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往往要先看目录。写文章,要先列出大纲。写代码,也是需要划分好模块,思考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其实想要做好这些事情,都要一个共性,那就是要具有架构思维。它是在对整个情况的总体了解下,然后通过思考,按照一种顺序,这种顺序可以是按照时间来进行、也可以是以结果到导向,逆向思考出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就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工作中会有架构师角色,他们能够设计出整个系统的结构,需要他们具有长远的眼光,从系统性能上,比如事先要假设场景,如果有1000w的人使用这个系统,这个系统架构能够承受的了。在业务上,还要学会抽象,让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更低。在安全角度,还要注意在关键的数据层面采用什么对应的方案来减少损失。在用户体验上,如何优化流程,让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时感觉很简单,很舒服。在技术选型上,除了技术稳定可靠之外还要兼顾团队成员的技术栈。在项目的时间周期上,往往第一版本只需要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但是底层的数据结构上不能过于简单,要思考好未来功能点的扩展,避免小需求大改动。
生活中我们去旅行、装修房子都需要具备这种架构思维,出去玩有的人会事先做一些攻略,先对旅游景点的文化背景做一些了解,然后对当地的交通、饮食、天气、习俗都需要做一些知识储备。出现危险情况的处理,意外保险的购买等等。这样不出门就已然对未来要做的事情,做好的预案准备。
我们可以使用画图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架构思维,流程图可以帮我们梳理出业务的流程,信息流或者资金流是如何进行流转的。脑图,可以帮我们梳理做好一件事情,需要做好哪些模块,然后在每个模块上再进行细分。把关键点通过这种图的形式来呈现出来,更能保证全局的完整进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