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泊秦淮》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然而,沧桑的几百年后,秦淮河畔的歌姬退却了六朝金粉气,纷纷投入到报国的行列之中,令人可歌可泣。
电影《柳如是》即是讲述这一段史实。片中的画舫、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依然诉说着“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往事,只是,它很快会被一阵强大的风雨打翻。凄凄惨惨戚戚,如同昆曲的调子。
明末清初(1645年左右),满洲八旗入关,游牧民族的铁骑在华夏大地肆意践踏,凌厉的攻势很快逼近南明首都——金陵。有的人降清了,有的人宁死不从,如史可法,如柳如是。
当时,人们去岳武穆祠堂祭拜,祈祷他保佑大明王朝。
柳如是提笔,在石墙写下一首诗“……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益堪愁。”
我很喜欢末尾两句,文采斐然,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有一份忧国忧民之情,呼之欲出。大明灭亡后,她和郑成功等人继续反清复明。
又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细细的腰,披上了战袍,柔弱的肩,扛起了巨大的责任。她让我想到鉴湖女侠——秋瑾。
两个人生逢乱世,也都是才女。想起杨牧有一把纸扇,扇子是在浙江绍兴买的,那里是秋瑾的故居,扇上题诗日:连雨清明小阁秋,横刀奇梦少时游。百年堪羡越园女,无地今生我掷头。
飘风骤雨的动荡时代,他们,她们苦苦挣扎,摸索,抗争,期望有一天,时局可以改变。
很多人批评张爱玲在日本鬼子侵略的时候,还在写“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
很多人批评萧红:“我只想安静的写作,对政治我是不了解的”。
众口一词,大概是因为她们缺少了类似的抗争。
之前和一个学法律的朋友探讨“崖山(宋)之后再无中国。”
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这股正气,从来没有溃散,也不会消失。
在明朝,在秦淮河畔,柳如是的投湖,颇有几分陆秀夫的气节。
在如今,在二十四桥,桥边的红药,年年,是在为“正气”而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