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谁说我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谁说我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作者: 耳双生 | 来源:发表于2018-11-30 13:47 被阅读82次

文:耳双生

有位专家名人曾说:

中国家庭大多陷在一个死循环里。父母往往对孩子抱以厚望,早早地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给孩子更好的资源。希望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实现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

这句话初听起来,经常听人这样说,似乎没啥毛病。

可仔细一琢磨,有问题,大有问题。

为什么我们身为父母的,就一定会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

尤其随着80、90后成长为社会的中坚,这句话中所指的父母,也越来越失去了代表性。

我们新晋做父母的,哪一个不是既要忙工作还要管孩子,既奔跑在追逐事业梦想的路上,又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家人孩子?

难道,一旦全心全意的为了孩子付出,就被自然而然的归入到没有人生目标、行尸走肉这类群体了吗?

首先这一点,我们就不答应。

俗话说,生娃容易养娃难。

一出生,奶粉就要用最放心的。

大一点,衣服都要品牌的。

幼儿园要上最好的,兴趣班必须要选最有实力的。

就连以后孩子的婚房都已经在考虑,一定要有学区的。

毕竟,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这么快速,早已经不是过去吃饱喝足就可。

一切都需要物质基础来升级、追上生活质量的步伐,让孩子更健康、更有尊严的得到成长。

对于我们年轻做父母的一代而言,让家人幸福也是一种人生目标。

只有努力奋斗拼搏,才能照顾好家人孩子,这更是我们努力的动力所在和人生极有意义的目标之一。

难道不是吗?

也许,我们很多父辈中的很多家长们,确实是求的一个心理安慰——我尽了我所有的人力物力,你不行,你学不好就不能怨我了。

但当有一天孩子取得的成绩没如所愿,便会如怨妇一般伤心难过,恨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怨孩子的不争气和不努力。

心里不是充满了无尽的焦虑,就是自嘲摇头。

我们不一样,我们真懂得孩子的心理。

幼小的孩子,敏感而多疑,他其实能清楚地感知到父母想要什么,聪明的孩子开始讨好父母,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

到了青春期,开始自我意识觉醒,想要成为自己,又怕伤害父母。

会感激父母,也会恼恨父母,纠结、愤怒、委屈、埋怨全部袭来。

有朋友的孩子能与朋友分享发泄,孤独的孩子只能自我纠缠。

所以,我们会将每个孩子视作独立的生命体,既不是我们上一代生命的延续,也不是所谓的附属品。

我们身为父母应该给予他们独立的空间,不干涉他们的人生,只需做一个偶尔指点迷津的旁观者。

我们自己经历过童年,也读过纪伯伦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我们会告诉自己,任何时候不要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要妄想通过别人之手来实现你未完成的梦想。

即便是自己的孩子。

我们也确实希望把一切都考虑好,给孩子百分之百的需要,但并没指望孩子必须回报一切。

因为,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他们应该要走的路,而这不应该是由父母来决定,他们有决定的权力。

我们不能披着爱的外套装着专制的内核。我们虽然给他的是我们能考虑到的一切,但并没有让这一切附加着任何的回报。

如果说一定有回报,这回报就是看着他幸福健康,给我们带来快乐和自信的笑。

有人问,为什么现在的父母要给孩子报那么多补习班?是不是,你对她最深的希望,与你的童年有关?

一个写字很丑的妈妈会送孩子去学书法,一个身体孱弱的爸爸会让孩子去学跆拳道。

难道,对孩子的期望中,深藏着的是自己童年的种种遗憾?

不,这么理解有点太过片面。

我们不否认,我们为孩子做了很多选择,一些选择会源自一些个人的经历或者不甘,但并不代表这就是全部。

我们认识到孩子未来的路肯定不易,我们有责任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安排最好的条件。

各种补习班,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未来某个结果,只因为保持着长期优秀,才能养成自信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灵。

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很火,名字叫《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这篇文章提出家长有五个层次。: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们都会按照最好要求来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谁说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我们的希望是,与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做更好的自己。


此文略有修改后首发于公众号:贝雷猫

谁说我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相关文章

  • 谁说我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文:耳双生 有位专家名人曾说: 中国家庭大多陷在一个死循环里。父母往往对孩子抱以厚望,早早地放弃自己的人生目标,给...

  • 通往强者之路

    弱者崇拜强者,把希望都寄托在强者身上。 强者拍着他的肩膀说:朋友,你如果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那你只能当一辈子的弱...

  • 做到强者和弱者自由切换,就好了

    弱者崇拜强者,把希望都寄托在强者身上。 强者拍着他的肩膀说,朋友,你如果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那你只能当一辈子的弱...

  • 弱者与强者 20220528 晨间日记

    弱者崇拜强者,把希望都寄托在强者身上。 强者拍着他的肩膀说:朋友,你如果把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那你只能当一辈子的弱...

  • 我恨你!谢谢你!

    曾经我以为他是我的唯一,曾经我以为我们会永远幸福,曾经我以为我就是他的全部,曾经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 沟通能力

    孩子是我们的宝,是未来的希望,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我...

  • 这样和孩子沟通最有效

    孩子是我们的宝,是未来的希望,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了。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我...

  • 五福贝:为何越穷的家庭越想着要多生几胎?

    我们总说要拼爹,但现实往往却成了“拼孩子”! 很多家庭,尤其是贫困的家庭,把所有的希望都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

  • 保姆型父母

    有这么一种父母,把自己全部的时间、精力、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 事事为孩子包办,事事为孩子解决,把孩子的...

  • 不该依靠任何人

    当你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把快乐也寄托在了别人的身上。你的情绪便不再被自己把控。 你盼着别人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说我们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w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