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财富与幸福的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你真正关心的是:如果想要生活满足,应该把多少宝贵的时间花在追求金钱上?
人们做了大量关于金钱和幸福的研究,有的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对比,也有的深入研究某一个国家,将富人与穷人进行比较。有两点结论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1. 钱越多,生活满意度越高。
如图所示,每个圆圈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圆的直径与其人口成正比。横轴是2003年(有完整数据的最近年份)的人均GDP,以2000年的美元购买力来衡量,而纵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生活满意度。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多数国家位于左下角,西欧国家出现在右上角,美国是位于右上角的大国。人均GDP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生活满意度也比较高。请注意,左边的斜率最陡,在这里,钱越多,生活满意度越高,二者的关系最为紧密。
![](https://img.haomeiwen.com/i4356653/e762aa679cbe783f.jpg)
2. 赚了更多的钱之后,很快就会达到生活满意度的转折点。
如果你仔细看上面的图,就会发现这一点,这一现象在一个国家内部会表现得更明显。在“安全网”之下,金钱的增加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齐头并进;而在“安全网”之上,需要越来越多的钱才能增加幸福感,这就是著名的“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
时间就是金钱,你可以选择用宝贵的时间追求幸福,而不是赚更多的钱,特别是当你已经处于“安全网”之上的时候。考虑一下,明年要怎么分配时间,才能将幸福感最大化呢?
如果你的收入是1万美元,而明年放弃6个周末去兼职能多挣1万美元,那么,兼职能大幅提升你的幸福感。如果你的收入是10万美元,而放弃6个周末去多挣1万美元,幸福感其实会减少,因为你放弃了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而失去的幸福感将超过额外的1万美元(甚至5万美元)所带来的微小增长。
几乎所有关于收入和幸福的研究中,使用的衡量标准实际上不是“你有多幸福”,而是“你对自己的生活有多满意”。
“你对自己的生活有多满意”的答案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你回答时的当下情绪;二是你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持续评价。在这个所谓的黄金标准问题的答案中,70%来自情绪,而只有30%是评价。研究还发现,情绪和评价这两个组成部分会受到收入的影响。增加收入能增加你对生活环境评价的积极性,但它对情绪的影响不大。通过观察国家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可以进一步证实这一点。从1981年到2007年,有52个国家对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大量的纵向研究。我很高兴地报告,其中45个国家的主观幸福感有所上升,而6个东欧国家(其中总共也只有6个东欧国家)的主观幸福感都下降了。重要的是,主观幸福感被分为幸福感(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评价),两个指标分别单独考察。生活满意度主要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而情绪则主要随着国家的宽容度提高而提高。因此,幸福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推论经不起推敲。事实是,你对生活环境的评价随收入增加而增加(毫不奇怪),但你的情绪并不会如此。
对比生活满意度与收入,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异常现象出现了,它们暗示着美好生活是超越金钱的。哥伦比亚、墨西哥、危地马拉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GDP较低,但人民很幸福。丹麦、瑞士和冰岛等国家人民的收入非常高,而幸福感甚至比收入水平更高。加尔各答的穷人比圣地亚哥的穷人幸福得多。犹他州人民的幸福感远超收入水平。这些富足和贫瘠的对比,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是真正的福祉”的线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