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五姑家拜年。
五姑家在一个小村庄。车子穿过许多条曲曲弯弯,风景宜人的乡村公路。随处都是绿茵茵的麦田。连绵不绝的树木排着整齐的队列向车后退去。
穿过一个热闹拥挤的小集镇。
我曾经特别熟悉这个地方。但许久不来,仍然需要导航辅助。
车子停在一个连着院子的小楼外。记忆有些模糊,我不能确定这是不是五姑家。乡村建造的房屋都有着相似的外表,并且门挨着门。但高先生说,他可以肯定是这里。他也来过。
五姑和姑父看到我们来,特别开心。
五姑把瓜子、开心果、松子、苹果端出来,让我们坐在院子里太阳底下吃,那天天气晴朗,太阳出得很好。让姑父去菜园摘菜。我要帮姑父摘菜,他坚决不让。他说他要用铁锹刨蒜苗,说我弄不动。
五姑端出油炸野生鱼,糯米粉蒸肉,面包鸡,羊肉牛肉,一大盘土鸡蛋,就这样在院子前面过道的小厨房,和后面楼房房间的路上过来过去,准备做菜烧饭。
院子是水泥地。角落里留了一大片空地,种了蒜苗、菠菜、白菜。还种了西兰花,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西兰花。五姑将切好的鲜绿的西兰花滋拉一声倒进热油锅里翻炒时,告诉我这是她种的西兰花,就在院子里,让我去看看。我出去到菜园看,果然就看到了好多棵西兰花。
菜园边上有好几个很大的花盆,春梅正在盛开,桃红色的花朵缀满花枝。还有一个角落,围着网子,养了咕咕直叫的鸡。
“我记得院子里还有一棵很小的枣树啊,上面攀着一株什么花,怎么不见了?”
“枣树死了,就在那里,你看,那一块后抹上的水泥地跟周围的颜色不一样。”姑父微笑着指给我看。
高先生发现了一个本子,问我是五姑还是姑父写字,他说写得很好。我看了,也很惊诧,字迹工整、漂亮,写的有唐诗,有宋词,密密麻麻,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都快写满了。直觉告诉我,这是五姑写的。去问了五姑,果然就是。
五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谦虚地说她写得不好。
五姑告诉我,她已经坚持写了两年了,没有临过帖,主要是抄写唐诗宋词。抄写的过程,不仅将字练得进步很大,而且使她背住了将近两百首诗词。
吃过饭后,五姑拿出她写过的本子给我看,居然已经写了几十本。装满了床边靠墙的一个小纸箱。纸箱旁边的地板上又摞起好多。有一本不是笔记本,就是打印废纸,不知道她在哪里找来的,用夹子夹了起来,在背面空白页上写。
五姑初中学历,今年六十多岁。有个三岁的孙女。平时要帮忙带孙女,要种地,要烧饭,要做家务。但她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就会坐下来写字。卧室的床头有一张简易桌子,她就坐在那里写。
姑父曾经不支持她,说农村人写这些干啥,耗那么多时间,又不能挣钱。五姑说:“你要是不让我写,那咱俩就别过了。”姑父听了,就什么也不说了,随便五姑怎么写,还开玩笑说她就是写到坐那一直不起来,他也不管了。
那些诗词,五姑不仅仅是会背诵,还理解含义,了解作者。她是在手机软件上学习的,她经常听那些讲解诗词的课。
五姑也画画。画诗词书本封面、内页的插图。已经画满了几本素描本。
她还看养生书。画穴位图。去田间走路锻炼身体。在院子里做些简单的健身操。
书籍、练习本、素描本,都是她在广东的女儿买了寄给她的。她女儿非常支持她。
五姑说村里妇女没事喜欢聚到一起叙个闲话,东家长西家短,打打牌,但她不喜欢这些,她只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呆着,做自己喜欢的事。她说她抄写诗词的这两年,觉得日子很充实,心里很平静。
五姑说她会一直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