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框架之mybatis(一)

作者: Java_老男孩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14:56 被阅读4次

    一、简介

    1、概念

    mybatis 是一个半自动轻量级的一个 orm 框架

    2、作用

    将 java 与 sql 分离,解决了 jdbc 的硬编码问题,方便 sql 的修改;
    sql 由开发人员控制,更加方便 sql 的调优;

    3、快速开始

    (1)原始方法

    建一个全局配置文件,里面是数据源等运行环境的信息;
    建立一个sql 的映射文件,并将这个文件注册到全局的配置中;
    根据全局的配置文件获得一个 sqlsessionfactory;
    通过 factory 获得 sqlsession(非线程安全),一个sqlsession 就是和数据库的一次会话,用完需要关闭;
    sqlsession通过 sql 的唯一标识符调用方法执行;
    注意数据库的字段名和bean的字段名要相同才能顺利映射;

    (2)接口式编程

    定义一个接口,接口中定义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将接口和sql的映射文件绑定:xml的namespace是接口全限定名,sql的id是接口中的方法名;
    在 java 程序中通过session获得借口的实现类(代理对象)对象;
    通过对象调用方法执行相应的sql;

    二、配置文件

    1、全局配置文件

    (1)xml 中引入 dtd 约束

    (2)properties标签:url引入网络或者磁盘的资源;resource引入 classpath 下的资源;

    (3)settings标签:设置一些mybatis运行时的重要参数

    (4)typeAliases标签:就是给 java 类起别名用的

    • 别名不分大小写;
    • 可以单独起也可以批量起;
    • 默认别名就是类名;
    • 也可以使用注解来起别名(@alias);
    • java 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和一些常用的类已经取好了别名(基本类型就是前面加 _ ;引用类型就是原类名)

    (5)typeHandlers标签

    • 就是处理 java 类型和数据库类型的转换的;
    • 常用的类型 mybatis 都给默认处理了,不用我们自己去做;
    • 当然是支持自定义的了;

    (6)plugins标签:作用就是拦截四大对象,改变他们的默认行为

    (7)environments标签

    • 用来配置环境的,可以配置多个环境,在default属性里可以指定默认的环境;
    • 每个环境都应包含:transactionManager 和 dataSource

    (8)databaseIdProvider标签

    • 为mybatis提供多数据库厂商的支持;
    • 厂商标识在数据库的驱动里;
    • 标签内通过property标签指定数据库的别名;
    • 在相应的sql语句的标签上用databaseId引入数据库的别名;
    • 注意:主配置文件里的标签的书写的顺序是有要求的,databaseIdProvider应该写在envir 和 mapper 之间;

    (9)mappers标签

    • 作用就是注册 sql 映射;

    里面具体的 mapper 的属性有三种写法

    • resource:classpath 路径下;

    • url:网络资源或者磁盘资源;

    • class:指定对应的映射的接口(条件是必须同包同名);

    批量的注册直接用package 标签(条件是必须同包同名);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DOCTYPE configuration
    PUBLIC "-//mybatis.org//DTD Config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config.dtd">
    <configuration>
        <properties resource="conf/dbconfig.properties"></properties>
        
        <!-- <settings>
            <setting name="" value="" />
        </settings>
    
        <typeAliases>
            单独起别名
            <typeAlias type="" alias="" />
            批量起别名
            <package name="" />
        </typeAliases>
    
        <typeHandlers>
            <typeHandler handler="" />
        </typeHandlers>
    
        <plugins>
            <plugin interceptor=""></plugin>
        </plugins>     -->
        
        <environments default="development">
            <!-- <environment id="test">
                <transactionManager type=""></transactionManager>
                <dataSource type=""></dataSource>
            </environment> -->
            <environment id="development">
                <transactionManager type="JDBC" />
                <dataSource type="POOLED">
                    <property name="driver" value="${jdbc.driver}" />
                    <property name="url" value="${jdbc.url}" />
                    <property name="username" value="${jdbc.username}" />
                    <property name="password" value="${jdbc.password}" />
                </dataSource>
            </environment>
        </environments>
        
        <databaseIdProvider type="DB_VENDOR">
            <property name="Oracle" value="oracle" />
            <property name="MySQL" value="mysql" />
        </databaseIdProvider>
        
        <mappers>
            <mapper resource="conf/TuserMapper.xml" />
        </mappers>
    </configuration>
    

    2、sql映射文件概述

    (1)增删改测试

    • int、long 和 boolean 类型的返回值我们可以直接用;
    • 增删改后一定要 commit;

