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玫瑰的故事》有一个特别温暖的片段。
就是在孩子打翻了牛奶时,妈妈并没有第一时间去责备,而是给她说没关系,告诉她怎么办?这时在一旁的父亲惊呆了,原来妈妈这么温柔的对待孩子犯错!再看看父亲对待孩子犯错的方式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自己?
樊登说过,教育孩子最好的时机是他在做对的时候。而相反,我们大多数家长都是喜欢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去教育他,借此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其实这样做,只会强化孩子。孩子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内心已经很自责了,我们家长在去批评他,小小的内心缺乏安全感呀!
想起昨天我带孩子一起坐公交车的情形。
大宝拉着妹妹上公交车,因为妹妹还小,自己上不去,她就在那个台阶用手扶着上爬。
站在后面的我心急火燎的训斥大宝:“你把妹妹拉上去好不好呀?你小心宝贝摔跤了。”刚刚说完这句话,妹妹果然在台阶上碰了一下。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声音有点大,可能太着急,没有顾及大宝的感受。
看着她一脸沮丧的坐在座位上。我心里挺惭愧的并给孩子道歉。
我曾告诉过孩子,在公共场合注意我们说话的语气。而今天我居然自己打脸了。当我意识到自己的时候,话已经说出去了。
一个人的情绪好不好,不是在心情好的时候看,是在情急之下,在任何时候之下都要保持淡定。遇事不要急,不要迁怒于别人。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妈妈的不妨糊涂一点,对孩子多包容一些。成长路上给孩子多一份温馨,多一份鼓励,在他们的人生中就是一个小小的太阳。
如果我们不小心把自己的情绪迁怒在孩子身上了,请及时的自我反省并道歉。接纳一切如其所事,事情就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