替换,就等于说看待自己就好像看待别人一样。如果按这么理解,那“自我关怀”也许更应该叫“自我不关怀”。事实是你跟别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你犯过愚蠢的错误,别人也犯过愚蠢的错误,每个人都差不多。

这才是真正的谦卑。这种谦卑不是故作姿态,其实是理性的思考的必然。有篇文章叫《不特殊论者》,其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真的理解科学知识,你会注意到地球在宇宙中、生命在自然界、人在生物界、你在人群中,都不特殊。

你当然很重要,但是别人也重要。有这样的谦卑态度,人的情绪就会特别稳定,就不会进退失据。达尔引用了一项研究,说通过回忆自己在高中时候的尴尬时刻 —— 并且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 —— 然后一笑了之,能培养这种谦卑意识。

第二种谦卑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确保你永远都不会自卑。

第三种谦卑,则是高人的专用词。它的意思是承认自己的认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承认自己会犯错误,所以保持开放的头脑,能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能随时调整方向。

这是决策者的谦卑。蒂姆·费里斯的《巨人的工具》,其中有个美军海豹突击队的指挥官杰克·威林克,是个性格特别强势的人,但是特别强调人要谦卑。

威林克说好的指挥官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谦卑。如果任务失败了,傲慢的指挥官会先指责别人,找一大堆借口,反正自己没错。而谦卑的指挥官会首先把责任归于自己,然后虚心请教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海豹突击队是如此的重视谦卑这个品质,以至于高层会故意让训练任务失败,看看指挥官们回来之后表现够不够谦卑。

戴维·布鲁克斯在《通往品格之路》(The Road to Character)这本书里,不但把谦卑作为最大的美德,而且把骄傲(pride)当做最重要的性格缺陷。

布鲁克斯是个温和的保守主义者,他说以前的人生活条件险恶,一旦犯错就可能是大错,所以人自动都谦卑。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人们就算任性折腾也出不了什么大事,所以人们都不谦卑了。

由此可见,谦卑跟你做的这件事的容错率很有关系。如果是一般的生活小事,错了无所谓,那的确用不着谦卑。但是如果你做的是大事,特别是你的决策如果会影响到别人的命运,那你可就得特别谦卑才行。

你得知道你不是宇宙中心。你的弱点很多,你的天赋不足以独立完成这么重要的事,你是在为比你本人更大的事情服务。

这种谦卑是领导者的素质。比如最近有个新研究,说谦卑的领导人,更适合带创造性团队。这里的心理学家对谦卑的定义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性、缺点和错误,赞赏手下的贡献,把功劳归于手下。”

研究说这样的领导人能带给团队一个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时自己还是团队共享信息的协调者。领导人越谦卑,团队就越容易共享信息。如果领导人独断专行,团队成员就会各自为战不愿意跟队友分享。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研究还是在中国做的。

这正是第三种谦卑。谦卑的领导者不是假装谦虚、不是故意摆一个礼贤下士的姿态,而是真诚地认同人人平等,理解自己会有缺点和不足,能承认错误,小心翼翼地调整决策的方向。

知识点二:

创造的脚手架

探讨一个可操作、又比较高级的创新方法。所谓创造就是“想法的连接”,这种连接,就比简单的“山寨”高级得多,但是又不像各种突发奇想的神来之笔那样难以操作。这个方法其实被创新者在各个地方大量使用,是他们日常都在干的事情,但是外行一般看不出来。

这个方法的特点是直接借鉴同行作品 —— 但是不直接使用。

小时候 —— 作为中国文学作品的外行 —— 读《西游记》总觉得这些故事实在匪夷所思,真不知道吴承恩是怎么想出来的!长大以后你看到有无数的作品在模仿西游记,就更觉得还是吴承恩厉害。可是吴承恩的奇妙想象都是从哪来的呢?