    (2)数据插入获得自增主键

    mysql:支持自增主键
    useGeneratedKeyskeyProperty 属性配合使用即可获取到自增主键的值

    oracle:不支持自增主键,靠序列来完成
    1).在要执行的sql前用 selectKey 标签来实现
    2).相关的三个属性分别是 keyProperty、resultType 和 order;
    3).有两种写法分别是 order 的属性值为 before 和 after;通常使用 before

    3、映射文件的参数处理

    (1)单个参数

    单个参数可以在 #{}中随意写;

    (2)多个参数

    多个参数默认在其中写 param1 和 param2 等;也可以用注解@param 指定名称;多个参数本质是封装在一个map中;
    业务相关的数据直接封装在 pojo 中;
    关联性不高且使用的频率不高的话的可以放在一个map里;在map 里可以随意指定键名;
    同时多个参数如果使用的频率很高的话还可以封装为一个 TO 对象;
    集合和数组的特殊处理:参数可以写 collection、list 和 array;

    (3)参数处理源码分析

    参数封装成map 的过程:总结起来就是参数多的时候就封装成 map 集合,有@param注解的参数的键值就是指定的值,否则就是默认的;

    (4)关于 #{} 和 ${}两种取值的方法:

    #{}是以预编译的形式来取参数的值的,可以防注入;${}是直接拼接的;
    大多数的情况采用#{},但在原生的 jdbc 不支持占位符的地方可以使用 ${},比如order by ${age}
    #{}进行参数设置的时候可以指定一些规则,比如:#{email,jdbcType.null},mybatis自动将 null值映射为jdbc的other类型,这个类型oracle不支持会报错;

    4、映射文件的select 元素

    (1)resultType

    • resultType的作用就是指定结果集的封装的规则;
    • 结果集封装为 list类型直接写 list里数据类型即可;
    • 封装为 map 单条记录直接写 map 的别名;多条记录写pojo 的类型(map的值是pojo),map的键值在相应的方法上面用注解@mapKey来指定pojo中的属性;

    (2)resultMap(关联查询 | 分步查询 | 延迟加载 | 集合属性封装)

    • 配置列名属性名映射
    • resultMap也是用来定义结果集的封装规则的(表的列名和pojo 的属性名的对应关系);
    • resultMap标签两个属性 type是pojo类型,id是唯一标识;表中的主键列用id 封装,普通列用 result 封装;

    用resultMap实现关联查询(前提pojo包装pojo):

    • 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写 property 的时候用属性点属性的方式就可以了;
    • 第二种方法是在 resultMap 里用 association 标签实现关联查询,两个属性 property 和 javatype;

    association 标签用法

    • 可以用来实现关联查询;

    • 用 association 实现分步查询:select属性指定 mapper方法,column 属性指定传入方法的参数;

    • 关联查询时,如果想按需加载,就可以在全局 settings 里设置lazyloading 为true,实现get相应的pojo
      的时候再发出sql向数据库查询;

    collection 标签用法

    • 用 collection 标签实现集合类型属性的封装,属性 property为相应的集合类型的属性名,而ofType 是集合的泛型的类型;

    collection 实现分步查询和延迟加载:

    • 实际上还是 select 将两个接口方法、两个sql关联,再用 column 属性传入参数;

    • 多个参数的传递可以用map,就是这样的形式:{key1=col1,key2=col2};

    • fetchType属性可以设置延迟加载;

    discriminator鉴别器根据列的值做出不同的处理:还是写在 resultMap里,内含case标签指定各种值的处理方法(封装方法),其中指定封装数据的类型时,type 和 map 必须二选一;这个东西用的少;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DOCTYPE mapper
    PUBLIC "-//mybatis.org//DTD Mapper 3.0//EN"
    "http://mybatis.org/dtd/mybatis-3-mapper.dtd">
    <mapper namespace="com.wc.mapper.TuserMapper">
        <!-- <resultMap type="tuser" id="map1">
            <id property="uid" column="tid"/> 
            <result property="uname" column="uname"/>
            <result property="age" column="age"/>
            关联查询
            <association property="dept" javaType="department">
                <id property="did" column="did"/> 
                <result property="dname" column="dname"/>
            </association>
        </resultMap> -->
        
        <resultMap type="tuser" id="map2">
            <id property="uid" column="tid"/> 
            <result property="uname" column="uname"/>
            <result property="age" column="age"/>
            <result property="did" column="did"/>
            <!-- select step by step -->
            <association property="dept"
                select="com.wc.mapper.DepartmentMapper.getDeptById" column="did">
                <id property="did" column="did"/> 
                <result property="dname" column="dname"/>
            </association>
        </resultMap>
        <select id="getById" resultMap="map2">
            select * from tuser where tid = #{id}
        </select>
    </mapper>
    

