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读书心得

《道德经》读书心得

作者: 梧桐雨_72fd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16:30 被阅读0次

          《道德经》序章

            一、其人

            老子智慧之多,境界之高,堪称“国师”、“老师”。

            如此知识渊博,透析真相之人,为何会隐居出关呢?我曾将此问题抛向我的女儿雨桐,她是这样说的,得看老子所在的朝代君主是谁?又是如何的君主?若是昏庸无道的君主,则没有辅佐的必要,出关就成必然;如果不是如此,也许他看到了奸诈卑鄙的小人左右了君主,他不屑于顾,率性出关。最后她补充道,我缺乏历史知识,也没有历史依据,随意瞎说的。

            其实,老子东出函谷关是对周王朝的衰落感到了有心无力,他无为而治的政治抱负在王室衰落,诸侯内讧的环境中难以实施,他隐居无论是远离世俗,自修其身,还是四处游历,感化他人。我觉得他在东周所任的守藏史,让他有机会博览群书,让他更便利地接近真相,让他能站得高,看得远,留下了经典之作《道德经》,让后人为之惊叹。

            二、其书和其道

            本书的书名和章节是在汉朝时得以确定的。本书是写给特定对象的人,包括三类人:士、王、圣。士,即为基层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王,即为地方行政长官,圣,即是好的领导,通达事理的领导。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道德经》是一本领导学经典。如果推及到现代,也不失为管理、教育、个人修养的典范,也就是修身、治国、养生之道。

            韩鹏杰教授所讲的道与德,通俗易懂,颇接地气。“道”,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包含的内容就是方向和目标,规则与境界,边界与底线、红线。“德”,即为大家走在一起走在道上,途遇十字路口、叉路口时,眼睛要盯着前方的道,一心还得遵循这个道,按照这个道,去做人去做事。

          昨晚散步时,雨桐骑车,我步行,我们也谈《道德经》,我们由《道德经》的道与德,想到了她现在正在做的事情——骑车。我们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回家,面对的道路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按照交通规则骑车应该在非机动车道,途中遇到行人应该礼让,遇到路口应该看指示灯,时刻注意路况,不越边界,不触黄线,心中怀着目标,手中把着方向,既不可横冲直撞,也不可极速行驶,宜眼观六路,速度适宜、稳健,才可安全无虞。

            三、文字解读

          士,上面是个“十”,下面是个“一”,十个人选出来的一个领导管理大家服务大家,把自己放在最后的位置。

          王,上面是一个干事的“干”,下面又有一个“一”,把自己放在最下面,“善用人者为之下”。

            圣,古文中的“聖”,上面左边一个“耳”,右边一个“口”,下面一个“王”,耳,听得见别人的意见,口,说话温暖有领导力,下面是个“王”。

          《说文解字》:“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手持中为事之范式,下种即为事。“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是讲:做事始终如一,有担当的为士。

            《说文解字》释作:“天下所旧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是儒家的解释。从字形的演变上来讲,“王”的字形最初就是象征王权的“钺”(一种大斧头)的形状。

          《说文解字》:圣,汝、颍之闲谓致力于地曰圣。从土,从又。读若兔窟。苦骨切。

             

                        《道德经》第一章

            读了第一章粗浅理解:无有妙处,有看边界,玄即妙门

            1、我们看得到、悟得到“有”:有形有名有边界,却不是从无到有。

            2、我们常常忽略“无”:无形无名有力量,却真实存在。如无地之始,无法追溯;穷尽所有,提升至无,追求极限。

            3、我们需要洞见无穷尽的“玄”:“无之以为用,有之以为利”,即“有”提供便利条件,“无”发挥强大作用。“有”和“无”不是对立的,是相比较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循环不止,如无先于有,有从无生,有不离无。

            4、“无”之涵义:“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用来说有无相生的规律和道理,此处的“无”为空无,虚无。无形的“无”还指人的精神世界,思想世界,理想信念。

             

                          《道德经》第二章

          1、我们判断美丑善恶的标准可能更关注表面现象,大多由眼睛和意识做主,有时判断是不可靠的,我们美丑善恶的标准还会有所变化,美丑善恶背后大都隐藏着欲望,悦己者为美,利己者为善,满足于小美小善,缺乏至美至善,圣人美丑善恶的标准是永恒真常的。

            世人只相信感觉器官,但会受感觉器官欺骗,世人相信显现的存在,不相信隐蔽的存在。这就是感觉器官的欺骗性。看见的是现象,隐蔽的是本质。世人也知道本质比现象重要,但往往会被现象所迷惑。感觉器官只能看到半个,另外半个是内心的直觉告诉你的。

