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朝那些事(六---王振)

明朝那些事(六---王振)

作者: 酒泉教研室王乾祥 | 来源:发表于2017-08-20 23:10 被阅读0次

说起这位明英宗朱祁镇,他可能能算得上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要论人生的传奇色彩与命运的跌宕起伏,估计除了朱元璋外,无人可与这位皇帝匹敌。他经历过由皇帝变囚徒,由囚徒变太上皇,由太上皇变皇帝。他的政务处理能力不差,为人也很勤快,但有两大污点(打错一仗,杀错一人)。

这段历史,咱得先介绍个太监,王振。朱祁镇是他一手带大的。他是个野心家,朱祁镇小时候他就有掌权的野心。但在他掌权的路上,有两座大山要去翻越。王振要想大权独揽,首先要过三杨这一关,可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小小的王振的那点花招把戏要想在杨士奇、杨荣、杨溥面前献丑,还得回家再练几十年。这三个老江湖活着,王振就只能乖乖地做他的奴才和太监。

但其实真正能够对王振起到遏制作用的,是第二道障碍,就是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十一年前,她是张皇后,十年前,她是张太后,现在,她是张太皇太后。在这十一年中,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每失去一个亲人,她的级别就提升一次。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让人痛苦的提升。这样的一个人,不要说论能力,就是排资历也能吓死人,真正做到了“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有这样的两个障碍,王振的夺权道路可谓任重道远,因此他对三杨礼敬有加,每次到内阁去传旨时候,畏畏缩缩地站在门外,不敢进门,等到三杨发现他站在外面,让他进来时,他都会表现得受宠若惊,这些举动使得三杨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人。然而在他谦恭的表象之下,却不断地拉帮结伙,扩大自己的势力。

三杨可以应付过去,但太皇太后可是应付不过去的,隔那么几天,王振总要被拉过去骂一顿,只能等她老人家自然死亡了。正统七年(1442)十月,历经四朝的张太祖太后离开了人间,王振夺权路上最大的阻碍就此消散。并且此时,杨荣已经去世,而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也已年老多病,回天无术了。他从此大权独揽,广结同党,不但控制了锦衣卫,还收了很多属下。

这时候蒙古的也先统一了蒙古,然后和明朝玩起了商战。他用劣质的马匹冒充好马,索要高价,此外,他还改组了自己的使者队伍,在其中塞入了大量强盗小偷,搅扰沿途居民,到了后来,他派去的几千个商队几乎就不是来做生意的,而是沿路抢劫的盗匪。这一行为让大明帝国十分不满。也先做生意不老实,是个奸商,但王振就比较过分了,竟然全部没收,完全不给钱,这使得也先被彻底激怒了。

本来就跃跃欲试的他,这次的事情更是让他找到了借口,他擦亮刀剑,备好马匹,准备攻打明朝!

相关文章

  • 明朝那些事(六---王振)

    说起这位明英宗朱祁镇,他可能能算得上在明朝的所有皇帝中,要论人生的传奇色彩与命运的跌宕起伏,估计除了朱元璋外,无人...

  •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总结17

    二,关于明朝的大臣六)第六位皇帝朱祁镇时期的大臣 2,王振 王振(?-1449年),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朝初年...

  • 明朝那些事,六

    昨天回家的路上听的,听了几集也没注意,这几集都讲的是燕王朱棣和皇帝朱允文的博弈。 朱棣开始是没想过谋反的,但是身边...

  • 当梦想实现后,该做什么?

    今天读《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时,读到王振这个人物,有些想法没有想通,希望通过文字能梳理出来。 王振原来是乡间的一个...

  • 读《明朝那些事》(六)

    于谦临危受命,成了京城保卫战的总指挥。在举国上下一片恐慌的情绪中,他镇定自若,调兵遣将,巧运粮草,将一切安排得有条...

  • 《明朝那些事》之学官王振的阉割人生(7)

    人最可怕的是不自知,不自量力,则害人害己。其次,人要是没有底线,不知廉耻,或者反常,反人性,那么,此人不可认其为人...

  • 百天读书计划(11.14-2.24)

    文学集 1.百年孤独 2.明朝那些事第五部 3.明朝那些事第六部 4.明朝那些事第七部 5.穆斯林的葬礼 6.化身...

  • 明英宗被俘后群臣为何打群架

    明朝正统十四年秋天,蒙古的瓦剌大军进犯明朝,宦官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为了显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王振故意让大明军...

  • 明英宗被俘后群臣为何打群架

    明朝正统十四年秋天,蒙古的瓦剌大军进犯明朝,宦官王振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为了显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王振故意让大明军...

  • 为什么有些人就像人民币,人见人爱!

    最近在看《明朝那些事》。对其中的明英宗朱祁镇颇感兴趣。虽然对于他误听太监王振的建议出兵御驾亲征,导致土木堡惨剧。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朝那些事(六---王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sq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