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心得

作者: 晴雨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4:32 被阅读66次
    图片来自网络

    有一本奇书,它是《道德经》。

    托尔斯泰说“我受孔子思想影响很大,受老子思想影响巨大!”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拜见老子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盛赞老子是龙,神龙见首不见尾,那是神秘莫测啊。

    老子所著《道德经》,广泛涉及了哲学、治国、军事、伦理、修身等等方面,却仅仅只有五千字,正可谓大道至简,更符合他所说的“大辩若讷”的语言艺术;据说除了《圣经》以外,这本书是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这么一部奇特的书,不能不看吧。

    薄薄的一册,放在书桌上,很不起眼的样子;打开书本,第一句就电闪雷鸣般的震撼心灵,因而,不得不正襟危坐,屏息静气。带着不解、带着好奇,一遍遍地翻阅《道德经》。

    读完《道德经》,我有如下体会:

    一 道,是一种境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句话开宗明义,什么是道?

    道是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天道、人道都需要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哪里能够说得清道得明?语言的功用是有限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离不开个人的感悟,所以老子在五十六章里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大诗人白居易曾讽刺了老子: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言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老子就像是一个向导,《道德经》就像是他的一个手指,这个指头指向了月亮,顺着手指指引的方向,读者便可去找寻天边的那一轮月亮。

    二 道是宇宙万物之源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似乎站在一个至上的高度,思考宇宙的起源,指出道是一,超越了阴阳对立的层面,包含着无和有,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宇宙之源。

    1宇宙万物是如何生成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2道是什么样子的呢?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道,看似虚无,但功用无限,深远得不见底,如万物的宗源,深沉得难以了解,又似乎时刻环绕在周围。

    視之不見,名曰夷;听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見其后。(第十四章)

    道,无法看到、听到、摸到,浑然一体,上、下边界不太明晰,难以用语言描述,只能将其归于超凡的物质,似乎是虚无缥缈的,不见其首也不见其尾。

    三 道是规律,人类的社会活动需循道而行,效法宇宙天地的自然之道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本然,自然而然。人需要效法天地之道,顺其自然,不做作,不折腾,不妄自作为。

    老子眼中的自然规律是怎样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天地、圣人没有仁慈之心,没有分别心,将万物、百姓看作是祭坛上草扎的狗一样,任其自枯自荣、自生自灭。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第七章)

    天地长存。天地之所以长存于世,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所以能长久。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最高的品德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于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这种境界已接近“道”了。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第七十七章)

    自然规律和法则,就像拉弓射箭一样吧?高了就压低,低了就抬高,弓弦太满就减少力量,弓弦松弛了则加大力量。

    自然规律是这样的,减少多余而弥补不足;社会法则却相反,减少不足而供养有余。谁能够以有余来弥补天下的不足?大概只有按照天道行事的圣人了。

    四 除了论“道”,老子是如何看待“德”的呢?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

    老子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符合道的思想,是道在世间的显现,带有“无为而无不为”特征。下德包含仁、义、礼,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所以,失去道之后有了仁德,失去仁德之后有道义了,失去道义之后有了礼仪。礼仪,是缺乏忠信和诚实的,是祸乱的开始。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所说的上德是顺应天道的,无需特意修炼,是最大的德;而孔子所说的德——仁、义、礼,需要后天人为的教化,被老子称为的下德。

    五 在治国、用兵、修身、养生等方面,老子皆有论述,这里各选一例

    老子论“道”说“德”,为的是构建一个理想社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如何构建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在治国方面,第十九章写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统治者应丢掉那些智巧,人民就能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虚伪的仁义,人民就能重新变得孝敬和慈爱;抛弃巧诈和趋利的思想,盗贼也就不会出现了。以“巧智”、“仁义”、“巧利”来治理国家是不够的,要让人民思想有所归属:保持朴素的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摈弃浮夸的学问,心无忧患。——老子将自然之道推延到治国方略上,希望统治者无为而治,推崇人的本性回归自然,少私寡欲。

    在用兵打仗方面,第三十章中写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辅佐君王的人,不会依靠军队去征服天下,打仗这种事是会有报应的。军队所到之处,田园荒芜,战争之后,必会产生凶灾之年,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胜利的结果罢了,不敢凭借自己的武力称霸。胜利之后不自负、不炫耀、不骄横,胜利只是不得已而为之,胜利后就不要恃强凌弱了。事情发展到强盛将走向衰落,气势过于强大是不遵循道的结果,不遵循道就会早早地走向衰落。——老子是反对以战争来称霸天下的,指出战争的结果将会出现荒地、荒年,对于打仗胜利的一方而言,既然已经是强者了,就必须收敛,不能自高自大,否则,只会加速由繁盛到衰败的过程。用兵之道,是保守战果,也能体现仁慈之德。

    在修身方面,第九章写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自恃能力高而骄傲自满,不如适可而止;打磨得非常锐利的铁器,难以长久地保持这种尖锐;黄金美玉堆满厅堂,常常不能够守住这些财富;富有而骄横,将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祸患。功名成就的时候就需要急流勇退了,这是符合天地大道的。——老子深解天地自然之道,日中则昃,月满则亏,进而告诫世人:物盛则衰,乐极则悲,凡事当适可而止,戒满戒贪,方能善终善全。

    在养生方面,第十二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美味珍馐,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激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而不追逐声色之乐,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老子认为:五色、五味、五音、猎杀和珍希物品,这些东西都会给世人带来极大的危害,让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应该做到为腹不为目,也就是理性的、节制的生活,老子的思想是“贵无不贵有”。这个思想在疯狂追逐物质享乐的今天是有警醒意义的。

    每每看完《道德经》,总是似有所得,又难以言说,写出来说出来,大概都是画蛇添足的,想起仓央嘉措的一首小诗《见与不见》,略改几个字,似乎可以代表我的感觉。

    你见,或者不见,道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道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道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道就在那里,不舍不弃。

    让你住进道的怀里,或者,让道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欢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zkh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