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宝 张宝Paul 今天
正文共:3468字9图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来吃药啦:
如果你和我一样,每天的时间都被太多的事情(特别是手机)给分割,并逐步的被其所控的时候,很可能早已经陷入“心智残疾”的陷阱之中。
不信你看,你如果连续个3、5天的时间不碰手机,或者每天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累计时间不超过2小时。
你看,你会难受吗?
若难受了,恭喜你和我一样生病了。
你看,虚拟的互联网社交等各种便利的产品,占据了我们太多的时间,进而产生了太多的依赖。
我们越来越难进行深度的工作和思考。
乖,听话,接下来和我一起来吃药治疗吧(非实物药品)!
— 1 —
深度工作
本书由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所著《深度工作》,荣格有着自己的专属小阁楼,他的大部分的创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随着社会发展的有利于快,进行深度工作和思考为我们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大,同样也越来越稀缺。
在职场的职业活动中,如果你想创造更大的财富价值,让自己成为稀缺型人才,深度工作这项技能就越发的重要。
深度的工作,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内容,往往也会让我们造出更大的价值。
深度工作(Deep Work)是指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则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深度工作》其实就好比一个“冰山”模型,而我们往往要探索的就是,冰山下深度工作的那一部分,而非冰山上肉眼看见的浅度工作的那部分。
在目前新的经济形式上,往往能够和机器人对话的高级工人、个人IP、资本家这3类人也更容易吃香。因为他们都具备两种核心能力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而这些核心的能力都是需要“深度工作”的协助,往往我们都知道,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可以通过大量有效的刻意练习来完成的。
而在我们的大脑中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叫做髓磷脂。
髓磷脂是链接大脑中各神经元之间非常重要的物质,刻意练习可以促使我们的大脑中出现更多的髓磷脂将我们大脑中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的紧密。
所以你看,当我们读了很多书后,我们在去做一个分享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引用到多本书中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大脑中的髓磷脂开始越来越多了。
通过不断的联系,分泌出更多的髓磷脂,带来更多的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也正是我们刻意练习的精髓所在。
深度的工作和思考,才是我们真正开始突破的地方。
— 2 —
为什么难
在我们如今的社会,我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实在是太多了,有着太多的东西会让我们分神。以及难以度量的黑洞,你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干了些什么,又在这些事情上都花了多少时间。
每天忙忙碌碌的,好像做了很多的事情,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干,聊聊天、点点赞,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在《思考,快与慢》与《怪诞脑科学》中都有提到,我们的大脑其实是很懒的,从原始人到目前的现代人,我们的大脑都有一个习惯,能不动脑的就不动脑,很多的事情,往往我们都是采用条件反射似的低功耗的方式去处理,这也是最自然、最惬意的一种状态。
当面对更加复杂的多任务处理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的大脑开始去思考和解决这个是否费劲的事情,会让我们感受到痛苦,不符合最小的助力原则。往往我们也就做着最简单而又重复的不需要太动脑的事情。
你看为什么很多人,明天都十分的忙碌,把自己搞的十分的疲惫,来蒙蔽自己,工作很努力,做了很多事情。
事实上我们都一直到把精力浪费在了,冰山上一层,一直做着肤浅而又没有太多成长性的事情,慢慢的沦为一个越来越肤浅的智人。
自然工作好多年的你,却敌不过那些能够深入思考的工作者。
个人的成长、职场的晋升和你多大,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你是否能够快速的进入深度工作和思考的状态,抓住问题的本质,往往更关键。
— 3 —
如何做
01
你需要知道,往往我们面临的困难,都是来自于“欲望”的攻击。
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希望可以做捷径,也就是“阻力最小”的那条路。
你都需要一套自己的哲学,来为自己营造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工作&思考的过程,让自己进入到心流的状态。
书中也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哲学类别。
第一:禁欲主义哲学(Mona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通过摒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禁
欲主义哲学的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
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
第二:双峰哲学(Bimodal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成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
第三:节奏哲学(Rhythm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这种哲学认为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将其转化成一种简单的常规习惯。实施节奏哲学的另外一种常见方式是拿掉链条法中的视觉辅助工具,转而设定一个启动时间,每天在这个时间开始深度工作
双峰哲学和节奏哲学对比
双峰哲学效率比节奏哲学高,但是需要的自控力/压力比较强。节奏哲学下或许难以达到双峰哲学追随者喜好的最高强度深度思考。然而,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更符合人类的真实天性。
第四:新闻记者哲学(Journalistic Philosophy)的深度工作日程安排
将这种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称作记者哲学
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能立刻转入深度工作模式,苦心打磨他那本书
每一种哲学适用于不同的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个,而我用的最多的就是记者哲学,因为我本书的工作事物性的事情太多,太杂,往往我一有空闲时间,就会停下来进入深度的思考。
凌晨下班回家,走在深南大道的路上,往往也是我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因为几乎没有任何的干扰存在。
接下来,我们就是要进行习惯化,让这样的深度思考的状态,成为我们的日常。
为自己定制深度工作的场所,打造充满仪式感的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变,在行为约束自己要“全神贯注”般的认真工作,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自我内心的强大“自律”。
同时适当的为自己放松,出来和协助者交谈,碰撞思维的火花,出来散散步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在辅以经商般的严谨态度去执行,让自己所做之事,有方针指导,有提醒、有数据、有结果反馈。
02
学会拥抱无聊,做有价值的事情。
其实拥抱无聊,也就是在自我独处的能力。
当我们明天都在进行多任务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时期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是无法持续维持在一个点的,他们往往都是分散的,长此以往我们就启动了很多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每天好像并没有做太多的事情,却总感觉非常的疲惫。
这就好比我们的手机,后台挂了太多的后台应用,自然耗电也就很大。
这个时候,我们基本都是处于"心智残疾“的状态。
你看,你每天会有多少次忍不住自己的手,反复的打开手机、看看聊天记录、看看朋友圈那怕没有什么重要的时期,也忍不住,在定下来短暂停留的几分钟的时间里,都会打开手机。
我们要学会远离这些,不断反复让我们分心的事情上面去,必然社交媒体,浮浅的工作等。
而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对自我进行深度思考的修炼。
我们人这一生的时间总长度都是有限的,如何我们平时把太多的时间都消耗在了那些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无聊的等肤浅的对自己没有太多增值的事情上去的时候。
久而久之这样不断分心重复的习惯,就会逐步的蚕食我们的思维,慢慢的出现”心智残疾“的状态,而不自知。
避免在这样轻松的方向上一直的走下去,而一直进行熵增下去。
有限的时间内,除开一些必要的肤浅的工作外,我们更应进行逆熵增的方向 ,适当的去做一些调整,去挑战那些让我们感受到痛苦的事情,往往在"反人性”的挑战过程中,而又是我们的思维、认知开始迭代的开始。
写在最后
越是不费脑的事情,往往是我们越容易接受和去做的事情。
如果你想变的更好,这些越是容易的事情,看视乎它消耗的大脑能量很小,实则很大,往往也是你开始患上“心智残疾”的开始。
尝试减少肤浅的、没有太多意义的事情,对自己时间的过渡消耗。换一种方式,多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全神贯注的去工作、去思考。
了解我们大脑的运作规则,通过刻意的练习,为自己设计充满仪式感的环境,进而让自己的在专注的状态下,体会认真工作的“心流”,同时辅以恰当的反馈。
让自己的大脑不断的产生更多是髓磷脂,链接更多的神经元,让我们持续的进化成为一个深度的智人。
未来属于那些,能够进行自我约束、严于律己、有着自我规划的智人。
-小宝-
-2020.04.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