          老子这里“美善”并举,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最平凡最简陋处都隐藏惊人之美,恶人本质上也是善人可以转化,善人可以提升为圣人。不生爱憎,以平等心看待一切。  不生爱憎,心才能清静,清静才有妙用。

            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法眼,无处不美;只要以妙法救人,恶人皆可逆转为善人,善人可顿超为圣人。

          2、事物总是有相反的一面,只看到正的是凡夫,既看到正也看到反的是智者。老子一口气举出六相对,证明相对哲学。相对性的一方与另一方是共生关系,认识万物的相对性极为重要,最终还需超越相对性,这才是真正的追求。

          3、老子“无为之事”,无为自成,无需妄作妄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因为对自然常理的认识,世人没有操心,天地万物就已经完美的呈现了。只有证悟者才能理解天地万物完美呈现的秘密,世人对此茫然无知。老子“不言之教”,语言的功能是有限的,也是世人误解之处。学习必须从语言书本开始,但最终必须理解无言之道。语言所说的是粗俗的东西,心所想的是精微的东西,超越精微的东西,只有深入悟道。

            4、道生万物是无为为之,但并不以恩主自持,更不会像世人一样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不辞劳苦,甘愿为之,不占有不居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居功则无功,不居功则功德无量。老子从相对性出发,又最终超越了相对性。产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成就一切而不自我夸耀,创造天地万物而毫无居功之心。只有不居功的施恩者,回向自己的功德,功德无量不失不灭!

                           

                        《道德经》第三章

            1、老子崇尚人性本来是纯洁朴素的,有着无知无欲的自然本性。

            2、贤人本就生活在凡人之中,并不凌驾于平民之上。既不贬低否定人才,也不是刻意标榜拔高,使其成为一种诱惑。

            3、老子理想中的人民无贪欲,四肢发达,即“实其腹、强其骨”,心无杂念,即“虚其心、弱其志”,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无非分之想,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淡泊明志,清静无为。

            4、老子把“无为无治”看作是人类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以及道德准则都应该遵循的最高法则。营造宽松的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不强作干预,顺应自然,潜移默化。

           

       

                      《道德经》第四章

            1、道的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冲”阴阳两者相互作用,无边无际,永无休止。相互融合,同舟共济,互惠共赢。

            2、道之时空:万物之宗,象帝之先;湛兮似或存,深远且无处不在。

          3、处理问题的方式:“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认识事物一分为二,藏其锋芒,除其纷扰,切匆伤人伤己;尘其微小,光甚微细,保持内心原则,受得委屈,懂得接纳,泰然处之,洞察之洞明之洞见之。

       

                        《道德经》第五章

            1、此章的“不仁”非残暴,残忍,是不关心、不偏私之意,持公平、平等的态度,乃“大仁”。

            无论是天地,还是圣人,对待万事万物,对待百姓诸侯都是平等的,如阳光般普照大地,没有偏私,万物顺应自然,万事遵循规律,治理讲求大道至简,避免冗杂,需恰如其分。

            “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

            2、虚静为实动的前提,虚静为实动所应用。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不可妄动,胡为,是有规律的。

         

                          《道德经》第六章

      1、“道”的特征。用“谷”象征“道”的形象,即道体(母体),说明“道”空虚又实在;用“神”比喻“道”的特性(母性),说明“道”孕育万物,绵延不断。用“玄牝之门”比喻“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源。说明“道”的作用无穷无尽,时间上,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空间上,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总体来说,“道”是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主要力量,它空虚幽深,永不枯竭,具有永恒性。

            2、老子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是对自然的洞察,对人类的认知,对“道”的领悟。彰显了母亲形象,对母亲尊重,敬畏,在《道德经》屡屡出现:天下之交,天下之牝(61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章)。既得其母,以知其子(52章)。我独异未,而贵食母(20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25章)。

           

                        《道德经》第七章

            本章从天道到人道,人道效法天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地为万事万物提供便利条件,任由万事万物自由生长,“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功成而弗居”。天地因此得到了大家的敬畏和敬仰。天地为万物服务,万物成就了天地。天地间有万物,万物是天地的一部分。

            即使天地非常态的自然现象,大家也会感念、感叹天地的恩德,感恩于心,那是处于天地间的人类,利用自然不合理,滥采滥用,任意、无节制排放、建设等人为原因等导致的环境问题。

