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斤计较的本质,就是“我认为计算结果是这样的。”
从这个逻辑根源上追诉,大家就可以轻易发现。只有一个斤斤计较的人,是没有办法“较”的。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不兼容的【计算结果】出现,才会在一个区域内【计较】。
那么问题就来了。往往会有人高高在上的告诉你“别计较了。”
说这句话的人,自身是不是一个计较的人呢?
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对话。
甲——称的结果是35.6
乙——35算了吧
甲——明明是35.6啊……
乙——就35咯
甲——我们只能按结果计算。
乙——你这人怎么这么斤斤计较呢?你这样是做不好生意的。遂走开。
从头到尾,两个人的冲突关键点,都是“应该按我说的结果计算”
那凭么乙可以说甲“计较”?
因为乙想把问题拉到“情感层面”,以此获取他人的“情感支持”。
对话因此可能会变成以下的内容。
乙——大家来看看啊,甲这个人真计较?(情感制高点)
乙——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人身攻击)
乙——多挣了这一点就能发财?(继续人身攻击)
乙——你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继续)
即便如此,乙虽然绕开了问题的核心。
但最终乙支持的,依旧是【应该按35计】,从头到尾没有变过。
最后的问题来了,既然乙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乙是不是计较呢?
所以,当一个人说你“计较”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逻辑陷阱。
为什么?
因为如果是一个计较的人,和另一个不计较的人,对话是这样的。
甲——称的结果是35.6
丙——好,35.6
乙——虽然称的结果是35.6,但是35算了吧
丙——好,35
So,就是这样。
最后,这里补充一个,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购物,而不是【主持公道】,如果我们期望对方优惠,可以砍价。但对方也有权不接受你的砍价。不过,不推荐占据情感制高点,更不推荐进行人身攻击。这才是买卖不成仁义在。(对了,反制这种策略,就可以采用“抱歉,卖不起。您也别生气,咱们明码标价,买卖不成仁义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