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1788~18604)是德国富商之子,大学时代由医学转读哲学,自视为世界主义者,获得耶拿大学博士。
后来在柏林大学教书,与黑格尔在同一时段上课,但不受学生欢迎。
1850年以后,叔本华名声大噪,其代表作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他强调世界的罪恶与生命的空虚,认为人应借助美感静默与禁欲苦修来逃脱普遍意志的约束,因而有悲观哲学家之称。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主旨是要探讨世界,并把世界分为两个侧面来看,一是世界作为意志,二是世界作为观念。
所谓观念在此有表象的意思,世界(整个实在界或经验的全部)是主体的对象,其实在性在于它被显现给主体,或者被主体所知觉。
表象由直接表象与抽象表象之分,叔本华所说的是前者。如:我所知觉的树,只存在它与我这个知觉主体的关系中,它的可直觉性既是它的全部实在性。
直观表象需要感性与知性,抽象表象则靠理性。直观表象的世界包含了知觉者与被知觉的事物。这在经验上是实在的,在先验上是观念的。
以此而论,叔本华自视为康德的继承者。抽象表象所形成的抽象概念,是由于理性的运作,但理性的功能是特别属于人这种生物的。
知识可以沟通传达,又可以恒久保存,因而具有实用性。知识是满足身体需要的工具,是身体的仆役,进而可以说,知识是意志的仆役。
关于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叔本华认为:理性除了满足身体的需要,还有多余的能量,使它能够从意志(欲望)的仆役状态下解脱出来。
这样,人就变成了无关心(无私趣)的旁观者,并产生美感静默观。
叔本华借用柏拉图的理型论,主张意志把自己直接客观化与理型中,让人去默观。
艺术天才能够领悟理型,再将它表现在作品中,这样就可以超越暂时性与变化,去默观永恒不变者,使欲望得到平息。
另外,康德主张物自体不可知,而叔本华认为物自体就是意志,所谓意志,就是人的欲望及本性。
寻找物自体,要由人的自我着手,我由内在意识而觉察身体的行动跟随意志。事实上,身体与意志没有分别。
身体是被客观化的意志,是成为观念或表现的意志。一切现象都是唯一的、形而上意志的表现。
意志是不具任何知识的、盲目而不停止的冲动,是无尽的追求。意志又可称为求生意志,是人的本质。
于是,叔本华陷入形而上学的悲观主义,意志总是在追求而从未停止,欲望代表需要或缺乏,欲望很少得到满足,这就是无尽的痛苦。
快乐只是欲望的暂时终止,幸福只是痛苦的暂时解除。
意志就是本体,万物皆为自己的存在而牺牲其他事物。世界成了冲突的场所,表现了意志自我折磨的本性。
叔本华为人生解脱痛苦提出两个方案:
一是对艺术的追求,就是前面所说的美感静观,二是禁欲苦修。
为什么要禁欲苦修?人的心中有一头野兽,它正等待机会狂暴咆哮来伤害别人,若未受到阻止,就会毁灭别人。
这头野兽(或根本的恶)就是求生意志的直观表现。因此,道德如果可能,则必须包含对意志的否定,即禁欲主义与自我否定。
叔本华受印度佛教经典的影响而相信万物都被“面纱”所遮蔽,若能透过面纱,就可以超越个体性而发现唯一的主体,由此对他人产生同情和关爱。
“一切真实而纯粹的爱都是同情”。我们该如何解脱欲望带来的痛苦呢?当意志转而否定自己时,“我们的世界以及一切恒星与银河都是空虚无物。”在我们面前的其实只有虚无。
他认为哲学必须接受一个结论:没有意志存在,没有表象存在,也没有世界存在。
自叔本华开始,“意志”与“生命”逐渐成为哲学探讨的核心观念。
叔本华自称“藐视人类者”、“愤世嫉俗者”,能与他相处的只有他那条忠实可爱的卷毛狗。
他后来终于成功时,欢欣鼓舞地表示:“尽管整个哲学界的教授多年来团结一致地反对我,最后我还是成功了。”
由此可见,他的悲观哲学是以亲身体验为基础的。
叔本华名言:
1.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2.通常所见,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3.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
4.人生如钟摆,来回摆动于痛苦与倦怠之间。
5.生命的本质是求生存的意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