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避也是一种办法,
如果所有条件都不支持去面对,逃避未尝不是一个选择。说不定暂时避开锋芒还能起到以退为进,起死回生的作用。
当然,这么说更像是无奈中的自我安慰。
假如有选择,谁愿意逃避。谁都明白逃避只能是暂时的。无论是麻痹还是赢得思考对策的时间,最终总还得面对。然而到了最终面对的时候,结果可能就更不确定,也许会更糟。
只是,逃避的念头一旦产生就很难改变,它会一直霸占着整个思维,让大脑产生错觉,认为所有一切都是支持这个念头的,同时自动排斥和屏蔽任何与自己思维不一致的信息。不仅自己笃定,还要设法让别人赞同和支持自己的选择,以征求意见的名义。
唯一困难的是,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支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倒不定是别人真不支持,会提反对意见。而是根本就找不到“征求意见”的对象,无论支持还是反对。
纵使通讯簿上的联系人成百上千,纵使每天都要与家人朋友打交道,纵使平常口如悬河滔滔不绝,但真到自己一意孤行不得不逃避现实,到了需要得到支持,哪怕只是道义上支持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能够倾诉的对象,哪怕是不认同自己意见的人。
这无疑更加剧了自己的苦恼。越来越加重的苦恼无论如何是需要有一个出口的,要另一个声音来坚定自己的选择。否则心中的压力或将会毁灭自己,真就可能万劫不复了。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老赵的企业将要对业务员的行为进行清理,亏空即将被发现,他内心的不安和压力达到了最大峰值。
权衡利弊后,他选择了逃避。想的虽然只是暂时避避风头,但究竟能躲到什么时候他心里却是一点底也没有。这无疑是一种源自内心底层的伴随着无尽悔恨的恐惧。但事已至此除了孤注一掷又能有什么办法,尽管下一步怎么走,该如何做?心中并没有底。
老赵状态的变化,相信熟悉他的人都看得很清楚。但是没有人正面问他,他似乎也是讳莫如深不愿提及。不是不愿意提,事实上他的悔恨,他的憋屈是太想释放,太想找个人倾诉。只是不知该找谁去说,也不知该如何去说。
那一天,实在忍受不住内心煎熬的老赵还是禁不住把他的故事从头到尾告诉了我。我知道他不是要我给建议,而是需要听到我支持他的声音,哪怕只是言语上的支持。
老赵的故事简单又离奇。说简单是因为他的故事在那时代十分普遍,有太多相似桥段在不同企业同样角色的人身上发生。说离奇是因为相似桥段中又有之发生在他身上,导致回天无术的一些事,这些特别的剧情其他人是很难遇到的。
早安,十月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