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剑啸书生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就说中国的成语也是传遍海内外,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成语故事都蕴含着一个发人深省的智慧哲理。
中国成语不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口头禅,也是生存之道,就连很多老外也活学活用,出口成章。
说到中国成语,有一个成语人尽皆知,那就是:“借鸡生蛋。”
什么是借鸡生蛋?
说粗俗一点,好比一对夫妻,妻子身体不好多年不孕,为了传宗接代,丈夫只好和妻子商量去外省请个陌生女人帮忙,待孩子生下包个大红包给陌生女人,小俩口消失一年半载之后抱儿归家。
生活中这种借鸡生蛋的案例屡见不鲜,也屡禁不止,很多商业人士更是把它用于商业,要不,怎么会有无奸不商这一说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8575/3e48435b30703d21.jpeg)
既然一直在说借鸡生蛋的话题,咱们就来扒一扒简书里借鸡生蛋的那些人那些事。
有的人压根都不会写作,为什么成了简书里的香饽饽?
其主要原因,她(他)把网上热门的文章私自转到自己的简书专题里供人欣赏,加上一点点颜值和一点点炒作,自然就引来很多人的关注追捧,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靠脸吃饭的年代,认识一个人始于颜值。
虽然作品不是她(他)本人的原创,还是会有不少人去关注去追捧,说来说去都是颜值和炒作起了关健作用,久而久之,追捧者与贼人建立了关系,明知作品是另一个人的,仍不断的往贼人脸上贴金,而贼人的欲望也变得日渐膨胀,追捧者敢送,贼人就敢收。
某追捧者为什么不去简书关注众多原创好作品,反而去追捧那被偷来的作品,在真与假之间变得麻木不仁,一个劲的往贼人脸上贴金,把贼人捧得飘飘然。
有人说,他们才不管这些呢,建立互粉联盟就是为了互相往脸上贴金,作品是偷来的抢来的还是抄来的都无所谓。
反正社会总是不断的制造出一部分只会看重华丽外表以貌取人的“贱骨头。”
网上那个知名的原创作者若是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某人偷偷拿到简书吸粉扩充实力,不气死也会感叹的说一句:唉!码字不易,辛辛苦苦却给别人做嫁衣。
原作者会开心吗,会善罢甘休吗?答案交给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8575/2eb82387b59f04a4.jpeg)
汉光武帝借绿林好汉农民起义军平定天下,最后杀了农民领袖,自己夺取帝位。
明太祖朱元璋借弥勒教,明教等教派起义军打下根基,最后建立王朝。
平西王吴三桂,借袁崇焕将军的势击溃清五万人马。
借鸡生蛋的确很占优势,的确会获得很多好处,但是做任何事掌握不好尺度就容易出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第三条规定,已在报刊网络刊登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报刊、期刊社、网络提供者受著作权人委托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在网络进行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作品范围的,认定为侵权。
因此,如果在网上发表的文章作品作出了不准转载的声明,或者没有作出不准转载的声明,但其它网站和个人转载没有支付报酬,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可以要求侵权者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赔偿损失。
汪峰的歌曲《春天里》为什么不允许旭日阳刚唱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歌曲侵权、影视侵权、广告侵权的案例这有很多,这里不多废话了。
很多事,不玩过火没人会注意,也许有的人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旦过火,不经别人准许,把别人的作品用于商业化,并产生价值,必定会引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48575/ea4531bff1639203.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