          对于圣人而言,圣人为百姓着想,如何让百姓安居乐业,如何让其生存发展,他考虑的是百姓生存发展正当合理的需求,而不是自我私欲,百姓推崇之,爱戴之,保护之。圣人为百姓谋福利时,百姓成为他的子民;圣人也成为了百姓的主宰。

            对个人而言,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或者找到心仪之人,不要老想着自己获得什么,要想想能为别人、为社会做什么?满足别人、社会正当合理的需求,这样在别人获得利益的同时,自己才能获利颇丰,满足了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道德经》第八章

            1、“以水比德”之论

            上善若水,水善利物而不争。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2、涵养水德

            《尸子.存疑》所辑《事类赋.水赋》“水有四德”

            《荀子.宥坐篇》“水有九德”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絜,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见大水必观焉。

          《说苑.杂言》“水有十一德”

          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大戴礼记.劝学》“水有十一德”

            3、如水境界

            百折不挠:酷寒成冰,坚如钢铁

            聚气生财:酷热化气,聚力无比

            包容接纳:来者不拒,净化自己

            以柔克刚:方圆随形,曲折通达

            能屈能伸:化气九霄,涓滴九泉

              周济天下:严慈不争,抚育万物

              功成身退:云雨霜冰,天地自由

              4、习坎悟道:水洊至,习坎

              有舍方得,一往直前,百折不挠

            水的特性打比方,从“居善地,心善渊”---个人、“与善仁,言善信”----做人、“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处事三个方面说明充分利用水的特性调节自己的行为意识。也是从修身为人处事几个维度说明了作为一个“完美”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有水一样的德行。

          所处低调,内心深厚包容,承诺守信,清正执政,行事尽其所能,行动懂得时机选择。如水随物变形,张弛有度,发挥特长,行动如水,伺机而动,静若处子,奔流不息,惊涛拍岸。

            最近道之物,品性谦逊,张弛有度,恩泽万物。找准定位,顺应环境,顺势而为,水流低凹之地,地处安全,富足而圆满,所以找准自己定位,见性明心,抛弃世俗,保持纯真,视野宽,胸怀广,格局大。

                          《道德经》第九章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此中的“盈”“锐”“满”“骄”都是了求盈求满的表现,过多追求身外之物,身外之名,身外之利,身处之权,身外之欲,即为无义之事,会产生物极必反,东极生悲,泰极否来的极端,想要否极泰来那是个漫长的过程,始终坚守谨言慎行,持盈保泰的人生境界尤为必要。

            2、功遂身退,天之道。

            人们常常能做到激流勇进,却不能做到激流身退,其实应该遵循自然之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内观自己的体能智能,外观时势“功成弗居”,不要贪婪权位名利,不要尸位素餐,而要收敛意欲,含藏动力,淡泊名利。

                  《道德经》第十章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将“道”与婴儿作比,这是相对于成人而言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人内在的精神与体魄之间形成了剪刀差,也就是说人的精神会日渐深邃,身体状况就会越来越差,迈不开腿,张不开嘴,抻不开筋,人生经历苦难,形神难以和谐,身体无法回到婴儿,只有童心未泯,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就是一颗率直、纯真、善良、热爱生命、好奇而富想象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够常常怀着赤子之心,本身就是一种美德。

            孩童待人一视同仁,无高下之分,无尊卑之位,无贵贱之等,生命是等值的。孩童无意的、天真无邪的游戏行为往往能激发未来的梦想。孩童做事不像大人一样留有余地而是全力以赴。孩童可以悠闲的、全身心地亲近自然,欣赏沿途的风景,关注更多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孩童还能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他们有着无穷的好奇心,无限的创造力。

                        《道德经》第十一章

            1、老子用三个形象车轮、陶器、房屋来讲道。有车毂中空,才有车轮之用,有器具中空,才有陶器之用,有门窗四壁中空,才有房屋之用。这是告诉我们世界上事物都必须有和无两个方面相互配合,任何一方面单独都不能发挥好的作用。事物是如此,人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只有外在有的部分的话,而没有内心的虚静,缺乏这样的格局和态度,就有无法做到“致虚极,守静笃”,不能够真正了解大道的思想与智慧。

          2、人生启示:内心的虚静,空无即为“旷兮其若谷”,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虚怀若谷”。谷就是我们熟知的山谷博大、幽深,用来形容人就是胸襟博大,气质出众,也就是所有人都能容纳,所有人都能容纳自己,更通俗地说,就是宰相肚里能乘船,好汉肩上能跑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千差万别,我们碰见的人物千差万别,需要持有虚怀若谷的情怀,像四君子之一竹一样虚怀有节,才能做到容纳人物和事情,才能够集结人才,团结力量,成就事业。