现代学者认为《西游记》并不是吴承恩一个人的作品,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西游记》里的很多故事并不是作者拍脑袋想出来的。《唐朝的黑夜》,作者是魏风华,这本书中就提到,《西游记》中的一些故事可以在唐人笔记《酉阳杂俎》中找到原型。

比如孙悟空在车迟国跟虎力大仙斗法,自己的头被砍下来也没事的情节,就取材于《酉阳杂俎》中一个印度僧人,叫“难陀”的故事。而斗法这个情节本身,也很可能是来自书中唐朝道士罗公远和密宗大师不空和尚在唐玄宗面前斗法的故事。

《酉阳杂俎》里甚至还有一个关于蜘蛛精的故事。说有个叫苏湛的人,被蜘蛛精迷惑,他的妻子和仆人去救他的时候,发现有个巨大的黑蜘蛛用网把苏湛给绑起来了,仆人就用利刃割断了蜘蛛网……这不就是《西游记》里的盘丝洞吗?

关于吴承恩写西游记的灵感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的石钟扬教授曾经进行过系统的考证,证明他的很多素材是来自于《禹鼎志》、《玄怪录》和《酉阳杂俎》这些传奇笔记。其实吴承恩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他在《禹鼎志序》一文中就曾经说过:“余幼年即好奇闻,在童子社学时,每偷市野言稗史……”是从小就整天读野史和奇闻。

所以像《西游记》这样博大精深的传世之作,绝不是一两个作家坐在家里玩头脑风暴就能写出来的。吴承恩通读了各种传奇笔记,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的哲学,映射了官场政治,把这些综合在一起,才构建出一个庞大的神话体系。我怀疑他的写作方法是先布局好这个体系,再安排大闹天宫和取经故事。

《哈利波特》、《指环王》、《冰与火之歌》,其实也都是这样的。作家深入研究了历史上真实的战争和宫廷政治,把这些东西和传统神话综合在一起,换成别的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人种,新故事的素材就出来了。

所以创造的基本技术是“借鉴”。乔布斯在1994年接受《连线》杂志采访,谈到了他对创造的理解:

创造就是把东西连接起来。如果你问有创造力的人是怎么做出东西来的,他们会有一点负罪感,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做”东西,他们只是能“看到”东西。一段时间之后怎么做就会变得非常明显。这是因为他们能把自己的经验和新东西综合起来。因为他们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经验,他们对自己的经验想的更多。

在这篇古老的访谈里,乔布斯讲了他对苹果电脑市场定位的设计思想,也是借鉴的结果。苹果电脑比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PC要贵得多,而计算性能也没有顶级配置的PC快,但是它的外观设计和用户体验特别好。这种在价格、速度和用户体验之间的权衡选择,其实是某个洗衣机教给乔布斯的。

乔布斯一家曾经花了很长时间调研市场,想买台好洗衣机。他们发现欧洲生产的洗衣机比美国货要贵得多,而且洗衣服耗时更长 —— 但是欧洲洗衣机的优点是用水少、洗出来的衣服更松软,洗涤剂残余小。换句话说,欧洲洗衣机对美国洗衣机,就是苹果电脑对PC。乔布斯从欧洲洗衣机悟出的道理是用户体验比价格和速度更重要 —— 而他悟出这个道理的过程是跟家人连续两周在晚餐餐桌上讨论欧洲洗衣机!

苹果的产品都有一种极简但又时尚的风格,好像有一种独特的内涵,那这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发明吗?其实这种风格也是借鉴的。下面这张图是1930年代流行的烤面包机、钟表和汽车,你看感觉像不像苹果电脑 ——

当然苹果有很多高级的借鉴。有人考证苹果设计总监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借鉴过罗马尼亚雕塑家的作品,从糖果厂获得过灵感,还曾经为了获得设计轻薄型笔记本电脑 Macbook Air 的灵感向一位日本铸剑大师学习。

那你说是不是苹果这种借鉴特别厉害,所以苹果是个特别有荣誉感的创新企业呢?其实苹果也不介意直接借鉴同行 —— 如果那也叫“借鉴”的话。2011年苹果发布 iPad 2 的同时推出了一个可以覆盖在屏幕上的“smart cover”,有人说这个东西是借鉴的浴缸盖,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然而著名科技网站 Engadget 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一个更直接的借鉴来源,那就是 Incase 公司设计的“可折叠封面”(Convertible Magazine Jacket),而且人家这个产品当初本来就是用来给平板电脑做外设的!

