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生活、文字亲子教育
孩子,我愿你以自然的方式生长

孩子,我愿你以自然的方式生长

作者: 雒宏军的菜园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5:52 被阅读26次

    文/雒宏军

    明天就要进行期末检测了,说是检测,不过是为了名义上好听一点,无论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知道,那就是考试。和一般的考试别无二致。我们擅长于发明各种美好的词语,用以替代那些不合时宜的词语,换个包装,药还是没变。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意味着早起晚睡的上学日子就要结束了,令人兴奋。然而这也是一个考验,考试意味着一学期的学习画上了一个句号,也是必须给父母一个结果的日子,多数学生内心则充满了恐惧。

    晚上睡觉前,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大师兄》,由甄子丹主演。原以为是部功夫片,不想却是教育片。

    陈侠,是一位初出茅庐的教师,他的学生全是品学皆劣的边缘青年,学校也濒临关闭。陈侠运用非常教学的手法,从家访开始,了解学生成长的背景,投其所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修补各人的家庭关系,化解每位学生的实际问题,最终把全班学生收服。关键时刻,陈侠遇到黑道人物鹰哥,为了学生,陈侠跟鹰哥展开一场守护学生前途的终极大战。

    陈侠为何要做教师?原来这是他的母校。当年自己调皮捣蛋,校长不离不弃,推荐他上了美国的军校,上了战场,看到不断的屠杀,因而思考“有人为生存而努力,但是不管你怎么努力都会看见无数的生命白白牺牲,到底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于是,他回到人生的起点,做了一名教师,他常常告诉学生“你越有知识,你就越有判断能力,你不需要什么都懂,但一定要有判断力。”

    教育的道理都不复杂,无非就是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顺应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建立良性的师生关系,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等等。

    然而,一想到教育,却又夜不能寐,于是就写下这些文字。

    我们的物质生活与十几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我们依然过得不快活,内心充满了焦虑。买房、看病、教育,这三件大概是最让人焦虑的事情。相比较而言,教育可能是影响最深和伤害最大的焦虑。

    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现在流行的择校线路是,农村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县城就读,县城的家长又把孩子送到市区就读,条件允许的还送到省会城市就读,城市的孩子选择重点学校就读。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成本,该买房就买房,该陪读就陪读,可谓费尽心机。

    上学的孩子更不轻松。朋友的孩子还在读小学,每天除了上课,晚上也不闲着,完成了家庭作业,周一练琴,周二四网校上课,周末跆拳道、补课,周内周末,白天夜晚,一周基本上没有什么空闲。一年下来各种培训费就是好几万,但是也得撑着,因为别的家长比自己更拼。

    最近几个部门正在联合整治校外辅导机构,条件达标的继续开张,条件不达标的一律关停,成效颇大。可是家长对于学生补习和托管有着强烈的需求,普通大众也就是让孩子上个补习学校来应对激烈的竞争,如果只是简单的关停,没有其它解决释放的途径,我估摸着不出一年,就会“春风吹又生。”

    各种奥数培训班刚刚因为受到打压,不再气势汹汹明目张胆地做广告,只是偷偷摸摸的存在。但是已经有很多声音为之叫屈,说是奥数毕竟能够锻炼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一关了之。奥数无罪,有罪的是体制。奥数的确是个好东西,但是它是给思维能力超强的学生准备的,适合进行奥数培训的孩子不到5%,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奥数就成了一种无谓的耗费,甚至摧残。

    应试教育曾经被批得体无完肤,但是近来有翻案之势。一些人认为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考上大学,上大学才是真正的成功。如何才能考上大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刻苦刻苦再刻苦,聪明不够时间补,由此绑架了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到了最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个陪绑者。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生活在紧张、恐惧与忙碌之中?为了生活的更好,能够选择更好的职业,有更大的经济自由,这些因素都有,但是各种攀比心理可能更甚。在家长的心目中,“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更好,你有“七十二般武艺”,我必须比你多出一个。激烈的竞争不过是家长对孩子高度期望的背后,自己拟出的一个虚幻的景象,但是很多人都陷于这种虚幻,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我愿你以自然的方式生长。

    自然的生长,就是说不要让孩子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按照一个标准和模式来加工生产。教育应该是农业,而且是十分原始的农业,撒下种子,给予阳光雨露,像禾苗一样自然生长。他的生长是依靠内在的生命力,而非外部的加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必期望小草一定要长成大树。

    自然的生长,意味着教育人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孩子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揠苗助长,不能让孩子去干超出自己体能和智能范围的事情,当然,也不能压制孩子的成长。成人常常在这个地方犯错。

    自然的生长,承认人是不完美的,既然不完美,就可能犯错。对孩子来说,试错也是成长的过程。允许每一个孩子犯错误,不要把孩子的错误或者失误当做什么天大的事情,相反的,一次错误,可能就意味着一次成长。

    自然的生长,就不会长成一个模样,“你有你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红硕花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因势利导,发展个性,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张文质先生说,在你的教育范围内,若存在太多的强迫,孩子势必会遮蔽个性表现出情感的诡异、行为的分裂与人格的障碍等,这是比较危险的信号。因此:“教育介入”必须以孩子的生命健康与“独立自主”为发展目标。(张文质《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层出不穷的青少年自杀事件令人唏嘘不已,这些孩子已经以极端的方式告诉我们,教育不仅可以成就人,教育也会杀人。其实,更多的孩子不会选择自杀,他们选择默默忍受,只是在成人之后,那些在内心刻下的一道道伤痕才会以另一种形式爆发,就如那个二十年后掌掴自己老师的青年。也许,孩子的承受力很强,我们并未看到什么明显的影响,这只是因为缺乏CT那样的诊断手段,事实还被遮蔽而已。

    我们需要反思,还有什么比生命更为重要?还有什么比孩子健康、乐观的活着更为重要?

    最近看纪录片《生门》,感叹于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其中讲述了一个智障母亲的故事。一位智障女孩要做母亲了,她的面貌不是那么端庄,她的手指不是那么灵活,她的语言不是那么流畅,但是她同样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撒娇,不断地和自己的丈夫开玩笑,将要成为母亲的她同样激动,把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叫做“小核桃”。不端庄的脸上表情丰富,不灵活的手指开了网店,不流畅的语言却是言简意赅,表达清晰准确。我们会不由得感叹:一个智障的女孩能够如此阳光的生活,真是不简单。

    看了她的父母,才知道源头所在。孩子出生之后,父母没有嫌弃自己的女儿,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最后没有再生育,而是陪着她一起成长。开朗的母亲笑声不断,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儿而自卑,而是不断的夸奖自己的女儿。一家人过得比别人更快乐,更幸福。

    教育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像别的孩子一样,而是让孩子朝着他自己的方向生长。如果非要比较,分出一个伯仲来,那么就会不快乐,自己不快乐,孩子也不快乐。

    所以呢,当孩子考试结束,回到家里,父母们不要急着询问考试情况,更不必因为考试失误而责罚孩子。父母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然后亲切地告诉孩子:“今天辛苦了,无论你考试成绩如何,我们都爱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我愿你以自然的方式生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tr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