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

作者: 梅香书宛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19:46 被阅读38次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可惜好人不长命,三十八岁就死了,他死了,仁宣之治也就结束了。

    朱瞻基死后,儿子朱祁镇即位,即明英宗。明英宗朱祁镇年轻的时候,就像个“宝妈男”,不过他不是听他奶的,也不是听他妈的,而是听太监王振的。

    王振原本是一个秀才,在老家还当过老师教过学生,后来考举人总是考不上,也是为了前途,赌一把,便自行阉割,入宫当了太监。王振在入宫之前,在老家已经娶过妻生过子了。朱祁镇是王振一手带大的,因为王振也能识文断字,朱祁镇一直称呼他为先生,凡事都听他的。

    北方的蒙古人一直威胁着明朝边界,蒙古族中有一个叫瓦刺的部落,渐渐地强大起来,此时,他的头领叫也先。也先是有抱负的,他想恢复大元的辉煌,所以,在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挥师南下,把矛头直指明朝。

    当王振听到蒙古骑兵南下,特别兴奋,因为他想立战功,便极力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明英宗少不经事,也想像朱棣那样耍耍威风,于是,不顾大臣们反对,匆忙之间,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一个星期之后,就出发迎敌了。明英宗御驾亲征了,家里的事就交给弟弟朱祁钰代管。

    明英宗、王振领着兵来到北方,遇见瓦刺军,打了一仗,傻眼了。打仗可不是想象中的,雄赳赳气昂昂的那么威风。真枪真刀的,相互对砍,很吓人的,明英宗怕了,王振也怕了,两人一合计,班师回朝,于是他们领着明军就往回走。

    走着走着,王振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原来他老家就在附近,反正离这儿不远,王振就想让皇帝带着大部队到他老家看看,这样他也好在乡亲们面前显摆显摆。明英宗乖,也就答应了。于是大部队向王振的老家拐过去。可是走着走着,王振又想起来,此时的老家,他们家地里的庄稼长势正好,大军一过,肯定就糟蹋了,所以他又说不去了。大军又往回返,可是来回这么一折腾,时间就给耽搁了,瓦刺军就追了上来,两军在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相遇了。

    本来文武大臣们都建议进城防守。可是王振偏偏选择了一块高地,安营扎寨。结果瓦刺军一来,将明军团团围住,还切断了明军的水源。本来王振胡乱指挥,士兵们就怨声载道,这下又没水做饭,军心就彻底涣散了。结果二十万大军溃不成军,人人四散奔逃。大将军樊忠气得,一板砖拍碎了王振的脑袋。这个不男不女的祸害终于死了,真是大快人心啊!可是已经太迟了,二十万明军全军覆没。明英宗倒是有几分帝王气度,稳稳地坐在地上,一动也不动,闭上眼睛,等待死亡的来临。结果,明英宗没死,而是被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

    全军覆没、皇帝被俘,当这个消息传入北京城,谁都不敢相信,二十万大军啊!要将要将,要兵有兵,要钱有钱,怎么就全军覆没了呢?最丢脸的是,皇帝还被俘了。留守的朱祁钰慌了,忙问大臣们该怎么办。有个叫徐有贞的人,说:“我看天象,天命已不在北京,该迁都回南京才有救。”此话一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这时,于谦大喝一声,说:“说要南迁的,应当斩首!”于谦就是那个曾经痛骂朱高煦,骂得文采斐然的文官,此时,他已是兵部侍郎。于谦一脸正气,镇定自若,他看大家好像还没反应过来,接着说:“咱们都别忘了,当初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宋南迁是怎样的结局!”这回大家明白过来了,都说不能南迁,只能守城抗敌。

    朱祁钰十分信任于谦,立马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全全负责北京保卫战。于谦心里清楚,这次明英宗出去,把京城里的精锐部队都带走了,北京城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于谦立刻下令,从外地调兵入京。可是这么多兵都入了京,北京城又没那么多粮草,怎么办呢?这时有人告诉于谦,离北京城不远的通州粮草充沛。于谦立刻又补了一道命令,凡是受召的军队,出发时都绕道通州,带上粮草,再入京。这样调兵、运粮,合二为一,一下子兵和粮都有了。哎!我们不禁感叹,能人就是能人,关键时刻,总是有办法。

    当于谦万分紧张地忙着调兵遣将的时候,也先心里乐开了花,他手里握着大明的皇帝呢,这得多值钱啊!也先想拿明英宗当摇钱树,问明朝政府要赎金。可是明朝不是宋朝,没有拿钱买和平的习惯。当然,一开始也先也得到了一笔赎金,但这钱不是明朝政府的,而是明英宗的老婆钱皇后的。

    明英宗朱祁镇实际上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形容他并不过分。说实话,明英宗如果不是一个皇帝,他若生在普通百姓家,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丈夫。明英宗和钱皇后的感情非常好,当钱皇后听到明英宗被俘,天都塌下来了,整天以泪洗面。所以当她听到也先要赎金,想都没想,收拾细软,变卖全部家当,她什么都可以不要,只想赎回自己的丈夫。

    当然,这些赎金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有人说钱皇后不懂政治,有人说她无知。可是除了眼泪,除了思念,她一个弱女子还能做什么呢?要我说钱皇后的行为并非一无是处,她至少告诉了明英宗一个信号,就算天底下所有人都抛弃了他,他至少还有一个爱他的妻子在等他回家。这给了明英宗无限的温暖、希望和力量,支撑着他在敌营坚持和敌人斗智斗勇,直到回家的那一天。也是奇怪,明英宗用他特有的人格魅力打动了看管他的人,那些监视他的人最终都和他成了朋友,处处保护他,并且真心希望他能够平安回家。