    三、动态sql

    1、if 判断

    (1)OGNL(对象图导航语言)

    有点类似于 jsp 中的 el 表达式,可以用来取参数的值并作一些基本的运算;

    (2)if 判断

    if 判断拼接 where 条件存在的问题:就是可能会出现where后面直接是一个 and的情况

    • 1)第一种方法:就是where 后面紧跟一个 1=1;

    • 2)第二种方法:使用where 标签,使用时注意条件的后就不要写 and 了;

    • 3)第三种方法:使用trim 标签,可以通过属性设置前缀后缀和前后缀的覆盖问题,where 前后多出的 and(or)都能解决;

    set 标签用来封装修改条件,作用就是去除 set 的时候多余的逗号,当然用 trim 标签也可以实现,与if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动态更新;

    2、choose 分支选择

    (1)语法:choose----when----when----otherwise-----choose

    (2)理解:类似于 java 中带break 的 switch语句,只匹配一个条件;

    3、foreach 遍历

    (1)遍历集合拼接 where 条件(如:in 集合)

    几个常用的属性 collection、item、separator、open、close、index(map的时候就是map的key);

    (2)实现数据的批量插入

    • mysql 第一种:在 values 后面用 foreach 遍历拼接 sql;
    • mysql 第二种:直接整个插入语句来循环,需要在数据库的 url 后面传参开启多条语句执行的支持;
    • oracle 第一种:用 plsql ,在begin 和 end 中来遍历;
    • oracle 第二种:循环用 select 语句将集合中的值从伪表中查出,再用查出的结果进行插入;

    4、其他

    *(1)内置参数:

    • 除了我们传入的参数,还有内置的参数,这里的内置参数可以取到也可以判断
    • _parameter:封装所有的参数,传入的参数一个就是这个参数本身,传入多个参数就是一个 map;
    • databaseId:全局配置文件里面配置了 databaseproviderid这里可以取到;
    • _parameter 和 if结合可以用来进行 where条件的拼接;
    • databaseId 和 if 结合使用可以用来在一个 select 元素里写两个数据库的 sql;

    (2)bind 标签:作用就是将传入的参数赋值给一个变量方便以后的调用,连个属性name 和 value;

    (3)sql 片段:

    • 用 sql 标签抽取可以重用的sql 片段方便以后在其他的sql 里用include标签用id引用,如查询字段的重用;

    • include 支持自定义 property ,在sql标签的内部就能用${}取来使用;

    四、缓存

    1、介绍

    (1)作用:就是提升查询的效率;

    (2)分类:

    • 一缓(本地缓存):session 级别的缓存,默认开启,session关闭则失效;
    • 二缓(全局缓存):namespace级别的缓存,要手动开启;

    2、一级缓存

    (1)一级缓存失效的四种情况

    • sqlsession 不同,不同的session 之间不能共享数据;
    • 参数不同的情况;
    • 两次相同的查询之间有 增删改 的操作;
    • 第二次查询之前手动清空缓存;

    3、二级缓存

    (1)作用:可以实现不同的 session 之间的数据共享,一个 namespace(一个接口)对应一个map(二级缓存);

    (2)原理:

    • 一次会话中查询的数据会默认保存在一级缓存中;
    • 当对应的会话关闭的时候,如果开启了二级缓存,在session关闭清空缓存数据之前会将数据存到二级缓存中;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 session 没有关闭,一级缓存的数据是不会自动存到二级缓存中的;

    (3)使用:总开关(主配文件里的 setting)和分开关(sql映射文件里用 cache标签来开启)都要打开;

    4、缓存原理和设置

    缓存相关设置

    全局的 cacheEnabled 和 select 标签的 useCache 都是和二级缓存相关的设置,不会影响一级缓存;
    flashCache属性在增删改的标签里是默认开启,在 select 标签里是默认关闭的,这个属性为 true的话会清空一二级的缓存;
    session 的 clearcache 方法只会清除当前 session 的一级缓存;
    全局 LocalcacheScope 可以用来关闭一级缓存(一般不用);

    5、第三方缓存整合(ehcache)

    (1)步骤:

    • 导入缓存的包和整合包;
    • 引入ehcache配置文件;
    • 直接在mapper xml 中用 cache 标签引用;
    • 另一个 mapper 可以用 cache-ref 标签来引用其他 mapper 的缓存策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java框架之mybatis(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qb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