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次读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并在西安喜马拉雅线下读书会分享了这本书,后来这本书我送给了同来参加读书会的一个女孩。
这本书对我影响很深,2022新年再次翻阅了一遍,更有体悟。
断舍离提倡立足当下自我,践行新陈代谢式美学思维,通过选择和决断收获轻盈人生,并不是简单地扔东西,而且收纳也只是整理中的最后一环。它不同于“极简主义”的欲望克制理念。
究竟什么是“断舍离”呢?
“断”就是断绝那些想要买回家但不需要的东西;
“舍”就是舍弃家里堆得到处都是的破烂儿;
“离”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在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作者山下英子强调,“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一个人所用的物品能够反映自己的形象,“断舍离”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通过物品来发现和审视自己,通过改善外在的环境,来改善自己内在的心灵。
断舍离与普通的收纳、整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简单地让你把屋子打扫干净,而是让你在收拾的过程中,了解和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
一、保持居住环境干净整洁
内心烦乱,负面情绪重的人,所处的房间也大多脏乱、幽闭;心态平和、积极阳光的人,往往也会把自己的家收拾的窗明几净。
同样,一个整洁明亮的环境也会反过来给你好的心情、和活跃的思维。
清理不仅是一种外在劳动,也会对你的内心产生很大的影响。
你所居住的房间,就是你内心的投射。我们的行为和居住环境互相影响。
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对我们是有益的,让我们更加健康,并且更容易让我们提高专注力、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学会对物品放手
我们有的时候,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物品所控制,希望通过物品来彰显自己的价值。
我们总是喜欢不停地购买,又舍不得舍弃,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消费型的社会,现在的商家在劝人买东西方面可是做了透彻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上个时代的价值观,让我们有着一种预备稀缺的心态。
对于物品“无法放手”的人,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往型、和忧虑未来型。
如果我们要想做到“断舍离”,首先,就要从观念上做到“断舍离”。
三、从观念上“断舍离”
有的人尝试断舍离后,却进入了“扔扔扔”和“买买买”的死循环,这是因为他们忘记了放下对物品的执念,并且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对生活也没有很好的规划。
我们需要想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对物品、对生活都是如此。
我们的物品包含着我们的本质,我们直面物品的过程,就是直面自己的过程。我们应该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利用物品不断提升自己。
当我们决定断舍离时,首先要认识现状,其次要停止自我否定,最后要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四、对杂物“断舍离”
我们处理杂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和判断。
首先,我们需要把杂物全部摆出来,放在地板上、桌子上等水平面的位置。然后从高处对杂物总量进行俯瞰。
之后,我们需要对物品进行三层筛选:
1.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2.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3.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经过这个过程,家里的杂物应该已经压缩很大一部分了,家里也比以前更加宽敞了。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收纳”环节了。
五、想要断舍离时,家人却不配合,怎么办?
当我们和家人一起居住时,我们的断舍离可能会遭到家人的反对,甚至是拖后腿。
这时,我们要学会相互体谅,尊重彼此,不要自作主张的去处理他人的物品。
我们可以先不要去管别人,高高兴兴地收拾自己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改变,来慢慢感染家人。
六、“断舍离”就是“活在当下”
有些人活在对过往的回忆中,舍不得丢弃与过去有关的一切物品。
还有的人,活在对未来的忧虑中,总觉得以后万一发生什么事情,可怎么办,所以试图留下一切物品让自己有安全感。
我们总是说要“活在当下”,但有人常常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逃避现在的失意;有人沉浸于过去的负面事件,心中的伤痛始终无法愈合;有人沉迷于对未来的各种美好幻想,幻想着哪天奇迹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有人不断设想未来的各种灾难,自己吓自己。
“断舍离”,帮助我们放下对过往的执念,更好地感受当下的真实幸福;同时也停止对未来的忧惧,专注于眼下的一刻。
“断舍离”,其实就是活在当下。
七、重视“出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通常只注意自己获得了什么,而忽视了自己舍弃了什么。我们总是重视“入口”,而忘记了“出口”。
而对于我们的身体和情绪来说,“出口”非常的重要,如果大量的垃圾堆积在里面出不去,就会产生问题。
同样,对于我们的住所来说,“出口”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进不出的空间,会让我们的生活停滞不前。
断舍离的“舍”,就是“出”。断舍离能够帮助我们清除闭塞感,疏通人生路。
八、其他方面的“断舍离”
一说到“断舍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扔东西”,我们首先会想到物质上的断舍离。
的确,我们在物质上需要断舍离,但除此之外,我们在行为、思维上,也应该减少外界干扰、删繁就简,学会专注。
在社交方面,我们也应该放弃低效无意义的社交,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值得的社交和关系上。
这就是我要分享给你的《断舍离》的主要精华内容。
让我们从新年起,学会“断舍离”,过有质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