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亳”字看春秋
月蓝牙
“亳”和“毫”一笔之差,可大不一样。
作为洛阳人,只知道洛阳偃师有个西亳,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对偃师汉魏古城遗址以及西亳神秘的商都三千年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1月中旬看到洛阳晚报推出“安徽亳州两天游”,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如果说“西亳”有渊源的历史,而“亳州”也一定不同寻常,于是我报名参加了此次旅游。
一进入安徽,一个叫燕子的导游就上车和来自洛阳的游客们打招呼。
她开门见山就问大家“认识亳州这个亳字吗?”随着大家齐声说“亳,西亳的亳——”,她很惊讶,此时她才知道洛阳也有一个叫西亳的,“我听都没听说过,只知道我们的亳州”。
大家都笑了。
接下来,听她讲了关于“亳”的故事。
公元前16世纪,商汤建都,选在了涡水之城,商汤王比较满意,但商都要有自己的名字,这个任务交给了右丞相伊尹,汤王要求,这个名字要大气,最好一个字就解决问题,要把建国之意和立国之本都包含进去。伊尹想了许久,就想了这个“亳”字。
“亳“字的上半部是高大雄伟的建筑,代表了商朝的统治高于天下,有统领天下的风度,象征国家统治的标志,“亳”的下半部分,是个农作物的象形字,叫“乇,zhe”,有秸秆,谷穗,有根的农作物,下面为什么是个“乇”呢,因为商朝是当时农耕社会,代表农耕为主要的生活劳动方式。
从此,这个“亳”字后来商朝怎样的迁都,都要有个亳字,而它的字意,就是地名。就是指我们安徽亳州。
的确,新花字典也是这样的注解,地名,安徽亳州。导游燕子讲的丞相伊尹造字,给我留下了一个美好的经典故事,也使我对亳字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百度上说,1.亳bó ,古都邑名。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 :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 。2.县名(亳县,在安徽)
《史记 殷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汤始居亳,集解皇甫谧曰:“梁国谷熟为南亳,即汤都也。”□正义括地志云:“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汤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即北亳。
《说文大字典》中又解为:“商汤所都,京兆社陵亭也,从高省乇声”。
“乇” 《说文大字典》释: “原义草叶也,从 穗,上贯一,下有根,象形”,读作 “zhe”,由此可见,亳的本义为生长着茂盛庄稼的高地,商初水害和粮食是涉及到国家根基的两大问题。因此所选建都之地必然是肥沃的高地。
以上各种注解出现了“南亳”“北亳”“西亳”,三个亳,不仅如此,还发现了人们对三亳很有争议,有人遗憾汤之都至今都没有找到?有的遗憾中国十大古都中,竟没有商丘。
我的心里也在打鼓:一方面想,无论怎样的微词,其实我们已无能力去还原了,我们不必为此争一高低。一边也好奇地问,商汤的亳都究竟在哪儿呢?
说到亳都,不得不提到帝喾(kù),夏时亳州属豫州,曾是帝喾(kù),(高新氏)的国邑。帝喾,姓姬,名俊,号高辛氏,河南商丘人,他是汉族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即五帝之一的高辛氏,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喾的父亲是蟜极,蟜极的父亲是玄嚣,玄嚣的父亲是黄帝)。
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商族的第一位先公。
周初亳都是神农氏后裔的封地,属焦国,春秋时期,焦属陈国。陈于此建焦城,后楚灭陈,筑谯城(今谯城区),秦时置谯县,属砀郡。汉时先后属豫州、沛国治。
建安末年设谯郡。魏皇初2年(221)封谯郡为 “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 “五都”。西晋时,谯是谯国治所,北魏正始4年(507)为“南兖州”治所,北周大象元年(579),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于此。
元时亳州属归德府(今商丘),正15年(1355),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 “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至此亳州正式成为 “三朝”古都之地。
明朝初年亳州一度为县,属颍州。1912年国民政府降亳州为亳县,由省直辖。1986年国务院决定撤销亳县建制,设立亳州市(县级)。2000年正式设立地级亳州市,下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
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一个亳字,无论是县,是州还是都,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亳都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
值此,迷一样的亳字,逐步打开了我的心结,这个诞生在三千年前的字,它曾代表了一个王朝,它是多么的霸气,多么的丰富,历经沧桑至今被保留了下来,而且还没有哪个字能与它相提并论,真是个奇迹。
从这个亳字中我仿佛也见识了,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对选“都”址的重视,把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寄托在名字上。而上至皇族皇孙,下至布衣百姓,这是一种精神寄托,这种寄托依然沿袭至今。
有一个关于坞墙镇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坞墙镇是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下辖镇,位于睢阳区中南部。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传说3600年前的商朝第一都南亳在此建立。有《坞墙赋》曰:"涣水安澜,辐辏千帆百橹,故名曰'坞';仁人兼济,高筑黛瓦青砖,因号为'墙'。"也有人说,这正是字典中关于南亳的一点根据。
