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深刻反思了一下自己。
我们的求职营两期结束了,要和各位助教老师结算费用,项目合伙人来找我说,结算中出了点问题。
求职营助教老师中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猎头朋友,工作经验10+年头,面试过成千上万的应聘者,非常的优秀和适合。
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咨询费用很贵的人,他愿意来服务社群学习类的项目,做一对一的答疑。
所以我把他推荐给求职营的负责人时,负责人非常开心,当时约定好,一期服务100人,价格xxx元。
然后求职营的招生就开始了。
真正开始之后,情况有变化了。
运营人员发现一个群50个人左右人数比较合适,不然服务起来会比较混乱。
所以我们临时决定,限招50人,为这50人提供更好更精准的服务。
当时一期招生人数做改动的时候,我和运营负责人说,你要和各位助教老师去说清楚,人数变动之后一期服务的价格。
当时负责人给我的反馈是:
“老师应该都知道价格和人数有关吧,你服务100人和50人当然不一样啊,这个需要专门去说一下吗?”
对方也没有提,应该是没有异议。
后来这个事情就在忙碌中忘记了。
求职营结束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有一位四线城市的学员,原来找不到工作,一下拿到了4个offer,顿时让人成就感满满。
在这种开心当中,大家顺理成章的继续合作下去了。
结果到了月度会计去结算的时候,我朋友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按照期数去结算?
项目合伙人给的反馈是:
“因为工作量不一样啊。”
我朋友说:
“对我来说,一期付出的心力是一样的,我14天的关注都在学生身上,每晚都要和学生打电话”
朋友很委屈,因为他真的超级认真,并且很投入的在做这件事情。
他觉得,招生政策变化,不属于他的原因,所以应该按照原价格结算。
可是我的项目合伙人也很坚持,他觉得不可思议:
“怎么会有人觉得,人数变了,费用还是一样呢?”
我知道拿着手机看文章的你,一定在心里默默的站队。
不用站队,这种事情本身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期,100人,费用xxx元,你觉得标准是期数?还是人数?
当一件事情存在模糊地带的时候,人下意识的会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解释。
所以我没有插手这件事情,而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我觉得,他们必须在这件事情上得到教训。
事情就坏在了“不好意思”。
其实当一个班的规模发生变化的时候,两个人心里都应该会嘀咕一下,毕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人数变了,费用会不会变?
但是谁也没有说出来。
为什么,因为想要避免冲突。
人太害怕冲突了。
如果谈了,双方意见不同怎么办?不合作了吗?很尴尬的。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人会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有朋友,为了避免尴尬和冲突,给寝室人打了一年的热水;
我妈,为了避免尴尬和冲突,被我一个亲戚坑了3万块钱,还在那儿自我安慰;
我,有一次想买一个相机,朋友不由分说的给我寄了一台,然后委婉的提出了付款需求。
我当时非常火大,我并不是想买你这一款相机,而且搞不好我去别处买还有打折。
但是为了避免尴尬和冲突,我还是把钱付了。
熟人谈钱,谁脸皮厚谁占便宜。
每次吃了亏以后,都提醒自己下次脸皮厚一点,但下次还是一样,根本张不开嘴。
朋友之间,到底如何谈钱?
我之前看《小欢喜》,里面有个情节是海清饰演的董文洁,要和自己的朋友宋倩租房子。
宋倩特别干脆的就说:
“这房子对外租xxx钱,给你打八折,不过房子有个问题,就是风水不太好,你自己决定。”这段话说的非常有水平。
首先,说明白了价格。
其次,表示自己已经吃了点亏,让出一万多的折扣。
最后,给你拒绝的余地,如果你还是觉得贵的话,可以不租,也不伤害感情。
这个就是和朋友谈钱的模板!!!
精髓再提炼一下,那就是9个字。
说清楚,吃点亏,给余地。
如果我的项目合伙人,能去和老师说清楚,大家就能明白对方的期待,不符合的话就不用一直合作,产生更高成本的误解。
如果当时我朋友把相机寄给我的时候,给我一个比外面都便宜点的价格,我也不会觉得他这个人不可交。
如果前两项都做了,还给人拒绝的余地,那么即便分道扬镳,友情仍在。
千万不要和朋友稀里糊涂。
更不要一味的只是说清楚。
如果朋友之间,计算的分毫不差,有时候也会伤感情。
结合我上面写的三招使用,就能让你从容和朋友谈钱。
成为那种清楚坦荡讲义气的人,同时又是温柔体贴给余地的人,你会有更多朋友和财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