    也先拿不到赎金,有些懊恼,有些失望,但转而一想,继续打起精神跟明朝斗。也先美美地想,拿着明英宗就相当于拿着砝码,只要将这个砝码轻轻地往托盘天平上一方,托盘天平就会立刻向自己这边倾斜。可是打仗咱不敢说,玩政治也先是绝对玩不过明朝政府的。你有砝码,我偏不给你托盘天平,明朝政府重新立皇帝啦。这位新皇帝就是朱祁钰,明英宗朱祁镇的亲弟弟。朱祁钰一开始不同意,一来他和哥哥感情很好,不忍心夺位,二来这也是烂摊子,将来怎么样还说不清楚呢。可是大臣们,尤其是于谦,一再劝他应该以江山社稷为重。最终朱祁钰答应登基称帝,即明代宗,尊明英宗为太上皇。

    砝码离开了托盘天平,就是一块铁疙瘩,也先还是没有放弃,决定变废为宝,拿着这块铁疙瘩去撞城门,于是也先带着朱祁镇到处撞城门,各地的守军早就得到于谦的命令,一律不予理睬。气得半死的也先,一口气打到北京城。

    此时的北京城,在于谦的带领下,已经拥有了二十多万精锐部队,且粮草充足,人心稳定,大家誓死保卫家园。可是北京城大,城门也多,于谦统筹安排,每个城门都派兵把守,还留下一支机动部队,到时候,哪里告急,就火速支援哪里。

    也先来了,于谦命令大家出城迎敌,不能让敌人靠近城门,且不打退敌人绝不入城,这叫背城一战。也许是背城一战,没有退路;也许是为“土木堡之变”牺牲的亲人报仇雪恨;也许是为了保卫家园;也许是有了英明神武的好领导于谦。总之,这一回明军不一样了,个个奋勇杀敌。据说当时西直门被困,驻守此门的将领孙镗一开始奋勇杀敌,可是敌人越杀越多,实在打不动了,想调转马头回城,可是城门就是不开,他只得再次回去拼命,直到等来缓军,结果把敌人打跑了。为此,孙镗后来被大家暗地里嘲笑了好一阵子。

    也先撞这个门撞不开,撞那个门也撞不开,北京城外的老百姓也开始纷纷加入战斗,也先占不到任何便宜,只得灰头土脸地,带着明英宗朱祁镇回去了。

    北京城保住了,大明王朝保住了,宋人要是知道肯定会后悔吧。北京保卫战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人正是于谦。

    也先回去后看看朱祁镇,实在是郁闷,他本想杀掉朱祁镇,但是后来一想,还是把朱祁镇放回去吧,这样大明就有了两个皇帝,让朱祁镇、朱祁钰两兄弟自己去斗吧,毕竟祸起萧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就这样,明英宗朱祁镇回来了,然而,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亲爱的弟弟当了皇帝,待他已经十分疏远。致爱的妻子已经哭瞎了一只眼睛,由于长期伏地痛哭,又瘸了一条腿。好在夫妻二人谁也没有嫌弃谁,终于团聚了,人还活着,这就够了。

    明代宗朱祁钰心里还是有顾忌的,他把朱祁镇软禁在南宫,一个荒凉偏僻的地方,不许任何人接近。好在有钱皇后陪在身边,朱祁镇没有任何怨言,没资格,也不敢有任何怨言。夫妻两人平静地生活着,困难的时候,靠钱皇帝做点针线活儿,换点零用钱,以补贴家用。

    八年后,明代宗朱祁钰病重。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这三个小人因为痛恨于谦,也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们偷偷地将南宫的朱祁镇接出来,并拥戴他复位。历史上把这次事件叫做“夺门之变”。

    明英宗一复位,就废了弟弟明代宗朱祁钰。朱祁钰本来就病重,又听说夺门之变,没几天就气死了。徐有贞和石亨诬告于谦,说他谋反。明英宗本不想杀于谦,说:“于谦保卫京城是有功的啊!”可是禁不起小人挑唆,最后还是杀了于谦。

    于谦死后,按律抄家,负责抄家的官兵们发现他的家一贫如洗。许多人替于谦抱不平,有人把他安葬在老家的西湖边上,恰好岳飞的墓也在那儿,两位英雄也好做个伴儿;有人暗暗发誓,要替他报仇。

    我们应该记住于谦,记住北京保卫战,还应该记住于谦的这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有几分相似,实际上于谦从小就立志要做文天祥那样的人,他做到了。

    后来,明英宗知道冤杀了于谦,后悔不迭,责问石亨曹吉祥为什么要诬告于谦,对他们也有了戒心。再后来,徐有贞、石亨、曹吉祥一个个贪赃枉法,明英宗把他们一个一个都杀了。

    明英宗复位的时候,大臣们都说钱皇后身体已残,应该另立她人,可明英宗不离不弃,依旧让钱皇后当皇后。几年后,明英宗死了,临死前,他立下遗嘱:“以往每逢有皇帝驾崩,总要后宫多人殉葬,我不忍心这样做,我死后不要人殉葬。今后也不能再有这样的事情。”

    自此,明英宗废除了明朝殉葬制度。明英宗朱祁镇心地是善良的,他是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他打错了一场仗,杀错了一个人。他这一生,跌宕起伏,酸甜苦辣样样都尝过了,也是够传奇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英宗朱祁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yqfftx.html