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介绍
工厂方法模式是应用最广泛的模式之一,也是创建型模式之一。
工厂方法模式指的是定义出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听起来可能不太懂,没关系,往下看慢慢就明白了。
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模式,在我们平时开发中应用非常广泛,也许你并不知道,但你已经使用了无数次该模式。
使用场景
在任何需要生成复杂对象的地方,都可以用使用工厂方法模式。简单对象无需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更无需使用建造者模式,因为这样反而会损失性能。
模式构成
工厂方法模式的成员构成如下:
- Product:商品功能的抽象。
- ConcreteProduct:商品功能的具体实现。
- Factory:生产商品的工厂抽象。
- ConcreteFactory:生产商品的工厂具体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工厂方法模式中的Product和建造者模式中的Product是有区别的:
前者的Product指的是商品的功能,后者指的是商品的属性。
也就是两者Product中封装的内容是不一致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结构。
模式示例
如果将汽车的功能抽象出来,其实都是一致的,无非是有些高级功能,有的汽车有,有的汽车没有。
但是最基本的功能,比如驾驶、大灯、雨刷等功能,是所有汽车都应该具备的。
不过就算是这些都具备的功能,也会因车的品牌、型号的不同,存在差异。
这些就是后话了,我们现在就开始用工厂方法模式的代码来实现上述示例。
先来创建汽车Product,它应该包含汽车所有的功能:
public interface CarProduct {
/**
* 汽车-通用功能封装
* 开始驾驶
*/
void drive();
/**
* 汽车-通用功能封装
* 打开车的大灯
*/
void openHeadlamps();
//....省略其他功能
}
可以看出,我们的汽车商品包含驾驶以及大灯两个功能。
两个最简单的功能,在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车下都会存在差异:
奥迪A6L:
public class AudiA6L implements CarProduct{
@Override
public void drive() {
Log.i("factory","奥迪A6L,平稳起步。");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nHeadlamps() {
Log.i("factory","奥迪A6L,尊享华丽大灯打开!");
}
}
奔驰E260L:
public class BenzE260L implements CarProd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ive() {
Log.i("factory","奔驰E260L,弹射起步!");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nHeadlamps() {
Log.i("factory","奔驰E260L,标配大灯打开。");
}
}
我们创建了两款汽车,分别去实现了CarProduct
,并且实现了各自功能的细节。
栗子而已,各位看官可不要因为奔驰E260L能不能弹射起步和我撕啊。
如果还有其他类型的汽车,我们只需要接着创建类去实现
CarProduct
即可。接下来我们就要创建汽车的生产工厂了:
public abstract class CarFactory {
/**
* 创建CarProduct
*
* @return CarProduct
*/
public abstract CarProduct createProduct();
}
可以看出我们的抽象工厂中,返回了抽象的商品对象。
那么我们应该在工厂实现中,实现创建商品的具体细节:
奥迪A6L的工厂:
public class AudiA6LFactory extends Ca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CarProduct createProduct() {
return new AudiA6L();
}
}
奔驰E260L的工厂:
public class BenzE260LFactory extends Ca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CarProduct createProduct() {
return new BenzE260L();
}
}
因为示例比较简单,仅仅是new的操作,实际创建汽车会更复杂一些。
接下来我们写一些测试代码:
//创建奔驰工厂
CarFactory carFactory1 = new BenzE260LFactory();
BenzE260L product1 = (BenzE260L) carFactory1.createProduct();
product1.drive();
product1.openHeadlamps();
//创建奥迪工厂
CarFactory carFactory2 = new AudiA6LFactory();
AudiA6L product2 = (AudiA6L) carFactory2.createProduct();
product2.drive();
product2.openHeadlamps();
这里注意一点,创建工厂的代码是利用面向对象思想中多态思想(继承、重写、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来书写的。
接下来打印的Log如下:
factory: 奔驰E260L,弹射起步!
factory: 奔驰E260L,标配大灯打开。
factory: 奥迪A6L,平稳起步。
factory: 奥迪A6L,尊享华丽大灯打开!
到这里,我们最基本的工厂方法模式已经实现了。
但是到这里还有一个缺陷:商品实现与工厂实现一对一。
也就是说每多出一个汽车类型、就要为其创建一个具体工厂实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工厂抽象、工厂细节进行优化,利用泛型和反射来实现商品实现与工厂实现多对一:
public abstract class NewCarFactory {
/**
* 利用泛型来决定要生成的具体商品
*
* @param clz 具体商品的类名class
* @param <T> 具体商品的类名
* @return 具体商品类
*/
public abstract <T extends CarProduct> T createProduct(Class<T> clz);
}
上面代码就是经过优化的抽象工厂,创建方法增加了一个参数,决定了要创建的具体商品。
接下来是工厂的具体细节,应该具备创建任意商品的功能:
public class CarConcreteFactory extends NewCarFactory {
@Override
public <T extends CarProduct> T createProduct(Class<T> clz) {
CarProduct product = null;
try {
product = (CarProduct) Class.forName(clz.getName()).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T) product;
}
}
我们用参数得到类名,然后通过反射来创建对应的类。
这样子我们只要有这么一个工厂细节,就能应对所有的商品创建。
写一下测试代码:
//创建通用汽车工厂
NewCarFactory carFactory = new CarConcreteFactory();
//创建奔驰E260L
BenzE260L benzE260L = carFactory.createProduct(BenzE260L.class);
//创建奥迪A6L
AudiA6L audiA6L = carFactory.createProduct(AudiA6L.class);
//测试
benzE260L.drive();
audiA6L.drive();
benzE260L.openHeadlamps();
audiA6L.openHeadlamps();
只有一个工厂,生产出了不同类型的汽车。
factory: 奔驰E260L,弹射起步!
factory: 奥迪A6L,平稳起步。
factory: 奔驰E260L,标配大灯打开。
factory: 奥迪A6L,尊享华丽大灯打开!
结果是一致的。
两种实现方式都可以,利用反射的方式更简洁而已。
而且上面一对一的写法,还有一个名字:多工厂方法模式。
总结
工厂方法模式对于大家来说是非常好理解的一个模式,即便是第一次听说,只要读者懂点Java知识,理解这个模式绝对不难。
工厂方法模式也存在缺陷:每次我们添加新的商品时,都要创建新的类。
如果你辞职了,让不懂工厂方法模式的人接手了,这简直是折磨,因为虽然解耦了,但是代码复杂度也随之提升了。
是否使用工厂方法模式,需要设计者,你,来决定。
感谢
《Android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 何红辉、关爱民 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