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阳市区到坪田牌坊,开车过去只要二十来分钟。“乐善好施”牌坊位于云溪坪田村,是清户部主事刘兆梅为其节母来氏所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坐北朝南。碑文上说的是这户人家家境比较富裕,母亲乐善好施,经常接济穷人,儿子又有出息,赐进士出身,在朝为官,皇帝下旨,户部拨银两建此牌坊。牌坊由青石、麻石和汉白玉等坚硬石料砌成,其结构严谨,造型精美。
我1987年第一次经过这里,看到这个牌坊孤独地矗立于一片水田之中。现在这里围出来一大片田地,地面硬化了,周边都规划好修砌得很规整,将牌坊很好的保护起来,建成了一个精致的小公园。马路对面还建有一个小型停车场,方便游客来参观。坪田牌坊这一块儿,跟过去相比,真的是大变样了。
下午到临湘儒溪长江边,去看临湘塔。临湘塔为七级实心塔,建于清光绪七年,由时任台湾道台刘璈捐资主修,塔身嵌一方汉白玉质、由清代名士吴獬撰写的《临湘塔记》。岳阳的两位好汉刘璈和吴獬,知名人士,志趣相投。刘璈为了家乡文化教育繁荣发展,在长江边建塔,并请吴獬作序,吴獬欣然应允,妙笔成文。
临湘塔说是建在长江边上的儒矶山顶上,实际上儒矶山就是长江边上的一块略高的土高台,临长江那边的土被江水冲刷,很陡峭,看起来像一个小山峰,被叫做儒矶山。临湘塔就建在这个高处,所以又名儒矶塔。儒矶山不管有多矮,不管多袖珍,它也是一座山,也得要攀登上山顶。我爬过很多山,儒矶山肯定是我爬过的最小巧的一座山,不到一分钟,就能爬上山顶。
站在儒矶山上,长江就在眼前,长江很宽,透过江面水雾,隐隐约约能看到江对岸湖北的城镇建筑。长江的江风很大,临湘塔矗立在长江边100多年了,能完整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现在这里靠江边那侧被加固了,整个区域建成了一个生态文化公园,占地还比较大,陆续有一些市民来这里休闲。
每一处历史文化建筑古迹,不论大小,都是历史长河中遗落的颗颗璀璨珍珠,值得我们去爱护。岳阳北部有许多散落的历史文化古迹,现在都陆续被规划修缮一新,在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同时,市民们也多了一些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