                      《道德经》第十二章

          1、本章讲的道的修为,是如何用道?如何悟道?只有内在修为达到道的境界,外在形似才能达到道的要求,才能做到“心善渊”表面平静,内部沉稳,不起任何波澜,不受外界干扰。外在的物质、物欲往往对内心有所干扰,往往因内在修为和定力不够。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此处“五色”指青、黄、白、赤、黑;“五音”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味”指甜、酸、苦、辣、咸;“驰骋畋猪”指声色犬马;“难得之货”指名利权势。颜色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分不清主次;声音嘈杂混淆,让人听觉受损,辨不出正音;味道各有千秋,使人味觉错乱,尝不清正味,纵情狩猎,觊觎稀有物品,让人心旌摇荡,品行不端。

            3、启示:我们需修炼平和的心境,做到有思想、有理想、有方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即使充满诱惑,都不能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迷失自己的方向。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宠辱皆忘,宠辱不惊

            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外在的荣,内在的辱,都是产生心情不平静的物质或现象,得宠比受辱更受影响。得宠者总觉得得宠为意外殊荣,担心失去殊荣,诚惶诚恐,人格尊严无形受到损害,此时需要靠个人修为,这种修为包括外在修为和内在修为,重点是内在修为,才能做心静如水,如果外在修为,不免会产生贪欲。如果一个人未经受任何辱和宠,那么他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

            2、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真正爱天下人的生命,也可使人放心地把天下重任委任于他,让他担当治理天下的任务。

                 

                    《道德经》第十四章

            1、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我们往往通过眼耳手感知外界和自我,眼看得见,耳听得见,手摸得到,这些感觉器官帮我们获得经验,不免产生贪欲的想法,所感官难以做为见道、听道、摸道的工具。比如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感官感知的是物欲。比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是心动感知身外物动?还是身外物动促使心动?

            夷希微是道家所指一种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道”不可捉摸,清静无为,空虚寂静,任其自然,因其“众妙”才会“混成”,因其“多态”才需“融通”。

            2、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道”无名无象,无形无状,无始无终,无古无今,神龙不见首不见尾,道不是一物,而是无物,只是一个象,应是心中之象,似有若无,似无若有,无却不是不存在。

            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这个道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远古就存在的。道可以贯通过去、现在、未来,过去如何,现在如何,未来如何,本来无法回答,也许证悟了道就能探知过去、洞察现在、预测未来,我们需要做的是洞幽察微,知古鉴今。

                          《道德经》第十五章

            1、微妙玄通。“微”搏之不得,“妙”常无,欲以观其妙,“玄”常无与常有,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通”互通有无,通达深邃。善士得道需微妙通达,深刻玄远,含而不露,微而不显。

            2、豫、犹、俨、涣、敦、旷、混。旨在告诉我们善道之士像什么?这七种现象,既体现了其外在形象,又透析了其内在本质。谨慎又安逸,安之若虞又防患于未然;把自已当客般恭敬严肃又不失方寸;懂得离散与聚合,暖如春风,润化万物;刚柔淳朴如高山植木;真实至诚又顺乎自然;因浊则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混”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同行而不殆。

            3、不欲盈。尽善尽美之初心不改,大成若缺之现实态度常有。

         

                      《道德经》第十六章

            1、致虚。虚不是没有,而是虚位以待,像山谷,虚是实的承纳,包容万物,成就万物。如谦谦君子般容纳百川。

            2、守静。静不是停止,而是静中有动,像深渊,以静的方式预备动的过程,静是动的蕴含。如温文雅士般专注万念于心。

            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淡泊”为虚,“宁静”为静。

            3、归根。近日偶学一词“鲸落”,一查资料得知,“鲸落”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的过程。鲸落与热液、冷泉一同被称为是深海生命的“绿洲”。当它预感生命将尽时,它便孤独离去,下沉海底,安静如水,任由自身被汲取享用。它的死不是生的终结,而是生命喧闹的开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它生于海、逝于海,归于海,反哺海。“鲸落”与“归根”同解,

            4、观复。观与复均为易经中卦象。“观”为风行地上,风无所不至,无所不到,无孔不入。意为观察细致入微,由表及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复”为地雷,寓动于顺,顺其自然。动在顺中,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进。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如周而复始,三阳开泰;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如风水轮流转。

