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婚那天起,各种各样的催生就没离开过我跟老公的耳朵,之前面对七大姑八大姨,身边好友的步步紧逼,我们采取的战术都是敷衍了事,直到31岁这一年,年龄增长带来的压力累积到了一个临界值,就好像停在站台上很久的火车忽然就要开走了,上与不上必须马上做出一个决定,于是,这个敷衍了多年的问题不得不被一本正经的拿到桌面上,两个人各自阐述了观点,好在意见非常统一,我们不打算要孩子。
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决定肯定会让身边的人接受不了,尤其是双方的父母,但是既然想好了,只能尽量说服,在开口之前,我们设想了父母的千万种反应,可是父母的第一反应还是让我们惊讶,你们不要孩子会让别人笑话的。
1
曾听过这样一个笑话,
某国际学校的老师出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你对其他国家的食物短缺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非洲学生问:什么叫食物?
欧洲学生问:什么叫短缺?
美国学生问:什么叫其他国家?
中国学生问:什么叫自己的想法?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却是对现实赤裸裸的吐槽,对啊,什么是自己的想法
从出生起,我们就一直被教育着要听话
吃饭不能挑食,要听话
学英语比学画画有用,要听话
穿红色的衣服不能穿黄色的要听话
好好学习,要听话
不能看课外书,要听话
。。。。。。。。。
于是我们一路听着话长大,等到没人的话可听或者不想听话的时候,猛然发现,习惯成自然,想要改变太难。
2
朋友B大学时候出了个男朋友,异地恋,毕了业想去男朋友的城市发展,无奈爸妈跳出来反对,从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不容易,一直讲到了一个女孩去外地发展不安全,最后甚至拿出绝食断绝关系相要挟,最终朋友分了手,留在了爸妈身边,在一个小县城找了份爸妈眼中最稳定的工作,然后相亲,结婚,生子。
老话说孝顺孝顺,以顺为孝,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代代相传。朋友听着这样的老话,把自己的一生定格在了毕业的那一年,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3
在一个三线省会发展几年后,老公有想去北上广发展的想法,跟我商量,我眼睛一亮,短期之内虽无可能,但是有目标总是好的,于是查资料,看招聘,一切都奔着目标努力。偶然跟爸妈提起,反对空前激烈,感觉我要去的压根不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是印度的贫民窟,阿富汗的难民营。北京房价高,空气污染严重,还有交通堵塞等等所有新闻上的负面报道都成为他们用来说服我的理由。动之以理不管用,只能晓之以情,父母在,不远游
这句被拿出来教育成千上万个想要走出去的“不良儿童”的至理名言,其实是删减版的,原话中的后半句就像从未存在一般被人或有意或无意的忽略掉了。
这句话的原话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
去年年初,我想跳槽,同事说,你都30岁了,在这混几年就生孩子了,瞎折腾什么啊
年中离职,身边朋友说,差不多得了,新环境哪是那么好融入的
报个学习班,家人说,学那玩意有啥用,不能当饭吃
这件大衣不适合你
不生孩子怎么行
你的好好看着你老公
婚姻就是那么回事,别太当真
吃这个太low了
。。。。。。。。。。。。。。
5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伍绮诗
从有意识开始,无论说什么做什么,身边总是有不同的声音,或支持,或反对,听了那么多的声音,最重要的那个却常常被忽略,那就是我们自己心底的声音。
只有它知道每一个选择背后的徘徊
只有它知道每一个决定背后的意义
只有它真实的了解你所有的喜怒哀乐,坎坷希望,没人比它更懂你
所以屏蔽掉那些嘲笑,诋毁,看不起,
同时感激那些担忧,关心,为你好
只要记得
所有的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就好
主宰我们一生的只有我们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