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着北京来的博主在上海探店时他提到了一件事,在人均四位数的惠灵顿牛排馆吃牛排时,邻桌坐着一对情侣,他们没有谈情也没有说爱,而是讨论着巴以冲突,聊着犹太纳粹,最让他吃惊的还不是他们的聊天内容,是吃完饭后两个人买单居然是AA,然后手挽着手,相亲相爱地走出了餐厅,他顿时对他们刮目相看。
小尤对此会心一笑,充分理解北方人,特别是北方男人,为什么会如果吃惊。小尤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北方同事,每次和他吃饭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争取到给自己买单的机会,为此还和他讨论了好几回。
他说:“在我们那儿,吃饭让女人付钱会让人看不起的。”
小尤说:“每次都让你付钱,我感觉不太好。”
“没有关系,我不介意。”
“你太太难道没有意见吗?”
虽然说都是些小钱,但也架不住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除去心安理得能占别人便宜的,对小尤颇有心理负担。
有些人说上海人太过精明算计,不肯大方请客也许也是其中一条,但对于小尤来说,从小的家庭教育就是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被请客同样也是其中一条。有人要说了大可以回请嘛,下次吗?也许没有下次了,还不如在这一次就利落解决。
北方的博主把这一行为概括为:“做好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其实小尤要说,这同时也是不给自己添麻烦,对于人情世故不是特别通达的她来说,惦记着这件事,心里不爽利,找机会还人情,真的很费脑细胞。
最近又看到了另一件事,有位自称在医院工作的00后,同事家人去世了,护士长提出科室里每个人给50元表示一下。
小尤看完没想到,一没想到,同事的家人去世了还得送人情,这在她身边极为少见,本人对此不是低调处理,就是知道了的人也从来没有提出要一起凑份子,更别说还会去参加同事亲戚的葬礼,那更是天方夜谭。是上海人又冷漠了?还是她的工作环境和与同事的关系没到那一步。
二没想到,这人情只要50块,现在还存在两位数的人情?这怕不是在几十年前的行情吧,一个人根本拿不出手,凑份子才能如此便宜。
三没想到,有人不想出钱,虽然50块并不多,但50块钱也是钱,有人不想花在这方面,勉强可以理解,但还说这是歪风邪气,嗯......就难免会引来口诛笔伐了,这点人情世故都不懂,怎么在社会上混呐,以后也别想得到周围人的帮助!
小尤想,对于人际交往、人情世故、风俗习惯,一代人是不是也弱于一代人呢?以前很多复杂的传统,现在保留下来的所剩无几,每一代人都在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繁就简,更新迭代,上一代人无法理解下一代人的行为方式,下一代人又无法理解下下一代人的思维模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