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在讨论哪儿的麻椒鸡好吃,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就转了方向。
同事A问你们知道鸡是吃石头的吗?我第一个回答,吃啊,家里养鸡时经常要混一些沙石的,有时候是铺一层细砂,帮助它消化的。
A说小时候见到家里鸡吃了老鼠药,奄奄一息了,家里老人发现了就会把鸡嗉割开,把它吃的东西清洗掉,然后再缝上,第二天鸡就活蹦乱跳起来。顾不上感叹鸡生命力的强大,人的胃上动个手术可是大手术了,她就很奇怪鸡嗉里发现的许多小石子。
鸡是没有牙齿的,它吃东西是囫囵吞枣式的,只能借助于这些沙石颗粒来磨碎食物。有时候你还会发现它刚下的鸡蛋就被它吃了,可能也是因为周遭没有适用的砂石颗粒,当然缺水或者缺钙时它也会吃鸡蛋。
我也来了兴致,问你们家的鸡会飞吗?
同事B回说他们那儿的鸡都会飞,鸡棚是搭建的木架,鸡会沿着参差的木架半飞半跳地上到最高处栖息。
老家那时候不管是小范围养鸡自己吃用的,还是大范围的养鸡场,基本上都是圈养的。有邻居家的鸡一直散养,到处跑到处下蛋,最奇葩的是这鸡晚上是卧在树上的,要知道那杨树泡桐树都有十几米。
鸡也很聪明,它先上平房,然后借助树枝向上一层一层飞跃至高处,一旦受了惊吓,就会滑翔着地,可不就成了会飞的鸡吗?
鸡原来就是野生鸟类,同鸭鹅一样经过长期驯养成了家禽。虽然进化了这么成千上万代,但它们天性中还有远古时代躲避天敌的印记,一旦有了足够的空间练习,它就恢复了野性,自己找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去了。
当然小时候老家偶尔还有黄鼠狼,夜里鸡圈里少了鸡,后来就发现是被黄鼠狼给叼了去。在树上就避免了这种风险,过分安逸的环境总是会减弱它的警惕性。
而邻居家的鸡产蛋量很高,据街坊们分析,它们自由自在吃有机食品,生长发育良好,提高了产蛋的能力。当然也有专业解释,不接触鸡粪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有自由的生长空间,不用在鸡圈里拥挤,活动多,都是它生长的良好条件。
我们喜欢去他们家拽鸡毛做毽子,原因也很简单,这鸡飞这么高,它们的羽毛想必更轻盈,做的毽子理应踢的更高才对。不过,太过活跃的鸡总是不容易就范,到最后往往变成了捡拾掉落的鸡毛。
说到产蛋,村子里有好几家养鸡场。为了提高产量让鸡多产蛋,也是各出奇招。不只是在鸡饲料上下功夫,鸡舍里终日亮着灯,冬日里供着暖,更甚者,你一走近,就听到舒缓动听的音乐。有科学证据表明,在室温与通风都良好的条件下,听音乐就增产10%。
有的养鸡场也出产双黄蛋,多是新手鸡妈妈,估计是没有经验。也有些品种的母鸡产双黄蛋的机率更大。双黄蛋的个头比单黄的要大,外观上能看出来,养鸡场通常会把这样的鸡蛋挑出来,有走亲戚专门采购这种的,有吉祥的意思还看个稀奇。尤其是轮个卖的时候,这种鸡蛋更要单独存放。
记得还有不少人酸溜溜地说,这鸡看着比人的待遇好多了,吃好喝好有暖气有音乐的。泼辣的主人往往回怼他,鸡下蛋卖钱,你除了会花钱还会什么,引得一阵哄堂大笑。
一群小孩子却在暗戳戳嘀咕,不知道这算不算压榨劳动力,也没个成精的鸡来为它们发声。
两个城市长大的小年轻听得兴致勃勃,“就知道鸡能吃啊,白斩鸡、口水鸡、黄焖鸡、炸鸡,各式各样的吃法啊!”哎,会飞的鸡,也逃不了被人裹腹的命运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