那么洛阳偃师的西亳呢,作为商朝的另一个曾经的亳都应该没有疑问,可有与她有关的故事吗?一路上甚至旅游归来,我的心结一直没有放下。
通过网上网下的查找,还是查到了西亳和商汤的关系,原来是汤受命盟主之处,也是汤攻打夏时所居住的地方,这也证实了“汤王走到哪儿‘亳‘就带到哪儿,证实了亳字在统治者心中的份量。如果把中国的文字比作是一部浩瀚的史诗,毫无疑问“亳 ”字就是浩瀚中的一颗钻石。
而西亳,大量的资料证实,西亳是偃师在商代的地名,其位置就在豫州的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 ,西距汉魏洛阳城约10公里,而它的西南6公里便是二里头遗址。
商代洛阳在帝乙、帝辛时的甲骨卜辞中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城邑,称为"洛"或者"洛师",基本上能认定为商代的西亳城 。
放下导游燕子女士对亳州的解释和关于亳字造出的解释,我愿意相信商汤亳都之地就是洛阳偃师西亳。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商部族经常迁徙, 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最初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攻开夏都斟鄩之后,就决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当时商都在南亳,新都建成后,商汤就从南毫迁到了西毫。
关于商都西毫究竟在何处?也曾经是数千年来历史上的一个疑案。为此,很多学者根据史料和考古发现,力争找出西毫的位置。
史料很明确的指出,《史记·殷本纪》正义云:“毫、偃师城也。汤即位居南毫, 后徙西毫也。”
《汉书·地理志》云:“汤即位居南毫,后徙西毫在偃师西十四里。”又云 “河南偃师为西毫,帝喾及汤所都,盘庚亦徙都之”这西毫在洛阳偃师尸乡。
就在1983年,中国社科院在洛阳偃师尸乡沟、大槐树、塔庄一带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商城遗址。从此揭开了西毫的秘密,结束了数千年来关于西毫的历史疑案,这是国内外史学 界的一件重大发现。
商城总面积为190万平方米。城内南中部有宫殿遗址。宫城成正方形。 大殿之后,有几座宫殿建筑,东西对峙,系王宫所在地。城内道路纵横,井然有条。城外有 环城马路。这座规模宏大的商城,显然是按照都城的规格建造的。据碳14测定的绝对年代 ,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证明,洛阳偃师尸乡的商文化遗址,就是商都西毫的所在地。
商汤,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是契的十四代孙,主癸之子。汤称为商部落的首领后,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以及夏朝的方国韦、顾、昆吾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最终灭夏。返回亳(商丘),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国号为"商",商汤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建立商朝后又在夏都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称西亳。
从以上可以看出,商朝曾两次立都西毫。第一次商都西毫,约在 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计230年,历经成汤到仲丁10帝。
第二次商都西毫,约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计170年, 经盘庚、到武乙9帝王。上下共 19帝,四百余年。
可以肯定的是,亳为五帝时期帝喾的都城 ,也是商朝的立国之都。在推翻夏后氏的统治之后,西亳是成汤在夏都斟鄩附近另建的新都。商代中期,商王盘庚迁殷前曾"从先王居"也定都在西亳 。
西亳,就在河南洛阳偃师,偃师就是商城遗址。我相信这个说法,我更相信西亳在商朝的重要和无可代替的位置。
帝喾,迁都西亳后,能够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他还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以西亳为都城 ,避免了部落受洪水侵袭,并彻底消除共工余部。
西亳在我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因西亳存在于偃师,而偃师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的篇章更加灿烂辉煌。
偃师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中国华夏第一都“二里头村”在偃师。除外还有尸乡沟商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唐代帝陵唐恭陵。偃师还是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之一。当初帝喾(kù)选择了“亳”,把亳都迁在偃师西亳,说明了这个位置必定是“风水宝地”。或许因历史的久远以及灾难和战乱等原因,让真实早已迷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和一代王朝有关的亳都,永远都不会忘记。
放下对亳都的费解,这次亳州之行,对安徽亳州也留下了深刻印象,亳州市拿出三年的时间,对前往亳州旅游给予补贴,198元╱人,两天游亳州,包含了大巴,住宿,早餐,门票,还送了礼品。
每天来亳州的人河南人尤其多,穿行于亳州的名胜古迹,那胡同,花戏楼,华佗之乡,曹操运兵道等令人感慨,亳州市依靠商都的亳字做文章,其策划和用心令人佩服!
这真是:亳州亳字巧联手,一字引领读春秋。偃师西亳垂千史,名迹传承万古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