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迅猛发达的今天,人们好像越来越不受“有没有文化底蕴”这回事的制约了。
从前的共识是“没文化真可怕”,没有积累,谁都不敢冒充大拿。现如今哪怕从来没听说的词语,比如YYDS,只要稍微沉稳三秒,搜索一下,立马可以秒变专业人士侃侃而谈。
在一个对语言文字越来越失去敬畏的时代,那些潜入你印象中的热词,生命周期特别短暂,有时候仅仅是为了表达群体情绪,寻求一种似是而非的归属感。
在新加坡的四年,我加入了社区的华文讲演会,在国内的时候我相信是绝不可能参加这样的社群和活动的,因为我想当然地觉得,自己的中文水平,已经不需要通过一个讲演会来进行再度提升了。
在裕华讲演会的经历,让我对这样的自满自足产生了颠覆。每一次讲演会的月度例会活动,都有作业讲员、评论员、语言评论、总评论,还有计时员、尾音员等各种职能,整个进阶系统,是一个包含各个专业路径的完善体系。
比如,每一次例会的尾音员,会记录每一位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出现的“嗯,啊,呃”这样的尾音,作为修正建议,进行反馈。
新加坡的华人同胞,就是这样认真而赤诚地对待自己的母语。反倒是国内的人们,会以一种略带调侃的态度,将本真的文字感知改造得面目全非。这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
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文化现象,却也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商业世界。谐音梗、反差萌随处可见,对大众从功能需求向情绪需求、审美需求的演进,也是一种合理的迎合。
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