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仁与水火

仁与水火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08:32 被阅读0次

    ——《论语》学习之15·35--1

    【原文】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白话】孔子说:“百姓对于仁的需要,应该比水火更甚。我见过因为蹈踏水火而死的人,但是没见过因为履仁而死的人啊。”

    【思考之一】圣人认为什么是仁?

    “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贯穿所有儒家思想的主线,是“一以贯之”的“贯”。“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7次之多,孔老夫子及孔门弟子也没有对“仁”作出一个完整的定义。但在《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中孔子曾说:“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谨慎、宽宏大量、谦逊待人、礼仪节制、言谈文辞、歌舞音乐、分散财物等等都是仁的表现。儒者虽然兼有了这几种美德,还不敢说已经做到仁了。

    仁,不但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基本下限,更是我们获得喜悦丰盛人生的目标。在《论语》中,孔子从很多维度告诉我们仁对我们的利益,比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不忧”“仁者,其言也讱”“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仁者先难而后获”“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等等。孔子认为,仁者面对任何境遇都能安顿好自己身心,也能帮助他人安顿;坦坦荡荡、乐以忘忧,常怀感恩之心,喜悦之心,无处不自得。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仁者的生命状态,是何其自在洒脱喜悦的人生。所以践行仁德就是我们追求生命美满状态的必然选择

    《中庸》说:“仁者,人也。”直截了当说仁就是人,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仁就不是人了,一个人必须要有仁。云门隐者:“仁者,人之道也,所以是人所必需的;本末不可倒也。”仁就是人所必须走的道路,是人所必需的根本;本末不可倒置。

    仁,不但是个人丰盛喜悦人生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孔子向往的社会目标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能成就如此社会,人们必然是能践行仁德,彼此包容关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不但是中华文明的方向,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方向。让世界充满爱,虽然远不是现实,却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思考之二】很多人还是宁可取水火,不愿意行仁德,这是为什么呢?

    子《集注》引李氏曰:“此夫子勉人为仁之语”,孔子为劝勉人们践行仁德特别的叮嘱。

    水、火是人们生活乃至生存的必需品。没有水人会很快死亡,没有火人只能茹毛饮血,没有文明可言。所以,没有人能够离开水火还能生存。

    朱子《集注》曰:“民之于水火,所赖以生,不可一日无;其于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而仁在己。不仁则失其心。是仁有甚于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无也。”水火对于人来说,是赖以生活和生存所必需的东西,不能一日离开;人对于“仁”来说也同样。但水火是外在之物,而仁在自己内心。不仁就会失去本心,所以“仁”对于人来说比水火更重要,尤其不可一日离开。

    唐文治先生也说:“水火不过所以生之具,而仁乃所以生之理,故曰‘甚于水火’。”东汉马融:“水火及仁,民所仰而生者,仁最为甚。”

    尽管今天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相较于2500年前的孔子时代已经有了巨大变化,可是人们对于水火的需求,至今仍然没有改变,甚至是更加需要了。

    虽然人们生活生存离不开水火,但水火也有有害的一面,而仁则完全无害《集注》曰:“况水火或有时而杀人,仁则未尝杀人,亦何惮而不为哉?”水、火是无情的外物,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靠近它,如夏天去坑河游泳,几乎年年有人淹死;而发生水灾,则伤亡更大;发生火灾,更是让人害怕,一个人一旦被大火吞没,一眨眼就变成黑炭。求“水火”,本来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但这些“活缘”,却变成了“死缘”。千百年来,因为溺水、水灾和火灾导致人们死亡的灾难持续不断,不胜枚举。不过即便如此,因为水火带来的好处,人们仍然不会放弃水火。

    水火,也不仅仅指水火本身,还是一个代名词,泛指人活着而需要的各种利益,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各种利益的争夺而发生的谋财害命屡见不鲜,有钱人更害怕遭到别人的绑架。明明为了更好地活着,得到了却让人更担心。

    与水火相对应,践行仁德不但不会导致死亡,还会带给人们巨大的利益,可很多人还是宁可取水火,不愿意行仁德,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就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仁德的好处,因为不了解,自然也生不起追求仁德的心。面对生活的种种境遇,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水火等物质利益,完全考虑不到仁德。

    【思考之三】仁德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利益呢?一般人对仁的理解有哪些偏见和错误?

    仁德,完全是内心的功德,只有益处,完全无害一是可以除隐患人容易有惑,惑则迷茫。“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凡人都有烦恼,而烦恼会在内心累积,当烦恼炽盛的时候,一个人就会失去理智,作出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危险行为,等到清醒过来,为时已晚。而克己复礼为仁,能够克制自己内心的忿恨等烦恼,把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二是可以增友爱仁者爱人,《孟子·离娄章句下》“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将心比心,人人都渴望得到爱,而付出的爱最终一定会回到自身,这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法则。

    三是可以建功业。一切的创新都缘于仁爱,爱心中爆发的智慧,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根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也是来源于仁心。无论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阻挡不住仁者建功立业的步伐。任何一个人,只要启发了内心的仁爱,就好象接上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强大的能量推动下,注定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四是可以近圣贤。“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出在外面的境界,而是出在自己的内心,所以不需要把外面的障碍拿掉,而是要把内心的障碍拿掉,去除私欲。“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

    一般人对仁的理解有哪些偏见和错误他们可能是曾经遭遇过外在的伤害,就将人类社会等同于黑暗丛林,以禽兽的姿态生存。可是人类社会不是黑暗丛林,即便在某些极端场景下呈现出黑暗丛林的样貌,绝大部分时候、绝大部分地方人类社会都不是黑暗丛林,人们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帮助。即使在一些极端场景下,大部分人沦为禽兽的生存法则,还是有个别人呈现出人性的光辉。就如面对绝粮时孔子,仍然教诲弟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当环境压迫,小人只遵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为个人生存无所不用其极时,君子依然能够固守做人的底线,乃至杀身成仁。

    还有一些人自以为是地将仁德简单解释为善良、软弱,认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在竞争内卷的当今社会。他们对仁德的理解是肤浅错误的。

    当我们不断观察、了解仁德的好处,越来越对仁德心生渴望,怎么会不努力践行呢?圣人不出,万古如长夜,没有孔老夫子,我们怎么会知道仁的道理呢?面对孔子跨越千年的叮嘱,我将何以应对呢?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与水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or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