                  《道德经》第十七章

            1、管理者的四种层次。最高层次“太上”即管理者无为而治,放手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预见事态,适时统筹,关注细节,善于思考,懂得策略。“下知有之”群众无知无觉从外到内全然接受,心甘情愿,心悦臣服。第二层次“亲之”即管理者有为担当,日常工作不忘岗位职责,勇挑重任;矛盾问题面前不避险难,动真碰硬;重大原则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誉之”群众心里有杆称,主动乐于接受,欣然为之。第三层次“畏之”即管理者严厉严酷,严在堵谏,厉在苛税,酷在刑法。群众主观不接受,客观不得不接受,迫不得已。第四层次“侮之”即管理者失民心,失民意,公信力崩盘,群众深恶痛祗,极度排斥反抗,群起而攻之。

            2、反映了干群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如百姓,舟如统治者或政权,舟上人有掌舵者,有乘舟人。如果风平浪静,才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果风大浪急,就会“风响空山浪卷沙,一帆冲雨暗天涯”;如果舟破损漏水,舟与人会全军覆没;如掌舵人把方向不准,自控力极差,如果乘舟人不循规蹈矩,却以身试法,那么舟也无法安之若素。只有上下一致,步调统一,同心同德才同舟共济。

                        《道德经》第十八章

            1、老子这段话,不可随便看看,需深层体会,如果曲解为老子反对仁义,反对智慧,反对作孝慈,反对忠臣,这就太严重了!其实老子并不反对这些,他是给我们打打预防针,要我们时时关注可能产生的不良作用。

            2、“六亲不和有孝慈”提出的初衷是问题家庭中是非不断,矛盾突出,孝慈有真假孝慈,老子希望每个家庭都和乐幸福。比如拥有大孝美名的舜,由于父母的刻薄,才衬托出舜的孝。“国家昏乱有忠臣”,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于历史混乱、生灵涂炭的悲惨时代,老百姓的苦难可想而知。比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对国家民族临危受命,不惜牺牲生命。

            3、辨证思维。大道废时,有真仁义,有假仁假义,还有不仁不义。智慧出时,有伪装的狡猾,也有真的聪明。六亲不和时,有真孝慈的,也有假孝慈的,也有不孝慈的。国家昏乱时,有真忠臣,也有伪忠臣,也有奸臣。仁义与暴虐,智慧与奸诈,孝慈与逆狠,忠与奸,乃一体两面,一线之隔。

            4、真仁义、真智慧、真孝慈、真忠臣符合真正的“人道”,也要靠“人道”要解决“伪”和“不”的部分。真正的“人道”要引导人们克制自己的私欲去追求真善美,真正的真善美就是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发挥好自己的价值。

                    《道德经》第十九章

            1、 “三绝”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回归大道的一剂良方。去掉圣智,人民获得最大的福音;不提倡仁义,大家返璞归真以诚相待;不追逐名利,投机取巧之人无以可为。此三绝作为制度来讲不足以治国,大家的精神思想得有个归宿,这个归宿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见素抱朴”让大家回归敦厚朴素之心,不要巧智,不要花哨,返璞归真。“少私寡欲”人私心与欲望恰到好处,切不可太过自私自利,此时人生要做减法,因为欲望少一分,私心减一分,幸福就多一分。我们不光要去掉圣智、仁义、巧利,而且还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绝学无忧,复归于简单和朴素的生活是最好的。正如 关学人物明朝御史冯从吾所说,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好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回归到最原初的人的心灵的状态。

            3、道家认为人的本心便是真心,人的真心便是朴素之心,人的朴素之心便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就如读书做学问,不被外在繁杂的学问所蒙蔽,“由博返约”才是高境界。

                        《道德经》第二十章

            1、这里的“我”是指是指悟道的统治者,“众人”、“俗人”指未悟道的统治者。

            2、恭谦与霸道、美善与丑恶是相对的,是相互转化的,不可被表象迷感,要洞察玄机,追求事物本质,不迷惑于当下,不悲喜于现在,淡泊于事。

            3、百姓与统治者之间互相“畏”不可取。百姓畏之是受高压政策、重赋酷刑所逼迫,统治者畏之是物极必反,百姓群起攻之,颠覆政权。

          4、“我独异于人”。我是悟道之人,人为未悟道的俗众,两者的状态与外显行为。在这里突现无遗,“独”乃得道之不易,悟道之艰辛。我心胸博大辽远,人心思狭隘浅显。我人高高在上光彩照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pj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