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什么是拆书稿?
第二部分是如何阅读一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8c8b65d29b35e7b9.jpg)
先来看第一部分:什么是拆书稿?
首先呢,我们先来说一说拆书稿是怎么来的:
现代人生活的节奏特别快,很多人平时忙着工作和家庭就没有时间通过看书来提升自己,
为了解决他们这些人的需求,有一些平台就诞生了:
他们是专门做拆书,讲述一本书的精华,保证大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效的信息,
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开车、做饭、洗衣服这些时间来提升自己了。
所以才说搞的用途:
就是帮助那些没有时间学习的人去尽快的了解一本书的内容,
那么拆书稿最重要就在于一个“拆”字。
它就像拨洋葱一样把一本书的核心内容猜出来给读者看,所以要求我们写作的人可以快速的吃透一本书,同时能够用生动的文字,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展示这本书的内容。
相关平台:得到、樊登读书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
我们要写拆书稿的话,我们就必须要读透一本书,所以我们的阅读质量就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够能不能够顺利的写完一篇拆书稿。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a4e091259ebb5e37.jpg)
那么我们该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一个问题是:自己读书的速度特别的慢;
第二个问题是:
自己读完一本书以后,记不住书里面讲了什么。
为什么我们会记不住书的内容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平时看书是纯粹为了消遣,没有带着问题去看。
这导致我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去看书,自然不会对书中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思考。
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两个读书的技巧:
第一个技巧:如何快速的进入专注模式;
第二个技巧:如何通过三个书籍的结构,快速的把握书籍的内容。
技巧1:如何快速进入专注模式?
说到这个技巧,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高倍速阅读法》。
这本书我也是从老师那里知道的,试过几遍的确很有效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0e9fa95f77c4888d.jpg)
技巧2:认识三个书籍结构,快速掌握一本书的内容。
第2个技巧:如何通过数据结构快速的掌握一本书的内容。
在这之前呢,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看书的:
首先我在拿到书之后呢,会先去看封面序言和目录,因为通常出版商想要书卖得好,你就会把精华放在最显眼的地方,通过这几个地方,我们可以更快的去掌握一本书的核心内容。
在看书之前呢,我会先花5分钟看看它的封面序言和目录对这本书做出一个预判:
就是这本书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
一般来说出的结构分为三种:
如果作者的逻辑感强的话呢,我们看目录就很清楚
但是如果说作者的逻辑性不太强的话,那我们还需要去翻一下他的正文内容,帮助我们在进一步的掌握这本书的重点部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2d4740d96ca80e6d.jpg)
这种结构通常用在方法论的书籍,比如我们刚才看的《高倍速阅读法》就属于这种结构。
“是什么”部分为我们介绍某种方法:
“为什么”部分:
为我们介绍这个方法为什么好用,
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最后“怎么办”部分:
通常给出了这种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我们来看这本书的目录:
“是什么”部分的内容对应的是第一章,
也就是“影像阅读法是如何诞生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ef773105e159d51d.jpg)
接着“为什么”部分的内容对应的是第二章:
讲了为什么要抛弃老旧的阅读方法,而采用这种高速阅读法的原因;
最后第三到第七章,讲的是“怎么办”的内容:
也就是如何运用高倍速阅读法。
第八章到最后一章呢,就是这个方法的应用场景,作者用了好多场景去论证这个方法的实用性和强大之处。
这就是很典型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6997e44f480ec2be.jpg)
那什么是并列模式呢?
就是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颠覆我们对生活的一个认知。
然后为了证明这个概念,作者会用非常多的角度去说服我们:
比如说生活、军事、教育、职场等等角度出发。
比如有些书,它可能是先给我们讲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景下是怎么出现的,最后才会去解释这个概念。
我们看一下一本非常典型的例子《文明是副产品》,它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28fe26bcb658813a.jpg)
大家可以看一下 文明是副产品 这本书的目录:
你可以看到,
从第1章到第6章,分别从婚姻制度,农业,文字,造纸术,雕版印刷,还有印活字印刷这6个文明的角度出发。
文明其实不是人类刻意发明的结果,而是在做其它事情的时候一不小心发明出来的,也就是说文明它本身是一个副产品。
然后到最后一章的时候,就对文明是副产品这个理论做了一个总结,还有一些理论上的补充,说明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并列模式。
也就是说从婚姻制度,农业文字造纸术,雕版印刷,还有活字印刷这6个方面就是一个并列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d54052563cc4cdb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f0dfa40cb899d7c5.jpg)
好,说完了这三个常见的结构,可能有些小伙伴还会有疑问,我们到底该如何带着问题去看书呢?
那么我就拿刚刚说的《高倍速阅读法》这本书来举个例子。
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最显眼的是:
将阅读效率提升10倍的全新学习方法。我们看到这个标题之后呢,我们就可以预判这本书的内容。
然后带着自己的判断,带着问题去读书,实际上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带着问题去思考的方法。
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读完书以后记不住,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在被动的接受作者给我们的观点没有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然后我们再看目录,便会很容易发现,这本书用的是典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
这时我们会想到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高倍速阅读法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高倍速阅读法好用?
第三个问题是:这个方法要怎么用?
接着第二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
在阅读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就构成了写作的素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88230/256181c18bdd7f0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