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乐心
古老的物件总能让人怀旧,它勾起无数的回忆。
昨天和老公一起回乡祭祖,我们这边有个风俗,就是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期间,要准备一桌饭菜,简单操办一下仪式,请已故的祖宗回来吃饭。
这么多年,一直沿袭。古老的风土人情,也警示着永远怀有一颗乡土赤子之心,走到哪里都要不忘根本,淳朴善良地做人。已故的祖宗都看着呢!
是婆婆约着我们,订下的回乡的日子。自老家房子翻新,大家都没有时间回来住上一两日。婆婆总想邀集一家人聚全,也是难上加难。
每次都是弟媳妇操持饭菜,这次她没有时间回来。从买菜、细节准备、炒菜系列统统我一人包干。老公、外甥和婆婆他们在准备另一件"大事"。那就是"挂吊扇"。这个吊扇曾经服务了三个房子,每一次新房落成,它就要承受像礼拜一场庄严的仪式一样,被拥护着重新挂起。如今它已经为这个家,服务整整四十年,应该是老旧退休,安享天伦之乐之时,它依然不改初衷,依然坚强守护,在高高的上空,要一直见证着房子里的所有喜乐与悲伤。
这一次的重新挂起有点麻烦。因为以前它是挂在屋脊的最高一根横木上,下面有一根长达一米多的钢筋钩子挂起它。如今改变了它的方位,想挂在墙体中间的钢管上。这样原来的钢筋钩子就长了,要锯掉一截。老公的单位是零件加工厂。他把实际情况仔细描叙,让车间的同事做了一个钢卡子代替钩子来衔接固定吊扇。这个尺寸和大小纯粹靠肉眼去估算,没有那么高的梯子,无法去测量横干的周长。卡子中间预留的厚度和螺帽间距都要制作的人去评估,感觉。我真佩服老公这个同事,仅凭语言描述,他真的做了一个精密、牢实的钢卡子。
现在的难点就是如何安装。木梯离横杆还隔着一个木桌的距离,幸亏我带了幺叔回去。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他们把木梯架在木桌上面,斜靠横杆。桌上铺上防滑布。人是上去了,那这个沉重的吊扇怎么拿上去?上面的人要一边接线,安装,另一只手无法托举这个重物。外甥是大三学生,他提议再借一个架梯来,乡下都是木梯,而且同样高度,又得同样的人员来扶梯。他就拿一根粗木在下方托举吊扇,给安装的老公省力。卡子不可能做得天衣无缝,尺寸丝毫不差。老公用手慢慢掰开一点间隙,现在要接线,总闸断电。梯子上面的他,大汗淋漓,无论如何,他也要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而且只能靠自己,旁人无法上去插手。笔记是机械厂出生,他在上面琢磨,外甥利用他的聪明脑袋给出意见 。就这样,他们真的完成了这个神圣的任务。等我从厨房出来观摩战况,本想拍几张留下纪念。只看见那个叶片锈迹斑驳的吊扇,正呼呼生风,强健有力,毫无摇晃。婆婆给她儿子大大一个鼓励:"我儿还真有能耐,了不起!"我们鼓起热烈的掌声,献给辛苦的老公。婆婆说,老屋的厅堂必须有个吊扇,它是盘旋的自由风,是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的风,不像座扇是指定区域的定风。
"吊扇"就这样重回它的工作岗位,像一位开心的守护神,重新履行它的使命,它好像在说:房子在,我就一直在。今天的午饭,祖宗吃得香甜,我们一家人也格外的开心,觉得今天的空气真是舒爽,连苍蝇也逃之夭夭了。
它四十年勤恳服务,守护家园 它四十年勤恳服务,守护家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