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
“辱母杀人案”背后的投资警示

“辱母杀人案”背后的投资警示

作者: 三言九鼎 | 来源:发表于2017-03-31 22:26 被阅读0次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

    最近最热的话题,莫过于对“辱母杀人案”的讨论。各大媒体上已经有许多文章从法制、道德、经济等诸多角度对这一案例进行了剖析。因此,今天我想换一个角度来谈谈这个案例。

    周期迷局

    许多做实业的人,在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都喜欢把自己的盈利又全部再投入到企业之中以扩大规模。不少人,甚至还会通过各种借贷来达成目的。苏银霞就是这样做的。据苏银霞的姑姐于秀荣讲述,苏银霞一心想把厂子做大做强,而且是“挣了钱就投进去,挣了钱就投进去”。

    工商注册的信息显示,苏银霞创办的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18日。不过公司的注册资金却几经变更,由最初的518万元,增长到1亿元。这一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苏银霞的企业在迅速扩张。最终,从一个小作坊起家的山东源大工贸把厂子搬进了当地的工业园区。

    山东源大工贸有限公司

    不过钢材行业却是一个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好光景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对于这一点,苏银霞缺乏清醒的认识。不久,钢铁行业开始步入“寒冬”。苏银霞已无法全身而退,只能通过高利贷来“饮鸩止渴”。

    实际上,凡事皆有周期。无论是干实业还是做投资,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牢记万事万物皆有周期。正如霍华德•马克斯说过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朝同一个方向永远发展下去,树木不会长到天上,很少有东西归零。”

    许多实业界或投资界的大师,之所以能长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能娴熟地运用这个规律。例如,从2013年起,李嘉诚就不停地抛售内地的房地产资产套现。当时,李嘉诚说:“中国内地房地产过去持续上涨,往往以高于市值的价格也无法投得土地。现在价格的确涨得太高,一般老百姓买不到,投资地产的公司也有危险。如果地产价格太高,到老百姓买不起的时候经营就有风险了,我不会冒险去赚最后一个铜板。”

    ”亚洲超人“李嘉诚

    而被誉为华尔街“鬼才”的伯纳德•巴鲁克亦曾说过:“我能躲过灾难,是因为我每次都抛得很早。” 股神巴菲特也一直秉持着同样的做法——每大牛市来临时,他会不停地卖出股票,根本不参与最后的疯狂。

    无数的成败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请在最辉煌的时候考虑离去。这不仅是投资之道、实业之道,更是人生之道。历史上,功成身退者往往能得善终。

    现金流之殇

    无论是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还是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保持充足的现金流是生存的底线。前面说到,苏银霞为了把厂子做大做强把挣了的钱又全部投进去。这种做法,就如同我们做投资时满仓下注一样,是在孤注一掷。长期混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都清楚,这种做法不是拼搏而是拼命,其结果只能是不成功便成仁。

    现金流如同人体的血液,一旦出现问题,轻则休克,重则丧命。对于金融活动来说,现金流一旦断裂则将面临失败甚至破产的危险。对于投资而言,一旦手头缺少了现金你的投资系统也将无法正常运转,并失去了抵御投资风险以及持续盈利的能力。

    也正因为现金流如此重要,“股神”巴菲特一直都习惯性地让自己手中保留至少200亿美元的现金。他曾直言不讳地说,“我喜欢持有大量的现金,因为我可以随时使用”,并认为“如果在股市下跌过程中进行股票投资, 手中握有大量现金才是最让人踏实的,并能让投资者不受悲观情绪的干扰”。

    不过,巴菲特虽喜欢手中持有大量的现金,但对于通过负债而获得的资金却是慎之又慎。在2011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这样写道:“毫无疑问,有人已经通过借钱投资变得很富有。然而,这种方式同样能让你一贫如洗。当杠杆发挥作用时,收益能被成倍放大。配偶觉得你很聪明,邻居也对你艳羡不已。但是,杠杆会使人上瘾。一旦从中获益,极少有人能退回到那些更为保守的操作方式上去。而我们在三年级(有些人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就懂得了,不论多大的数字一旦乘以零都会化为乌有。历史经验告诫我们,无论操作者多么聪明,都无法避免运用金融杠杆所导致的归“零”。……由于我们对金融杠杆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我们的回报率也因此略受影响。尽管如此,拥有充足的流动性,将使我们得以安枕无忧。

    这些“辱母杀人案”背后所蕴涵的投资警示值得我们反思,更值得我们警醒。但愿这样的悲剧不会再发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辱母杀人案”背后的投资警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jb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