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志红心理学课RIA拆解40 - 创建滋养性的关系

武志红心理学课RIA拆解40 - 创建滋养性的关系

作者: e32af19340d8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21:16 被阅读0次

    关系哲学

    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分我与你和我与它两种模式

    我与你的模式:因为双方彼此采用珍惜原则,以此构建的就是滋养性的关系。

    我与它的模式:因为关系中带有目的性,你是我实现某个目标的手段,所以对你来说这种关系就是损耗性的。

    也就是如果你在与人构建关系时带有目的性,把他人当做你的工具或者手段,这种关系对他人来说就是就是损耗性的。如果这种关系没有任何目的性,只是顺从双方的本心,自然建立的,便是滋养性的。

    同样道理,在咨询关系中:如果咨询者因为实现某个目的,在过程中使用了技巧,这样的咨询关系对来访者就是损耗性的。如果咨询者没有使用任何技巧,过程中与来访者一直以本心相对,那么这种咨询关系对来访者就是滋养性的。

    关系疗法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就是强调来访者为咨询的中心,咨询师的作用是理解和接纳来访者的感受,正如他说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罗杰斯认为构建咨询关系的三个原则是: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真诚:意味着我所说的,与我所想的一致;我所想的,与我所体验的一致。前者代表我不能骗人,否则代表意识和潜意识要一致。

    共情:讲的是设身处地地在对方的立场,想感受他的感受,去体会他的体验,去想象他的想法。也就是全情地理解和接纳对方的感受。

    无条件积极关注:基本上等同于“我条件的爱”。我对你的爱,没有任何前提和条件,也不求任何的回报,只是因为我爱你。这就意味着,我会遵从你的感觉,你的选择,你可以按照你的内心需求成为你自己。

    这种关系疗法的最终目的是: 

    实现越是高质量的治疗关系,越能让一个人安全、自然、无防御地呈现自己,而这个人也就越能接受自己的种种体验,治疗就越可能成功。这里对成功的定义,就是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成为自己。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

    在日常的关系中,我们很少能够做到无防御地呈现自己的真我,而更多地是将真我隐藏起来,甚至被扭曲。

    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是:在现实中我们获得的关注更多的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这样一种模式,你必须达到条件A, 我才能给你奖赏B。于是我的体验和经验都告诉我,我必须要呈现出别人或者大家认为好的东西,才能获得认可。如果我呈现出自己的真我,很多时候他人都不会认可我,甚至会拒绝,打击,排斥和伤害我。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学会了不断按照他人的要求或者社会的要求来修改自己的真我。这些教化和修改过后的内容长时间的内化变成了我的意识,甚至我会以为这就是真我的想法,实际上他们并非来自我们自身本我的需求和愿望。

    于是,我们便不能相信自己身体和内心的感觉,在关系中,我们表达的更多的是这种意识层面的想法,而这些想法经常会与我们的本我发生矛盾和冲突,引起内心的痛苦甚至损耗,让我们活得扭曲而且很累。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我们做选择的时候要听从你的机体。这个机体,可以理解为心和身体的总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机体评价过程”。

    疗愈的机制:

    如果你得到足够多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你就会信任你的“机体评价过程”,其实也就是我前面讲过的“内部评价体系”。但是,对于习惯了有条件关注的人来说,很难相信自己的机体评价过程。罗杰斯的关系治疗,就是试图提供无条件积极关注,让来访者感受到,关系原来还可以是这样的。

    当来访者切身感受到这一点后,他在这个治疗关系里就会感到安全,从而慢慢放下防御,开始坦然、真诚地重新体验自己的重要体验,慢慢地学会接受这些体验。而按照罗杰斯的定义,体验,就是一个人的 “ 我 ” 。

    当来访者在治疗中做到这一点后,慢慢会获得一种勇气,从而在现实中也能依照“我”的机体评价过程做选择。并慢慢来体验关系如何滋养了自己,让自己更加信任自己的体验。

    在弄明白这样的关系以及其逻辑之后,我们就可以去分辨,一个关系,到底是滋养性的,还是损耗性的。衡量标准就是在这个关系中,有多少无条件积极关注,又有多少有条件关注;有多少“我与你”的成分,又有多少“我与它”的成分。

    而且,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分辨去选择和行动:远离损耗性的关系,亲近滋养性的关系,还可以去创造滋养性的关系,减少关系中损耗的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志红心理学课RIA拆解40 - 创建滋养性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yp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