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可怕的是不自知,不自量力,则害人害己。其次,人要是没有底线,不知廉耻,或者反常,反人性,那么,此人不可认其为人。王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用这两个特征写下了他荒唐,准确的说是阉割人生。
王振的产生是在明朝当时的特殊背景下才有的,是明朝文官集团与宦官(皇帝)斗争的形成的政治结果。当时的明朝大事决策主要是由内阁拿出意见,皇帝朱批进行确认。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文官集团非常强势,皇帝觉得憋屈,从而在朱瞻基的时候就故意教宦官读书,并安排他们参与朱批参政。刚开始还可以,都在皇帝掌握之中,可是后来随着文宣二帝去逝,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后,他的这个王老师就蠢蠢欲动而造就了一段特殊的历史。
王振是全国学官中的普通一员,工作不出色,还总出点毛病。正值宫内定点选学官领域里比较差的到后宫。这个人就是当时比较让人大跌眼镜的人,有老婆孩子,不要了,就要进宫把自己阉割了,然后寻求人生辉煌。那么,这种不要父母,不要老婆孩子等等,一直在期望开挂的人生,并安排一个主题为剧本,可以衍生出铁路宏远市场。
王振到了宫内干了几件事,让人唏嘘不已。他到了一帮没有什么文化的宫女中重的辛苦钱。没想到还成为了妇女之友,里外形成了一定的名声,后来被选给朱祁镇当老师。走向领导身边也就是如此,可以狐假虎威去杂耍了。当然,事后来看,他早已内心触动,不再给予某些问题阐释的机会。
刚开始,他不得不隐忍,在朱祁镇确定是皇帝以后,他就被当时太皇太后招呼到单位狠狠地弄了他一票。有没有吓到屁滚尿流不可考证了。后来他很久就在太皇太后的看管下小心翼翼。看着可怜,其实必有可恨之处。就家庭而言,不愁吃穿,却不要老婆孩子父母了,宁愿阉割到宫里寻求野心勃勃的梦想。这就不是一个可以认同的人。
后来他权倾朝野之后,结党营私,捞了无数钱财。人生再也不缺东西了,缺成就感和青史留名。这位大仙没有好好估量自己的能力,就着急跳跃起来。他利用皇帝的信任鼓捣朱祁镇亲征蒙古,用了五天时间集结二十万大军像黑社会打架一样就出发了,结局历史书上写了,在王振主演的一错再错路径中走向了土木堡惨败。的的确确历史留名,不过不是青史留名,而是遗臭万年。
王振就在这二十万人陪同的闹剧中被恨恨的杀死在了土木堡,他导演的阉割人生也就谢幕了。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人要学会认识自己,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不能超出想象去表演。二是识人用人要看他所作所为,听其言,观其行,不要被表象迷惑,而是真正观察这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妻女如何,对自己的朋友如何,处事共事如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