所以当乔布斯说别人抄袭的时候,心里是不是也有一点负罪感。

所以借鉴的水平有高有低,水平高的不容易看出来,水平低的让人看出来有点尴尬。比如六小龄童主演的83版《西游记》电视剧,就被人看出来是借鉴了日本1978的版本。日本版剧情比较荒唐,唐僧被改成了女的,在中国播了三集就停播了 —— 但是日本版给中国83版带来了大量启发。当初83版一播给人一种伟大作品横空出世的感觉,其实它的很多人物造型,特技使用和镜头设计都有抄袭日本版的嫌疑 。比如孙悟空跟如来佛打赌最后被压五行山这一段,连拍摄角度都跟日本版雷同。

但是这并不妨碍83版《西游记》称为经典。其实要说抄袭的话,莎士比亚经常直接把同时期的小说家和诗人的作品拿过来加工一下变成自己的,借鉴水平还远远不如吴承恩。

创造是想法的连接,某些创造是同类想法的直接连接。那为什么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这一点,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有些想法是横空出世的呢?

这是因为高明的发明人会故意不给别人留下他想法来源的线索。

一个数学家高斯的典故。高斯是公认的天才数学家,是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他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工作,别的数学家能看懂他的证明,但是完全想不出高斯是怎样想到那些证明的。比如数学家阿贝尔就曾经抱怨过。说高斯“就好像走过沙子的狐狸,用尾巴抹去自己所有的脚印”。

而高斯对此的回答是,“一个自尊的建筑师不会在盖好的房子里留下脚手架。” —— 如果我们能看到每一个发明背后的脚手架,也许这些发明就不会显得那么神奇了吧。

相关文章

  • 三种谦卑

    三种谦卑 传统上我们说“要谦卑”,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表现出比别人略低一点的样子。 当一个人主动降低自己的表现地位...

  • 三种谦卑

    今天和你分享的三种谦卑,是我根据对于这个社会的观察和对于一些牛人的观点的总结,好的,现在开始: 第一、 初级谦卑...

  • 三种谦卑

    从传统认识到最新研究,谦卑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谦卑 在传统上我们说“要谦卑”,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表现出比别人略...

  • 谦卑的人可以和上天一起走

    上天喜欢谦卑之人。 谦卑不是谦虚,谦虚是谦卑的一部分,或者相反。 上天却是最好的导师,从上天的创造物,就能很清楚地...

  • 教育—读书笔记

    什么叫创造力?国际上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强调,创造力是一个过程,第二种强调,创造力是一种产品,第三种认为,创造...

  • 《你知道抖音的创作者有哪几种吗?》

    总结来总结去,其实就三种人。 第一种,创造了内容价值的人; 第二种,创造了情绪价值的人; 第三种,以为创造了价值的人。

  • (三)React脚手架

    React脚手架 1、React脚手架 React脚手架的概念: React脚手架和Vue脚手架[https://...

  • Android脚手架搭建

    简介 脚手架分为MVC\MVP\MVVM三种框架,但是主体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默认首页为LoginActivity...

  • 什么是vite

    一、目前搭建 Vue 脚手架的三种方式 目前 vue3.0 的版本已经发布了 此次除了可以通过 vue-cli ...

  • vite创建Vue3demo

    1.目前搭建 Vue 脚手架的三种方式 目前 vue3.0 的版本已经发布了 此次除了可以通过 vue-cli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种“谦卑” 创造的脚手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ov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