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喜公号原创作品,作者若水,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搬运。
我们碰到什么人,是缘分;我们碰到什么样的书,应该也是。继续看《没有行李的旅行》,无意间在图书馆看到的,但是最近真的爱不释手,而且不急着看完,就像跟一个老朋友聊天,总想着时间能慢一些。书中,男主和女主闹了小别扭,女主自己出走了。女主在街头闲逛,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更多地注意外界。她看到在伊斯坦布尔的街道,一家家商店老板怔怔地望向远方,就那样发呆,没人着急挪动身体打开报纸或者刷手机。
在这里,惯常看到个人发呆和集体发呆。而在美国,她说:这样的场景只能出现在公交车站、美术馆和街头游民。在一些所谓的落后的地区,我也经常看到这样悠闲的发呆,就着茶,一群人闲聊。之前我曾经很看不惯这样的“kill time”的做法。但现在,偶尔却很欣赏,因为忙其实是“心+亡”,还是偶尔歇一歇,观照一下周遭,看看身边的环境和人,这样比较地符合常规。以前记得谁说过:我们一切一切的努力,无非是忙着“赴死”。终点都是一样。
书中引述了同样自己也很喜欢的哲学家阿兰.德波顿的话:无论如何,一切事物终将消逝。以永恒的标准来看,激励我们往上爬的事物,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当然,这绝对不是看轻物质,面包是重要的,牛奶也是,但需要一点点的云淡风轻。生命,绝非吃饱穿暖,或者比别人吃得更好,穿得更靓,住更大的房子。女主出发前其实正在抑郁症中,她爸妈虽然担心,但开明的家人还是同意她和刚认识的网友出来旅游。
这样大度的爸妈其实也真厉害。女主写到父亲曾经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系的研究生,他曾看到萨特的独幕剧《禁闭》,了解了萨特的一系列观点:他人即地狱,人生是一连串无止境的苦难和无意义的互动......他不能接受人生如此的虚无,就一头扎进了教堂。女主的父亲在洛杉矶认识了女主的母亲。母亲同样也是因为看到萨特的小说,开始关心起哲学、宗教等问题来。这不能不说是冥冥中的缘分。相似的人会走到一起。
女主说这些,是想表明她遗传了父母总追问存在意义的那一面,她也常追问,经常东想西想。这让我想起自己大学期间翻阅那些哲学书籍时,也觉得特别有好感,还一度去哲学系晃荡,后来才决定到新闻系学习。
女主和男主去土耳其的时候,正是游行云集的时期,爸妈心里担心,但不能说出来,作者的妈妈很有因果观,她这样自嘲:“生了五个爱流浪的小孩,大概是我18岁就逃开家的报应。”嘿嘿。不过他们的女儿——女主的这些旅行中思考,我觉得挺有意思。作者也是女主写道:把忧虑说出口,赋予他们声音的重量,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忽略它,继续往前走,才是保险的做法。
更进一步,忽略其实不仅仅是保全,就是顺势往前,就像水会往低处流一样,而已。
如果这样想,人生,可能会简单,很多,很多。
又及:听爸爸说央视播了云南老家五德天坑的事情,听说要开发搞旅游。老爸说:以前老家谁得了麻风病,医治不了,就会送去天坑里居住,与世隔绝。
觉得还挺有意思。那地方类似地下溶洞,风景很美。换一个角度讲,其实也是世外桃源。但对麻风病的当事人来说,肯定不这样想。
福柯写过一本《精神分析学》,追溯过麻风病的起源,也不是了不起的病症,而是一群人对少部分异于己者的排斥。
我也想起之前采访时曾认识的一位老奶奶,她和子女相处不好,子女就借故把她送到了精神病院。推而广之,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讲,其实,很多很多负面的词或者状态,其实也可能是一种塑造和建构。
所以,我们要建构什么,可以从念头开始,把别人想得美好一些,这样世界也会真的美好一些,信么?一起努力吧。
禅喜:正能量治愈系文字,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