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纳兰性德《画堂春》赏析(摘抄)

纳兰性德《画堂春》赏析(摘抄)

作者: 人淡如菊chen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20:34 被阅读0次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满洲人,字容若。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

译文: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却偏偏不能在一起,两地分隔。

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不知道上苍究竟为谁,造就这美丽青春。一为裴航,乞浆蓝桥,而得妻云英;一为嫦娥,窃不死药,而飞奔月宫。

如果能够像牛郎织女一样,于天河相见,即使抛却荣华富贵也心甘。

赏析

上片化用成句,说相亲相爱的“一双人”无端被拆散。不曾交代相关故事,也没有具体情节。下片以“故事”说故事,借古老传说,为透露消息。

  劈头便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明白如话,更无丝毫的妆点;素面朝天,为有天姿的底蕴。这样的句子,并不曾经过眉间心上的构思、语为惊人的推敲、诗囊行吟的揣摩,不过是脱口而出,再无其他道理。

  下片转折,接连用典。小令一般以频繁用典为大忌,此为通例,而才子手笔,再多的禁忌也要退避三舍。

  用典很讲究,也很完美。连用典而显不生涩,丝毫没有堆砌的感觉。这两个典故又是截然相反的意思,用在一起不冲突,还有互相推动的感觉,丰富了词义,这是难得的。我一向主张,诗词要么就少用典,没那功力别急着显摆,要用就用到大音若稀,大象无形的境界,干干脆脆融汇贯通。

  结句则采用了中国诗词用典时暗示的力量。容若有意让词意由"饮牛津"过渡到"牛衣对泣"容若乃权相之子,本不贫,现在用"相对忘贫"之语,无非说如果我能同她相见,一个像牛郎,一个像织女,便也可以相对忘言了。如若能结合,便是做睡在牛衣中的贫贱夫妇,我们也满足。

相关文章

  • 纳兰性德《画堂春》赏析(摘抄)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

  • 画堂春——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2020-02-14

    画堂春 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

  • 瘦金体——书纳兰性德《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绝 唱

    《画堂春》 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

  • 诗选(三十八)

    画堂春 清·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她不感动,你不清醒,后半生不过了?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 曾经读纳兰生平简介,感触颇深,美好的...

  • 2019•1•2

    【春华启智•家庭教育】黄老师读书时间:古诗赏析——(清)纳兰性德的一首诗《木兰花令》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

  • 骨子里撩骚的三月奔游赏烟花

    开了春的春,比开了花的春,少了一抹纳兰性德的《画堂春》。然而,此春却不是彼春,人们对阳春三月的顺势期许,自然没有诗...

  • 摘抄—纳兰性德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纳兰性德《画堂春》赏析(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zo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