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上日更了将近80天了,越写心里的压力越大。
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写的多了,可是阅读量上不去,难免就会怀疑,自己写作的初心到底对不对,自己还有必要写下去吗?
一会儿看到有人分析说:“你的阅读量上不去,是因为你的心里没有读者,你的写作完全是自嗨式的写作。”
一会儿又有高人说:“写作本身就是我手写我心,你写出来的字句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别人要的,拿就是工匠思维。”
看着高人们唇枪舌战,硝烟弥漫的争论,我毫无兴致。
我来这里日更,是因为简书上面排版方便,修改文字没有太多的限制。
我要日更是因为我相信,作为一个正常人,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写明白。
你日更一百天,阅读量还不到五十人,那也不耽误你继续日更二百天,因为你日更的动力不在于阅读量。
在于自己对自己的鼓励。
当我日更第一周的时候,我告诉自己,公开写作,是锻炼自己思维模型的好方法,写起来就好。
当我日更到第二十天的时候,我对自己说,不错,这些天居然思考了这么多问题。
当我日更到五十天的时候,我鼓励自己,其实五十天也不是很难,每天只要坐下来想一想,总还是能写点东西吧。
当我通过日更度过春节的时候,我意识到,其实思考和学习,也可以成为假期的主题。
当我在荔枝微课上写下自己的课题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你是因为持续日更,才想清楚了,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做什么,做自己最喜欢,最愿意,最符合长期主义,最有持续下去意义的事情。
日更不是目的,写作也只是手段。每天通过这种方式拷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想过什么日子,想做什么事情,要往哪个方向努力,找到自己的刚需。
你可以从我写过的文字里看到,我在左冲右突,我在黑暗里摸索试探,我在不断的调整打磨自己的初心。
从过去到未来,我试图给自己找到一条大路。可是坦途上总是人头攒动非常拥挤,于是我又试图另辟蹊径,找到自己的路。
经过这么多天的自我拷问,我终于确定,就是要干一些过去干过,但是没有干好的事情,就是要去不断的鼓励周围的人。
于是我写下了荔枝微课上的第一个题目:“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应对孩子的吐槽?”
这是我第一次准备在公众平台上,跟朋友们探讨一下关于家庭教育,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话题,希望你能在2019年2月18日晚八点,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
这是一堂免费课程,只是需要验证密码而已,需要的朋友,可以提前联系我,索要密码。
如果你方便,帮我把这篇文章,或者这张海报转发到你的朋友圈里,让你周围家里有正在读初中的孩子的家长看到,并来跟我一起探讨的,我真的是感激不尽。
再次郑重表示感谢!
因为我认为,这就是你对我最好的鼓励与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